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就是一环扣一环的,感觉有很多种选择,其实好的选择只有一个,当初读大专选的软件技术,当时非常努力,喜欢php,但是在学校没学,在学学校的课程,大三不用上课有很长的时间,没想到之后
专升本了,本科的时候因为英语不好没拿到
学位证,本科毕业之后web前端火了,在别人推荐下没有选择php而是选择了web前端,学到后面发现不喜欢,导致越来越烦,工作也不想找,浪费了5年,彻底失败了。后来我就在想当初有很多次其他的选择会不会更好?比如大专的时候就只学喜欢的php,学校的课程不学就算学校成绩不好也能升本(因为升本的时候很多人放弃,我排名十几名也升本了),但是问题是大专的时候不知道啊,父母又想我升本,我就努力学学校的提高成绩了,就算这个错过了。那么大三有这么长时间可以自学php或者培训php的啊,这个时间也浪费了,现在来想似乎是这样,但是当时觉得排名十几名了,在家断断续续学的效率也低,就想着大专拿到
毕业证去培训php了,反正当时培训php又不贵,问题是后面居然升本了,这个机会也浪费了。后面本科毕业的看起来又有一次选择php的机会,但是现在来看当时因为大三太浪,导致本科的时候感觉比别人菜,不自信了,导致自己不想写代码了,所以如果当初本科毕业的时候就算不学不喜欢的web前端,我或许大概率会去学ui设计吧,因为当初我在读本科的时候看到大专很菜的同学自学ui设计找到工资高的工作,虽然他后来也喊我学web前端,所以当时我不喜欢写代码了,也不会选择php,而是优先选择ui设计,在这里你会问,为什么你现在又想学php了呢,那是因为我学web前端的时候排名都是前几名,突然又挽回了信心,觉得编程又可以了,但是我学得好但是我不喜欢,所以我又想学php了,当初就算选择php我也会学得好,再回头想,如果我大专选择其他大专的本科学位证不要英语的,我有高中同学也是专升本另一个学校英语都不用考,英语不算在学分绩上面,他英语很差都能拿学位证,真是羡慕嫉妒恨,虽然当时和他聊他还以为他们要考英语,看出来他不在乎学位证他也不去了解,我不是他们学校比他还了解。但是选大专的时候哪有考虑这么多,肯定觉得哪个好选哪个,觉得大学的时候英语努力学肯定没问题,太高估自己了,大专开始还很努力学英语,但是后面编程看到很多中专什么的英语差通过培训都能拿到高工资英语我也不学了,哪知道升本本科学位证需要英语。所以看起来选择很多,实际上选择的范围相当小,你当时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当时的环境和你当时前面的经历,而不是用现在的经历去看,就比如说本科毕业有机会选php,但是当时的认知是不会优先选php的而是优选选ui设计,不说不升本嘛,又可惜,所以最好的选择还是大三那时候自己在家学完php,去培训以前没去过大城市也有点害怕,当初胆小还要关心学校信息,害怕有什么影响毕业,现在发现都没什么消息的,当时在家坐太久导致有点
静脉曲张,本科跑步不用跑申请免考那时候还开心觉得在家好,不然跑步我也跑不及格,以前我跑步都不及格,虽然老师最后也不会为难,你喊同学帮你下也行,但是当时就是担心,如果去培训就不会有静脉曲张,这也算是给自己在家的一个安慰?有时候感觉想身体好越在家调理感觉越差,在外面培训,按时早睡早起,就算上课天天坐着,但是身体也是越来越好。所以选择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你用现在经历看那时候有很多选择,其实认真分析下当时的环境和经历和认知,其实好的选择很少的,有些时候你觉得那时候那么选是最好的,但是那时候觉得就是不好的。不过当时如果选择ui设计也比现在混得好吧,不过学了web前端虽然失败,至少让我知道编程我还是厉害的只是不喜欢前端,让我知道以前本科觉得害怕觉得别人厉害,其实那些都是非常简单的,如果学了ui设计就不会有这些认知,可能以后也不会有这种认知,学了ui设计又会有其他什么体验也不知道了,毕竟想象的和实际经历的还是有差距的。有得有失,也不知道得的多还是失去的多,但是往往都更在乎自己失去的,而无视自己得到的吧。感觉得到理所当然,失去就是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