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式坦克在二战时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看你怎么评估战斗力这个事情。 如果光说攻击和防御的话,这东西火力又猛有抗大,应该算是王者了。但是如果综合考虑,我斗胆提出一个思路,我认为实事胜于雄辩,这东西完全没什么战斗力,否则德军玩命生产这个就赢了。综合因素减分包括机动性差,主要是续航能力和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单看时速数据,还可以,但是这东西在实战的时候,100公里一加油,开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晾,机动性全耽误没了。产量太低,一方面受德国后期工业底子消耗殆尽的影响,一方面这东西的确综合造价太高了。这就导致,它可以做坦克群中的大将,但是不能做最普及的武器。我们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数量众多的敌人,一个虎式再牛也没办法,所以,你产量那么低就是硬伤。大概二战的时候,苏联的T34造了5万多台,虎式一共才1300台,而造一台虎式的钱足够苏联造10台T34了。所以有朋友说虎式多牛多牛,那都是钱堆的,至少1个虎式要干10个T34。再牛也没用啊,你还要装弹。 虽然虎式很结实,但是毕竟不是美国队长的盾牌,T34一大堆围过来,大概在800米以内,只要还有生存的T34,就可以击穿老虎的前脸,所以数量还是有用的。
这些年来,对于虎式的评价两极分化。大部分人初识虎式,都是以传说的角度仰望。魏特曼的百环,503重装营的2000个战果这些赫赫威名都是建立在波卡基,巴塔伊斯科等交换比惊人的战例上。
这样的神话传说,以至于,直到现在哪怕是美国人的影视剧里,观众一看到虎式的出现,就明白盟军将陷入空前的苦战(《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乃至最近的《狂怒》)但是如果深入研究二战史,深挖数据对比的话,就会明白虎式并不能算一款完美的坦克,二战最伟大的坦克当之无愧是毛子的T-34,而仅就性价比而言,虎式甚至不如小兄弟黑豹。一个最简单的对比,虎式的造价几乎是T34的7倍多,换算成工时也是T34的4.5倍,也就是说虎式对T34,打不出1:5以上的交换比就是血亏,这样一算下来,虎式的战绩似乎也没有那么傲人了。然而,你究竟怎么看虎式,关键在于你处在什么位置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基本上把虎式单独编重装营独立使用,成为战线救火队一般的存在,在罗斯托夫,在布达佩斯,在诺曼底,疲惫的士兵,绝望的战况,残破的战线上最能振奋人心的就是背后突然默默出现2辆布满弹痕却依然坚实的虎式了。(这里也算是回答题主的第二问,虎式坦克在后期很多时候都是充当防线关键节点,503坦克营最后改名叫统帅堂重装甲营,直接由司令部掌握的防线救火队员,基本上是哪里有漏洞就扑向哪里,其他几个虎式营也基本是同样的用法,所以你问的“最后苏联反攻为什么德军不用虎式坦克防守?”是严重的伪命题。)
毕竟虎式之前的作为德军主力的3号四号装甲也不是很厚,够用就行,基本上盟军坦克火炮口径都在75mm上下,倍径都在50以下(比如苏联大量的T系列 BT系列T34-1942 美英的谢尔曼系列,M10,M18等),这样的火炮穿深在中远距离很难对虎式构成有效威胁。后期盟军反坦克武器上来后,如苏联的T34-85,is2(虽然一般它只承担攻坚任务),su100坦克歼击车(T54同款火炮),带空心装药的SU122坦克歼击车。美英的带钨心穿甲弹的17磅炮,潘鑫,萤火虫等。虎式也就慢慢褪去的无敌的色彩,后期德军制空权丢了后更是容易被1000磅,500磅,250kg 50kg 500kg 100kg 还有大量火箭弹(毕竟虎式头皮没有多厚)叫他做人
在二战德军反坦克起支柱作用的坦克是四号,豹式,与反坦克火炮,坦克歼击车与斯图卡。至于出名,斐迪南,猎虎,猎豹,虎王,鼠式等数量不多甚至有的都没有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