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l 编程中 my $obj = ... 和 my ($obj) = ... 有什么区别?
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个赋值语句my$obj=$class->getObject;如果采用my($obj)=$class->getObject替代的话效果上会有什么区别吗?...
实际工作中遇到 一个赋值语句 my $obj = $class->getObject;
如果 采用 my ($obj) = $class->getObject 替代的话效果上会有什么区别吗? 展开
如果 采用 my ($obj) = $class->getObject 替代的话效果上会有什么区别吗? 展开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其实是有区别的,但实际使用时,可能没有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呢?
my $obj 这样使用,是要返回一个scalar变量。my ($obj)这样呢,是要返回一个 array。
我们都知道,perl里的变量类型转换很方便,方便到你都感觉不到。
为了便于理解,写一个例子:
use strict;
my $a = getdata();
print "$a\n";
my ($b) = getdata();
print "$b\n";
sub getdata
{
return 123;
}
这个程序,a和b的输出结果都是123。其中a是要一个变量,返回值刚好是一个变量,没有类型转换,就是123。b是要一个数组,返回值是一个变量,就会进行类型转换,转成了(123)这样只有一个元素的数组,再赋值给($b)数组,$b得到该数组中的第一个值,所以还是123。
再举一个例子:
use strict;
my $a = getdata();
print "$a\n";
my ($b) = getdata();
print "$b\n";
sub getdata
{
return (123,456);
}
这样会输出什么呢?a是要一个变量,返回的是一个数组,所以它接收到最后一个数据,也就是$a=456。b是要一个数组,返回的是一个数组,所以直接得到了该数组,然后$b得到了该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也就是123。
好多模块要编写时,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在它们的模块里,有判断需要什么返回的语句:wantarray。
wantarray
Returns true if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ly executing subroutine or eval is looking for a list value. Returns false if the context is looking for a scalar. Returns the undefined value if the context is looking for no value (void context).
举个例子:
my $a = getdata();
print "$a\n";
my ($b) = getdata();
print "$b\n";
sub getdata
{
return wantarray?(123):456;
}
这个函数的返回值就好理解了。函数问你想要什么样的值,如果想要array就给你返回(123)这个数组,否则就返回456这个值。所以这段代码的输入分别是456和12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