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岩性油气藏概念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国内外非构造油气藏分类,种类繁多名称不一,尚无统一的分类原则和标准。在文献中常可见到各种非构造油气藏名称,在这里作一简要的叙述。
(一)前人关于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概念
1.按成因分类
(1)把地层岩性油气藏统称为地层油气藏:1936年莱复生提出“地层圈闭”的定义是由于储集岩岩性变化或沉积间断所形成的圈闭。1951年布罗德认为地层圈闭是上倾方向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米尔钦克也把主要受岩性控制的油气聚集,一律称为地层油气藏。
另外,美国马丁(1960)建议把地层圈闭再分为纯地层圈闭和由地表(水下)形态形成的古地貌圈闭。这种分类没有被广泛地采用,因为古地貌的成因可以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时难以区分古地貌与岩性圈闭的界限。
(2)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在前苏联的文献中,岩性圈闭定义为储集层沿尖灭带或上倾方向储油物性变差所形成的圈闭。
(3)我国学者非构造油气藏成因分类:我国西北大学(1979)、张万选(1981)、马力等(1981)、杨万里(1984)、胡见义等(1986)、李丕龙等(2004)等,对非构造油气藏的分类,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表3-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非构造油气藏分类,有以下特点:
a.绝大部分学者都是按照圈闭成因法进行分类。
b.大部分学者都将岩性油气藏从地层油气藏中分出来。但是有一部分学者把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统称地层油气藏,如辛仁臣等在1998年把隐蔽圈闭分为两大类,即地层圈闭和隐蔽构造圈闭。进一步将地层圈闭分成3类:原生或沉积地层圈闭、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地层圈闭和次生地层圈闭(成岩地层圈闭)。1981年张万选将油气藏类型分为构造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两大类,其中地层油气藏细分为砂岩原生地层油气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生物礁块油气藏。
c.多数学者没有划分复合油气藏,只有少部分学者划分了复合(混合)油气藏。
2.按形态分类
前苏联学者加布里埃良茨,根据世界上大量非背斜油气藏的立体形状分析,编制形态分类。把圈闭分为弓形、穹形、锥形、角锥形、三棱体、复合型和不规则型7类。这种分类方案的优点是有利于勘探井网布置;缺点是油藏形态复杂多变,难以准确确定。
3.本书的分类
在前人的分类基础上,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以圈闭成因分类为主,并不排斥为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其他分类方法。因为圈闭成因分类有利于掌握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同时,在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地质研究工作,寻找有利圈闭,发现油气藏。
(2)圈闭成因法分类,以圈闭形成的直接主导因素为主,而不去考虑背景因素,易于划分圈闭类型。
(3)尽量采用常用、简单、准确的命名,便于实用方便。
根据上述原则,将非构造油气藏分为4大类,即岩性、地层、水动力和复合油气藏,下分为13亚类(表3-2)。
表3-1 我国学者的非构造油气藏分类
表3-2 本书非构造油气藏分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