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高效地阅读一本书?
不得不说,大部分的我们并不是一个优秀的读者。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在文字信息的海洋中懵懵懂懂地阅读。解决这些问题,自然要对症下药。今天,精读君就为你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什么是这本书呢?
该书出版70年仍旧畅销不衰,亚马逊2015年上半年图书畅销榜中该书位列35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此外,该书在豆瓣上已有超过2万人次的评价,评分高达8.6。
作家郝明义第一次读完该书,内心涌上两种强烈的感觉:先是羞耻,再是有幸。羞耻作为出版工作的人,直到44岁才读到这本好书;有幸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阅读该书仍旧受益良多。如此复杂的心理变化,也足以看出此书对于读书人举足轻重。
再来说说它的作者,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莫提默·J.艾德勒,曾担任过《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五版的总编辑;另一位是才气过人的查尔斯·范多伦。
针对大部分人存在的阅读问题,两位作者认为,很多人的阅读能力只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平均水平。细究原因,读书有两种:
第一种是你从阅读里面获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新资讯,这并不困难。例如,一个人如果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他只要随便翻一些相关内容的书,对他来讲都很容易理解,只是增加了新的资料,那些资料并没有动摇原来理解事物的框架。
第二种阅读,即以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为基础开始看书。换句话说,在对一本书的理解力上,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得“高水平”,写书时一定要用可读的形式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其次,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虽然不能说全盘了解,但总是要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
第二种阅读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而大部分的我们只停留在第一种阅读阶段,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人的阅读能力已经PK不过小学生里的佼佼者了。
【二】
摆脱低水平的阅读能力,作者强调,要做一个自我要求的主动阅读者,才能真正读有所获。主动阅读者,即带着问题阅读。关于一本书,阅读时你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作者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当然,阅读目标决定阅读方式,一位读者要追求的阅读目标——仅为了消遣、还是获得信息、或增进理解力——会决定他阅读的方式。假如你只是娱乐休闲,你可以很轻松地翻阅一下琼瑶的书;假如你是一个学者,要研究琼瑶的爱情小说,研究里面的主题,那么你很可能就得像对待一本学术著作一样仔细阅读,甚至要做笔记。
所以,根据你的阅读目标,同一本书可以很迅速很简略地读,也可以很认真很细致地读。梁文道认为,这种把阅读层次区分出来的想法正是莫提默·艾德勒与查理·范多伦所著《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最了不起的说法。
具体来说,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基础阅读主要是小学学习的阅读技巧。在这个阶段,读者主要需要弄清楚文章句子的含义;
检视阅读强调的是概览,是对全书的整体把握。在这个层次,应着重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然后能够利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描述全书的内容,并分清作者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分析阅读着重关注理解,要“精确、无偏差”的辩明作者表达内容,即你是如何理解这本书的;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为解决某一问题,从多本书籍中寻找思考,需要多种技巧并用。例如你对钓鱼很有兴趣,想研究一下钓鱼,那就要知道钓鱼的历史,钓鱼的方法,钓鱼的高手等。此时你需要找很多不同的书或材料,只要与钓鱼的题材相关联的部分,你都要将它们抽取出来阅读。如此一来,你的阅读量就会很庞大,这种阅读就是被艾德勒和范多伦认为的高层次阅读。
这四个层次的关系:既是向下包含的,上一阅读层次包含下一层次的全部内容;也是逐级递进的,如果无法完成低层次的阅读,高层次的就无从谈起。当然,高层次的阅读水平需要一步步培养。
【三】
该书中,除了上述谈及阅读的四个层次外,作者还指出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读物具体包括实用型书籍、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以及社会科学类书籍。
对于不同方法,举个例子,读论说性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不同在于“理解”与“体验”。阅读前者,重在获得知识;阅读后者,则主要在于阅读过程中情感的体验。
培根有言: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作者正是希望通过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的素材,助推人们心智的成长。一本好书并非一定会帮助你出人头地,但一本好书肯定能增进你的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四】
