曾广福的开国劳模曾广福

 我来答
奇诺86fWcVC
2016-05-30 · TA获得超过10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0万
展开全部

1952年7月,担任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的曾广福,到新乡市开会。回来时,乘火车到安阳,会务组发给他5万元(合新币5元)路费,让他自己搭车回家。钱一到手,曾广福就打开了小算盘:这5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不能随便花,得派个正经用场。考虑之后,他走进了商店,走来走去往货架上看,看到了雨伞和手电筒。他想,这两件东西不错,饲养员夜里照看牲口,需要照个亮;阴天下雨收拾草料,也需要个挡雨的家什。买下之后还剩下一点钱,思谋半天,最后又买了100双筷子。他的想法是,我是代表群众来开会的,回去一家发一双筷子,也算是个纪念。
东西买完了,腰包空了,天也傍黑了,曾广福甩开大步兴冲冲地上了路。心里想,夜里赶路,不花住宿费,不挨太阳晒,一举两得。
一滴水没喝,一口饭没吃,曾广福连续奔走一夜加一上午,终于走完了135公里路,带着两脚血泡回到了董杜庄。 1953年秋的一天,曾广福接到紧急通知,让他到聊城参加一个会议。当时莘县到聊城刚通车不久,只有几辆木炭客车,运行很不正常。为了不误开会,县政府临时雇了一辆人力车,送曾广福去聊城。这下可难坏了曾广福:坐吧,让别人拉着自己,这种事从来没有办过;不坐吧,车已经雇好,钱也开出去了,没法退。正在犹豫间,几位领导同志不由分说,把他推到车上。车夫拉起来就走,曾广福在车上如坐针毡,浑身难受。
刚出北关,曾广福从车上溜下来,对车夫说:“你回去吧,我腿脚利落,自己走着去比坐车还快哩。”车夫不干:“不行,政府雇了我,我刚出城就回去,没法交代。”曾广福说:“外行拉架子,比划比划是那个回数就行呗!”车夫说:“到聊城40公里,你一个人得走到啥时候?还是上车吧!”曾广福执意不肯,说:“你要真过意不去,就陪着我走,你拉空车,我步撵,看谁走得快。”车夫无奈,只得同意。
两个人说着话走了一二公里路,曾广福问:“你这车好拉不?叫我试试。”车夫刚一松把,曾广福的一双大手就把他推进车厢里,自己拉起车来一溜小跑。不管车夫如何叫喊,都无济于事。车夫看曾广福不坐车铁了心,只好作罢。 1955年7月,曾广福接到一张350元的汇票,寄款单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说明栏中写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津贴”。
当时,350元可以盖好几间新房,有些人劝他盖房子,也有的说他“你整天为公事跑腿,鞋不知磨破了多少双,应该买辆自行车”;还有的劝他“把钱存到银行里,以后给儿子办喜事”。
曾广福谁的话也没有听,他说:“我的房子还能住几年,不用翻修;自行车是个新式玩意儿,现在还不是咱庄稼人骑的,等日子过好了,大家都骑上了自行车,你们不让我买我也买;儿女还小,结婚成家还早哩。这几百元钱虽说是汇给我的,实际上是人民的钱,应该用在公事上。”于是,他把350元钱原封不动地交给了合作社的会计,算作集体收入。后来,全国人大又陆续寄来2000多元,曾广福除外出开会花去300元外,其余全部交给了集体。
其实,这不是他交的第一笔款。1949年,他当选为全省劳模,奖给他200斤小米,就都分给了大伙儿,自己一粒没留。1954年,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给他一条毛毯,他给了村里的贫困户。 1958年秋后,大跃进的风越刮越烈。地区要树一批高产典型,考虑到知名度,决定树董杜庄。
一天,地县领导专程来找曾广福,在一片已经收获的花生地旁,问曾广福:“这花生亩产多少斤?”“500斤!”
