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理解两个会计恒等式
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收入-费用=利润。
扩展资料
“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原理。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反映的资金平衡关系。管理会计称复式记账的经济内容是会计要素,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自具有独立的含义,并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存在着。
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会引起每一个具体形式的价值数量变化,因而设置相应的账户进行登记,就使复式记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记账组织体系。
有了这样一个记账组织体系,不仅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和结存情况,而且还能确知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额及其形成原因。
这是复式记账能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管理会计称复式记账通过价值形式的计算和记录,为经济管理提供核算指标,因而,复式记账必然有一定的记账技术方法。是以记账内容之间所表现出的数量上的平稳关系,作为记账技术方法的基础。
会计恒等式即是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它不仅是价值数量的关系表现,而且也有经济性质上的说明。会计恒等式的等量双方,必然要求经济事物发生相互联系和等量的变化,为此,必须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相互联系地作双重记录,才能得到全面地反映。
显然,这是复式记账本身的要求所决定的。它如实地反映了经济事物的客观联系,正说明复式记账技术方法是科学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恒等式
如何深入理解会计恒等式,这样学习就对了!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3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