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方面的问题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理论准备不足,存在对矿产资源规划体系认识不明确;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及矿区规划没有全国统一的编制规程规范;各级规划的重点与内容广度、深度没有统一的规范等规划理论的缺乏,造成了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方面的指导性政策措施缺乏,影响了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
1)规划编制时间长,影响规划的实施。由于对各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强制性政策缺乏,以及实际工作中经费、重视程度等问题,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周期过长,旧一轮规划刚编制完成发布实施,新一轮修编工作又启动了,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结束刚步入实施时,矿业形势及宏观经济背景均发生了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规划目标、规划准入条件等按规划的要求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造成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流于形式。
2)编制规划手段较为落后,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不够。由于缺乏对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单位具体要求的政策措施,造成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中由于经费短缺等因素,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大部分县(区)的矿产资源规划是本部门规划科编制的,规划指标的制定、规划方案的优选缺乏科学论证、缺少先进手段,图件制作手工完成的居多,并且不统一、不规范,导致规划编制质量不高、可操作性不强。
3)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动态性。由于缺乏科学的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和预测,矿产资源规划缺乏前瞻性,矿产资源规划在实施一段时间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甚至存在规划批准实施之日,就是规划修改之时。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时主要侧重对矿产资源利用前景的描述,忽视实施过程的变化,是一种静态的规划模式,缺乏灵活性、动态性,由于矿产资源规划的规划期长,市场经济影响下部门发展规模的许多因素难以在规划编制时确定,特别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降低了规划预测的准确性和规划的可操作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战略部署的实施,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供给预测和可供性综合平衡分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其对前瞻性、战略性和可行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矿产资源供需来源和途径也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例如,原来看似简单的保障程度,在今天议论起来,却有其内涵如何界定、其指标如何具体量化、其表达方式或表现形式如何更为科学可行等种种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因此,原有固有的、较为静态的、单一的预测分析方法已经不适应规划预测的科学性要求,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方可保障规划预测的科学性。
4)规划确定的目标难以全面实施。矿产资源规划涉及面较广,但进行有效实施的重担几乎落在了国土资源部门,“一家管资源,多家用资源”的局面依然存在。由于地质调查管理体制不顺,地方财政困难,无法落实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专项经费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经费等原因,使得规划安排的公益性调查评价项目、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项目实施难度大,或者难以掌握实施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目标不易制定和考核。由于利益驱动,滥采乱挖现象依然存在,优势矿产开采总量难以有效控制等。
5)经济政策措施不够配套,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和实施矿产资源规划要充分考虑经济规律,但现行的政策却没有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矿产资源相关经济政策的缺乏,造成矿产资源规划提出的总量控制、新增储量和新增矿产地等指标难以在实际的规划实施中落实,造成矿产资源规划对直接影响矿业经济,进而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矿业活动调控乏力。
2018-06-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