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子为谁”子的用法? 5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子名叫有若,整部《论语》中只有他和曾子通称为“子”。
有若(前505或518~?),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有,后被尊称为有子。他勤奋好学,能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尤其重视“孝”道。主张藏富于民,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因他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孔子死后,曾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
有若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少孔子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三十三岁,为前518年。比较而言,《家语》材料较为原始,故此取前518年为是。
关于其卒年,史无确载,惟《礼记·檀弓》记"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见其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悼公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则有若逝世约在前五世纪中期。
有若(前505或518~?),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有,后被尊称为有子。他勤奋好学,能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学说,尤其重视“孝”道。主张藏富于民,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因他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孔子死后,曾一度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
有若生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少孔子四十三岁,为前508年;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则作三十三岁,为前518年。比较而言,《家语》材料较为原始,故此取前518年为是。
关于其卒年,史无确载,惟《礼记·檀弓》记"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见其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悼公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则有若逝世约在前五世纪中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