近期,精读开展了一个“阅读实验”(你每个月,至少能读一本书吗?),首要目标是帮助读友养成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做笔记的习惯。为此,精读君为读友开列了一份可供读的书单(有没有那么一本书,影响你一辈子?),其中第一本书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为何将该书作为首本推荐书籍呢?该书作为工具书,为读者提供了阅读不可或缺的方法,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读友完成高质量的阅读。
一本书“读过了”到“读懂了”之间,有一段距离;而“读懂了”和“做到了”之间,也有一段距离。这本书告诉你“读懂”的方法,至于能否“做到”,就看你自己了。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1,【边问边读】读书最珍贵的品质是主动性。因此主动性是保证阅读效率和效果的最珍贵品质。第一,问题可以聚焦,问题就像一块磁铁,能自动吸住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第二,问题是一根线,他既能够串起你的经验知识,也能将书中的知识串联起来。第三,有问题就会有目标,有目标就能够轻松集中你的注意力。第四,问题是检验读书效果的反馈机制,你能知道你走到什么地步有多远。
2,【自我复述】复述可以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复述。复述可以在各个阶段进行,包括浏览,粗读,精读阶段都可以进行。这个方法来源于大名鼎鼎的费曼技巧。问问题可以明确读书目的,能够调动已有的认知。复述则可以检验效果,找出认知空白。
你可以花20分钟阅读书名,名人推荐语,序言,目录,章节标题。然后组织语言说出书的框架,要解决的问题。这个是在粗读阶段,粗读阶段的复述可以帮助你鉴别书的质量以及你是否对书中内容感兴趣,提高你鉴别书籍的效率。精读阶段,你可以针对重要概念进行复述。具体可以看费曼技巧。复述的关键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少用术语,多用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认知心理学告诉你,新知识只有加工处理后才能记得牢而久。
3,【花式输出】输出手段不一。第二点的复述是一种方式。还可以有很多其他输出方式,例如整理思维导图,然后转化成视觉笔记,写读书笔记书评等。还可以参加或者组织共读。思想是在碰撞中升华的。参加共读让你发现别人新的解读视角。共读还可以给自己一定的压力,不敢造次,会提高标准。
发现读书乐趣,加入共读社群 微信公众号 【成周梦蝶】 ID:czmday
说到怎样高效阅读一本书,我想起了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里面就有几点比较好的建议。我觉得是建立自己的思考体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问题的结构,还有多输出。
很多时候,我们都比较碎片化,特别是现在碎片化的时代,你要完完全全的看完一本书,其实蛮困难的,特别是当你工作很忙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框架思维能力,就可以狠快的把书里内容或者信息整合在自己的框架里,让自己的思维框架更加的丰富。也是更有效的利用书上的内容。学而不用其实容易造成浪费。
还有就是行程自己的思考问题的结构,有了思考结构,再去看内容的话,就会发现很快的吸收到自己的知识框架里,而不仅仅是知识碎片,知识碎片没有整合,多了就变成垃圾。所以高效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需要带着框架去思考,这样看书的速度和效果也会快很多。
还有就是画思维导图,如果手绘比较生硬,那么用软件版的思维导图也比较快,画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比较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方式。阅读一本书,首先需要知道书的主题,还有框架架构,然后再框架结构里去记住关键信息。梳理完,就会发现,整本书其实也读完了,当然有时候也需要看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
但对于现在忙碌的人来说,既然是想高效阅读一本书。那么用检视阅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建立框架思维的方式来看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每天阅读量、思考能力、记忆力、分析和写作能力不断上升,越是用功学习,记得笔记就越多,于是我们的记忆和付出时间受到挑战,那么在这样高的压力下如何做到高效的阅读呢?
视觉化思维导图输出方式是高效阅读的首选。用思维导图学习一本书将会免去很多记笔记的麻烦,你也可以一边读一边绘制,在读的时候做好标记,读完之后再绘制思维导图。
以飞鱼船长对打造个人品牌为主题的分享课为例,如何用思维导图输出,参照下面思维导图相关分支。
分支一:关键因素。个人品牌定位关键是定位稀缺,差异化优势,不是专业能力强就能做好个人品牌,先个人品牌后专业提升。
分支二:自我剖析。每个人成长环境,个人能力不同,隐性和显性能力也存在差异,找出自己差异化优势,剖析自身优势和劣势,打造符合自己的个人品牌。
分支三:平台选择输出。飞鱼船长对个人品牌输出平台推荐了知乎和简书,我个人认为可以先攻下其一个平台,简单讲是与其平台签约,以此作为背书,扩展到其他平台,对个人品牌影响力传播效果显著。
分支四:跨领域。跨领域注重能够为主能力提供增值的能力。像秋叶大叔,是高校老师,同时是秋叶PPT创始人,也是IP大本营创始人。
听完课,关闭网络,大至扫视思维导图,用它作为该书的记忆触发器,你会惊喜的发现记住好多。
思维导图输出接近于视觉化输出模式,是一项提高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技巧,更是一种高效阅读的输出方式。
微信公众号:剥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