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为什么有时人会被一份“番茄炒蛋”而感动?

 我来答
百度网友8bddcf1254
推荐于2019-09-06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吐槽集中两点:一是,能熟练使用微信的男孩在遇到“如何炒一盘番茄炒蛋”这样的生活小问题时,竟然不知道动动手指在网上搜索一下?而这在年轻人那里只是一项基本技能,何况,他还是个留学生;二是,就为了做一盘番茄炒蛋,不远万里把深夜熟睡的母亲叫醒,这得是多么没有体谅心才能干出来的事?

我们很难说,这名男孩平时就是这样的。片子里有个细节是,男孩发微信,母亲立马回复;在教完男孩做菜之后,母亲反复听跟孩子聊天的语音。这传达了一个信息:她根本就不以儿子深夜打搅为忤,反而觉得这是她应该做的,如果没有醒来,或许还会懊恼。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正是这部广告展现的另一面: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背后是儿子的无限索取与母亲的无限纵容,儿子将索取当做理所当然,而母亲认为这才是真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景,是因为儿子没有做儿子的自觉,母亲更没有做母亲的自觉。而后者为前者的渊源。

广告讲述的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个中现实不乏其类。很多母亲愿意为孩子守护一切、提供一切,以为唯如此才能让孩子活得更好。但殊不知,真正的为儿着想,不是为他包办一切,而是要在付出和给予时注意尺度的拿捏,并培养他独立做事的品格。

这个社会不是无菌环境,一个人要想安全度过一生,必然要应付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麻烦。这就需要他具备解决这些麻烦的技能。亲身示范如何做一盘番茄炒蛋不是问题,但以后的求学、交友、结婚、育儿等等问题,父母总有爱莫能助的时候。

社会学家库利说“家庭是人性的养育所”,诚哉斯言。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一切为他做主,而是教他如何学会自己做主。“一盘番茄炒蛋”,暴露的正是“一切为他做主”的错误教育观。在这种教育观之下,只能培养出尚未脱离襁褓的巨婴,而不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