领导提示说:“这么好的花生秧怎么才能收500斤?我到别村去了,人家那里亩产5000斤。”
曾广福憨笑中透着机灵:“那可能是人家的种子好,明年我们也用他们的种子。”
领导又启发说:“过秤的时候你可能不在家,这花生肯定不止500斤。”曾广福说:“我亲自过的秤,错不了!”于是,董杜庄这个典型泡了汤,地区改树台前作典型,成绩是亩产谷子5000斤。地区组织到台前参观,曾广福量了台前的谷穗长度,又查了每亩的棵数,和台前的人争论开了:“你们的谷子每亩棵数和我们差不多,谷穗没有我们的大,为什么我们每亩800斤,你们每亩5000斤?你们既然产量比我们高5倍多,为什么爱国粮比我们卖得少?”问得人家无言以对。
回到村里,一位村干部告诉他,省城来的一位记者到董杜庄转了一圈,写了一篇亩产万斤粮的稿子,说是近几天就见报。曾广福一听火了:“马上派人到济南找那个记者,稿子不许发表。今后不管哪里的记者来写稿,党支部要严格把关,一句瞎话也不能说!” 1959年,大跃进兴起的集体食堂办不下去了,群众的生活成了问题。曾广福不顾打成右倾的危险,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一次又一次地向上级反映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终于,上级给董杜庄公社发下了15万斤救济粮。
粮食来了,曾广福主张马上根据各队的困难情况发下去,尽快解决群众饿肚子的问题。不料,县里派来的驻社工作组组长却不同意,一直拿“停一停”、“等一等”这样的话搪塞。
停了一段时间,函丈村一年一度的古会到了,工作组长下令动了救济粮,派人磨面,准备到古会上卖丸子、卖包子趁机赚它一笔钱。曾广福一听火了,立即找到工作组长,质问道:“国家给的救济粮,你挡着不发,群众饿得眼冒火星子你不管,反而要拿救济粮赚大钱,发国难财,这种做法我坚决反对!”
工作组长也来了硬的:“我是工作组长,你是公社副书记,你得听我的!”曾广福针锋相对地反驳道:“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有权监督你,你要是真敢拿着人民的救命粮赚黑心钱,我就把你告到北京去!”
工作组长害怕了,救济粮很快发到群众手里。 1963年,小麦大丰收,原来的打麦场太小,必须扩大。一天下午,十几个劳力你来我往担水泼场,干到天黑,还有一亩大的一片没有泼完,只好收工。
第二天一早,大家担着水桶来到场边,却见场已全部泼完了。大家还在纳闷,忽听场那头麦秸堆里传来打鼾声,跑过去一看,是曾广福。只见他浑身湿漉漉的,两脚全是泥。原来他为了抢时间,一个人干了一通宵。
场压好了,小麦开始上场。曾广福打捆、装车、拉车,汗水湿透了褂子、裤腰,他也顾不得擦一擦。别人下晌吃饭,他自己看场,让人家捎两个干粮来垫肚子。夜里,他东场转到西场跑个不停,谁也不清楚他在哪里睡的觉,反正他白天黑夜都没有进过家门。
三天后,麦子全部上场,晒打开始了,曾广福却不见了。后来,有人看到场边上有一堆麦子一动一动的,扒开一看是曾广福。只见他脸色发黄,浑身发抖,原来他发开了疟疾。大伙儿要送他回家休息,他却死活不肯。一位社员提来一瓦罐凉开水,他捧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一气,用褂子抹了抹嘴,大手一挥:“没事了,来,翻场!” 改革开放初期,一天中午,一辆小轿车停在曾广福家门口,车上下来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见了曾广福很有礼貌地说:“省里来咱地区商谈业务,涉及到你们企业,想请你面谈一次。”曾广福一听与本乡企业有关,便爽快地上了车。
车没有进地区机关,却进了一家豪华饭店。一进门,酒宴已摆好,一群穿着花里胡哨的人正在恭候。曾广福顿时警觉起来。那位干部模样的人说话了:“今天在场的都是地区和省里领导的子女亲戚,有事作难了,想请您老帮一把。”
曾广福装作满不在乎地说:“没有外人,摆这阵势干啥?有啥事,尽管说。”
“河南的一位朋友急需铝锭,托我们帮忙。我们几个啥关系都找了,就是办不成。听说国家计委有您的熟人,想以咱聊城地区需要为由,劳您大驾往北京跑一趟。如实在脱不开身,写封信也行。”曾广福一听明白了,原来是伙“倒爷”。他故意问:“要多少?”“100吨,少了不嫌,多了更好。”
曾广福又问:“有啥说法吗?”对方赶紧说:“好处费10万元,怎么样?要不行,再加两万活动费也可以。”
曾广福一听笑了,他伸出三个手指头说:“你们趁早别在我身上费劲了,‘曾广福’这三个字,搬座金山来也买不走!”
说到这个份上,这伙“倒爷”才知道今天请错了菩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