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牌坊是做什么用的?
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居住区,为了防备野兽或外来人的袭击,祖先在住房的四周用豪沟围拢筑起来,以增强防御能力。从西安出土的半坡遗址中,即可以看到简单的防护设施,如防卫墙等。那么人们出入总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逐步地成为出入的大门,若是大门,必然要有一个标志。因而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时代,在大门的位置即竖立两根柱子,有柱就要做横梁,这样逐步构成古之衡门,衡门是中国最简单的大门。
将衡门摘出做一个门,或三个门,就成为牌坊。再砌以砖石材料,就成为一种牌坊,这是比较复杂的。牌坊是用于公共场所前端的一种陪衬建筑,陪衬景物,一种礼制象征。其用途为:第一,为装饰美化环境用;第二,为了增加建筑气氛,作为小品建筑在重要建筑的前部,对正式殿堂的一种陪衬;第三,起标志意义,在路上,转弯、端头、要街地点建筑牌坊;第四,也可用于旌表,在封建社会升官、及第、守节等等表扬时,建筑大牌坊,并以此在群众中树立榜样。
到明清时代,牌坊逐渐地发展,用墙砌出牌坊留出门洞楼顶施彩画,主要是模仿木结构建筑的一种方式,还有的纯用石制,有的纯用木制,而在皇家庙宇前的牌坊则用琉璃制作,格外显得光辉华丽。原来在中国的泉州、雁荡山都有牌坊,在这两个城镇中还有牌坊街,在安徽黟县境内也有牌坊街,每一条街的牌坊有20多座,并成排建造。一般的城镇里都有牌坊,例如北京的东四,即里东边十字街口有四座牌坊,叫东四牌楼;东单与西单,也是十字街口,南北方向建设牌坊,叫作东单牌坊,西单牌坊;前门大街外牌坊等等。
在山西大仁县城的中心十字大街,每个街口有一座牌坊,也是四座牌坊。无论你是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来,看到街口的牌坊,方知来到街口了。
公共建筑中,在大门前,或大门内,也都建牌坊,寺院、庙宇,都是这个样子,在陵园建筑中也是这个样子。一般在孔庙前要建造棂星门,其实这个棂星门也是牌坊的一种。牌坊,也叫牌楼,是一组大建筑群体中的一项,把它建在山门外,面对山门,因而它是一种象征性的,牌坊标志着大建筑群的存在并显示它的威严。
牌坊,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 "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衡门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旧称"衡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牌坊的老祖宗。
其实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这种形式,于是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另外一种说法是,就结构而言,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关于“衡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据此推断,“衡门”最迟在春秋中叶就已经出现。 这种“衡门”后来被运用到城市中各个居民区之间的“坊门”上。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居民区都采用里坊制,“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称为坊门。起先,这种坊门就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构成的,只是柱侧安装了可开合的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