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 我来答
lilipat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8-04-14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5003万
展开全部

怎样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我校的特点是班容量大,在一个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情境中,班级规模越大,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参与活动的机会就越少,教师检查督促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时间也更少。要想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改变长期延续的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很难办到的。为此,我们积极探索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重点加强小组研讨的学习方式,相对削弱大课堂讲解的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把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提高了个体参与率,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就谈一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 创设“各抒己见”的言论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每个数学问题的真实想法,从这些想法中,我们就能找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能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的言论氛围。如:我在上“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学完例题后,师生口头小结出“求比多比少”的应用题用减法做。之后的练习有一道题是:第一行摆了6颗五角星,第二行摆了11颗五角星,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多少颗?有一部分学生是用“6+11=17(颗)”的方法做的。于是我问道:“谁愿意告诉老师你是怎样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小手一下子举起了很多,我故意点了一个用“6+11=17(颗)”的方法的学生。她站起来很自信地说:“6+11=17(颗)”“错了!”许多小朋友喊道。她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我示意其他学生安静下来,接着问她:“你能告诉老师是怎么想的吗?”她有点犹豫,在我的鼓励下,她小声地说:“因为6-11不够减”。真出乎我的意料,从她的回答,我找到了一部分学生为什么用加法的原因所在,也为我找到了合适的引导学生说出用减法但要用“多—少”的机会,于是我高兴地在全班学生的面前表扬道:“**同学回答得真棒,老师要奖她2分,尽管她回答错了……”我还没说完,几个“调皮鬼”就嚷道:“哇,答错了也能奖分”。“对,同学们,以后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管你是答对了还是答错了,只要你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你就是最棒的!老师都给你们加2分。答得好的还可以多加分。”我趁势向学生解释道。接着,在讨论“6—11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下,这堂课得到了完美的解决。通过这次,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高了,也更自信了,许多学生也打消了怕答错的顾虑。

 二、创设“勇于提问”的课堂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调查发现,小学阶段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思想单纯,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因而上课提问积极。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想的顾虑也在增加,怕提的问题不得要领而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嘲笑,有失“面子”,因此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积极的提问氛围,保护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时把学生每两个人变成一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每节课可抽查3~4组,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秀学生的顺序进行。就像考试做试卷一样,先易后难,很有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抽查复习。这种做法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提问,学生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为其创设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学生能够大胆地去做。
  二是创造了成功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课堂提问,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容易紧张心慌,怕批评,怕同学嘲笑,情绪不稳定,缺乏勇气、胆量和信心,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学生相互提问回答,能够顺利地回答出来,从而充满了成就感,打消了胆怯心理。
  三是使学生不断进步、奋进、成才。分层次抽查,使学生在自然和谐中学习知识,受到教育,重新认识自我:后进生开始起步,步入知识的殿堂;中等生更加奋进,努力提高自我;优秀生则更加优秀。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逐步走上成才之路。
  实践也证明:分层次抽查、学生互问互答,使课堂提问充满艺术性、灵活性,能真正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边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参与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经发挥,便会使教与学活动达到和谐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来。

三、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束缚,把好问好学的积极性压抑了下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觉得教师应办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必要时,可以下位,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大声争辩;二是理解童心,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学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师,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例如在"认识米和厘米"的数学课上,我设计了一个通过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来认识米和厘米的环节。学生们量完了书本、铅笔盒、桌子等物体的长度后,同桌之间开始自由地交换着测量身体的许多部位。忽然,有两个同学提出想量量老师手臂的长度、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老师毫不介意,请他们测量。全班同学用心地看着。两个学生,一个跪在蹬子上,一个高高踞起脚,先后量出了老师手臂的长度,非常高兴。但一比较,测量的结果不一样。老师马上提出一个问题:"两个同学测量老师的两条手臂,为什么测得不一样呢?难道老师两条手臂不是一样长的?"同学们根据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和亲眼观察到测量时的情景,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深化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长期这样做的结果,大大改变了课堂上生硬灌输知识的局面,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友谊和谐、充满情感和乐趣的智力活动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自觉学习着构建新知识的方法。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培养小组合作习惯,营造全员参与氛围”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首先,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注意倾听、学会交流、达成共识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当然要发挥自己的智慧,思考和研究一些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的小策略。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后,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都作好充分准备,在活动时才有话可说。

    我们在大班额下进行小组合作的组织过程中,把七十多人的大班学生分成了八个大组合作,而且选举了组内最负责任的学生作组长,班级内所有的活动都以这个组为一个单位,并注重了大组合作效果的奖励和评价机制,每天都进行评价结果公示,使得每一个大组的每一名成员都很非常关注自己组的评价结果,因而在合作中都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督促,学优生不忘拉一把小组内的学困生,学困生也很主动的参与到合作中,虽然发挥的作用没有学优生大,但是,他们确实很主动的参与了,参与了合作,也参与了交流。这种大班额大组的合作,也同样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真正的做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

大鱼幸福课堂
2020-12-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6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沟通#教育#心理#情绪管理#幸福感提升#情商#社交#抗逆#青春期#亲子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冲突管理#青春期叛逆#家庭生活#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家庭#育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