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尾神经损伤
近些年因为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椎管麻醉、手术不当等各种因素导致马尾神经受损的病人数量呈现年递增趋势,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更是对大部分家庭和社会造成了种种“困扰”。那么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马尾神经损伤中医是如何应对的。
首先我们知道马尾神经损伤后主要以鞍区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程度向下体放射不同的感觉障碍出现。
中医对本病治疗上多以补法为主,以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各种虚症的方法,即是补法。补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机体虚弱症候的方法方式。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发现,对于骨科,神经损伤运用中医补法综合性治疗会更容易让身体有不错的恢复。
中医上没有神经损伤的说法,主要是以中医症候概念来总结,随症论治的。其中有三种概念比如:
1.经筋概念:《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是从四肢末端到头部或躯干的连续性组织,是和经脉一样有规律地分布于人体的躯干,有起止,有循行,有主干,有分支,有结络,有别出,还有具体的病症。这样归纳起来看,经筋独立存在,穿行于人体各部位,与神经极为相似。
2.痹证概念:“痹”有闭阻不通之义。痹证是由于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素问·痹论》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3.痿证概念:中医的“痿”含义有枯萎、萎缩、肌肉萎弱不用、行动障碍等意。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祖国医学对痿证的认识源远流长,据《素问·痿论》篇记载,上古时代的《本病》、《下经》两书中就有“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称谓,当时就已确立了“痿”的病名,并已具备了从五脏论痿的雏形,但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发病机制:马尾神经损伤属于中医“经筋”范畴,主要是脾胃不和、肝肾亏损、髓枯筋痿、经髓阻滞是发病机制,《黄帝内经》中《素问痿论》说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到:“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痹论》说到:“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长刺节篇》说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等。也就是说,经筋主要对关节屈伸和肌肉运动起作用,故其证候主要表现在运动功能障碍:如局部或全身肌肉拘急抽搐、强直以及弛缓、瘫痪等。
马尾神经损害临床较为常见,大多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致腰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1949年Verbiest首次临床报告且将其命名为马尾神经综合征(CaudaequinasyndromeCES)
马尾神经受损,肛门会阴部及下肢出现异感、烧灼样痛,重者可发生大小便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马尾神经根损害时,可以表现为腰2以下各种神经损害症状。全马尾损害时,感觉障碍分界清楚,上界前为腹股沟,后为髂骨上端的水平线,在此以下,臀部、会阴及下肢全部出现感觉障碍,伴有自发痛(电击痛)、会阴有异常感觉并向下肢放射,常有痛性感觉迟顿。马尾损害的高度、程度不同,其上、下界可有不同。
周围神经损伤后,恢复慢且经常恢复不完全,这是共性。马尾神经属周围神经,损伤后同样恢复慢。
但马尾神经损伤后比其他周围神经恢复更慢,其原因可能是:脊神经根和背根神经节,从由侧方进入椎间孔的供应脊神经的动脉及供应脊髓的中央血管获得血液。马尾神经中的脊神经根无局部的或节段性的动脉供应。
2019-09-12
失去膀胱和肠道控制会非常痛苦,并对社交、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可发生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碍可能对患者和他/她的伴侣造成毁灭性影响,并可能导致关系困难和抑郁。
马尾神经受损,肛门会阴部及下肢出现异感、烧灼样痛,重者可发生大小便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马尾神经根损害时,可以表现为腰2以下各种神经损害症状。全马尾损害时,感觉障碍分界清楚,上界前为腹股沟,后为髂骨上端的水平线,在此以下,臀部、会阴及下肢全部出现感觉障碍,伴有自发痛(电击痛)、会阴有异常感觉并向下肢放射,常有痛性感觉迟顿。马尾损害的高度、程度不同,其上、下界可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