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包括哪些内容

 我来答
更上百层楼
高粉答主

2019-04-02 · 没有比挣大米更让我开心的了
更上百层楼
采纳数:424 获赞数:29138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如下两个版块:

1、理念设计: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信条的确立,一方面明确宣示学校的未来发展远景,一方面也促进学校形成科学教育的体制,建立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并逐步形成学校品牌文化。

(1)学校教育理念;

(2)学生行为信条;

(3)宣传语、校园文化标语。

2、艺术设计和实施:艺术语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题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深刻的。有鉴于此,将学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闪光点和积极元素,通过人文主题的浮雕、雕塑、文化墙等生动艺术展示,来美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必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氛围,起到促进、维护、渲染的作用。

(1)领操台的浮雕设计;

(2)校园内文化主题雕像(学校历届毕业的名人、当地历史名人、科学名人);

(3)办公室、楼道、墙、门、大厅、主文化墙的校园文化展示设计;

(4)教室的黑板、角柜、墙体,食堂的桌椅颜色、墙体喷绘、窗玻璃装饰等的校园文化展示和美化设计。

扩展资料:

一、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具有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包括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但教师的教学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学也是不可低估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2)要具有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3)要具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活动有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益处,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再次,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事、理论探讨、学术报告等活动,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会提升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的学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化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组织文化建设

中研普华
2023-10-12 广告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有“新”意 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努力通过赋予新内容,创设新载体,使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承接,与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要求相一致,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相吻合。赋予班级文化建设新内容,要着...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中研普华提供
榴莲臭臭豆腐
推荐于2019-09-27 · TA获得超过410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05
展开全部

一、目标引领——用共同的信念凝气聚力

班级信念就是给班级成员竖立一面精神的旗帜,让全体成员有一个精神的凝聚点。

二、制度保障——用细致可行的制度保驾护航

一个新组建的班集体,几十位学生要由陌生到熟悉,由不同的观念、行为到步调一致,创造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体系,是需要通过建立规范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言行,让班级成员自觉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

三、环境熏陶——在个性鲜明的的环境布置中耳濡目染

一个良好的班级,应具有教育气息。学生在干净整洁、富有文化气息的教室环境中会受到优美环境的感染,自发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以和环境协调,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

在这样一种优美、温馨、和睦的环境中,也会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增加对班集体的认同,促使学生自觉参与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个人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四、活动深化 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身体力行

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组织开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级活动。

通过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可以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的活力,促进班风建设,同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展示学生个人风采,增进学生间的了解,融洽相互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环境。

扩展资料: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比布置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教室的每一面墙在说话,关键是看谁在说、说谁的话。这些话不一定是名人伟人的话,也不应该是老师的自说自话,最好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

班规、班约、班训、班级口号应该经过学生民主讨论产生,是学生集思广益的结晶,是学生最大公约数的提炼,而不是班主任灵光一现的个人秀,也不是电脑复制、粘贴的产物,更不是广告公司捉刀代笔的作品。

学生参与讨论、设计、布置虽然费时费力,但能对班级文化带来认同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比布置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彰显。班级是一个文化场,这种文化是动静自如、庄谐自如的班风,是“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班级荣誉感,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团队意识,是“永不言败,决不放弃”的亮剑精神,是有形、有情、更有魂的小组合作氛围。

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对振奋班级精气神、传递班级正能量大有裨益。

比布置更重要的是外化的行为。班级文化贵在班训、班级口号入耳入脑入心,贵在班级公约执行到位,贵在外化为学生自觉、常态的行为。它体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学生的琅琅书声中,体现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上。

对班级文化建设而言,当班主任不在班、教师不在岗时,学生能否有如常甚至更佳的表现就成为最好的试金石。

班级是学生发展的根据地,教室是学生朝夕相处的场所。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把外观的视觉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让班级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精神发育的家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班级文化:比布置更重要的是什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河南中公教育
2017-11-15 · TA获得超过785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3932万
展开全部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表露爱心的“小小地球村”;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硬文化”的建设
注重教室的卫生、重视教室的布置、讲究座位的排列等。
“软文化”的建设
班旗、班歌、班徽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班风”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制度文化的建设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7634354
2019-07-23 · TA获得超过17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8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298万
展开全部

很简单,三方面
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