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气地质勘探发展规律与资源潜力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康 一 孑

油气资源是近几年来是国内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以至中央电视台节目中,都提出了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不足而担心,认为探明的储量难于满足需求,并具体举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可采储量为 24. 3 亿吨、2. 2 万亿立方米 ( 2003年底资料) 以上可采储量为剩余可采储量,是个动态数字,用发展规律来分析,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的十年来,每年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都是 24 亿吨左右,产量由 1. 5 亿吨逐步升至 1. 68 亿吨,而天然气在 1995 年的探明可采储量为 0. 7万亿立方米,到 2003 年翻了两番,年产量从 180 亿立方米升到 255 亿立方米,增长的潜力较大。纵观世界和一些主要产油国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美国石油可采资源量较大 ( 为 350 亿吨) ,在 1975 年达到产油高峰期,年产原油 5. 3 亿吨,以后就逐步下降,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到 21 世纪初,产油量为 3 亿吨左右,这 10年间,其石油探明可采储量 ( 即剩余可采储量) 也都在 30 亿吨左右。世界 1978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年产量达 32 亿吨,当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 500 亿吨左右,但一直到 1990 年左右,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则上升到 1000 亿吨以上,到2000 年则为 1400 亿吨左右,因此采油量在达到 45 亿吨时,储采比也在 30 以上。

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自上世纪初开始应用,到 40 年代起逐步代替煤,成为主要能源,到七八十年代在能源消费结构中达到 60% 以上,为工业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化石能源存在于地球历史 5 亿 ~6 亿年到几百万年间的沉积地层中,是不可再生的,蕴藏量有限度,在今后一定时间内总要枯竭。因此,在能源内不能只用石油,要有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并应早做准备。但是,世界上在本世纪中,我国在近 20 年内,石油天然气仍然是重要能源。近几年石油价格的猛烈上涨,是有其复杂因素造成,并不是油气资源短缺,这是许多经济学家所承认的。

我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在油气地质勘探中不断有所发现,产、储量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近 10 多年来,石油产量在沙特、伊朗、俄罗斯、美国之下,是在年产 1. 5 亿吨以上的国家中,占据在第五至第九之间的位置。我国 50 多年中,在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中是有一些发展规律需要归纳总结。

一、地质勘探工作上的地质理论、方向、方法和勘探程序

20 世纪 50 年代初,油气产、储量都很低,且受陆相不能生油,勘探力量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起步。首先在我国是以陆相地层为主的条件下,提出陆相地层也能生油的理论鼓舞下,建立了在陆相地层内找油的信心并加以实现,成为世界一大创举。其次,是在中央政府的倡导下,以区域勘探为先驱,统一三大部门 ( 石油部门、地质部和中科院) 的力量,甩开东部新区 ( 松辽和渤海湾盆地) 的战略部署,在较快的时间内打开局面,建立起我国石油工业基地。但在具体工作上,地质勘探走了不少弯路,油田和储量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和发现的,如区域勘探上的 “区域展开和重点突破”,钻探井中的五位一体 ( 地质、钻井、地震、测井和实验室) ,钻探井中资料的取全取准,钻探中失败教训的总结等。20 世纪 50 年代曾钻探了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川、塔里木等盆地,结果只有前两个成功并获得大油田和较多储量,其他 4 个盆地虽然有小油田和少储量,但基本上是失败的,这是多因素所造成的,将在后面阐述。目前总结的是,只靠单一因素是找不到油气的,例如柴达木、四川、塔里木盆地构造明显又多,但很多钻探失败,鄂尔多斯盆地基本为单斜除个别地域外没有构造,但沉积古地理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又找到大型储量上几亿吨的油田。总之,要找到油田和储量是要下功夫的,不论是过去和将来,不能认为: 简单和容易找的油田和储量已找得差不多了,今后都是很难找的了。

据统计,我国中、新生界以陆相为主,石油主要蕴藏于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中,渤海湾盆地及沿海大陆架主要是第三系,海相石炭系和奥陶系以塔里木盆地为主,此外四川的海相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蕴藏有大量天然气,塔里木的陆相的白垩系、第三系,鄂尔多斯的海相奥陶系和海陆交互相的石炭系—二叠系都蕴藏了大量天然气。

二、科技进步使我们找到更多油气田

地质、地震、钻井、测井、测试等各方面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油气勘探工作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地震技术的提高,从二维、三维到各种计算机的应用,使人们对地下深层构造以及岩相古地理都有所认识,测井的成像技术对识别油气层的能力提高,钻井在高陡构造和地形复杂地区能定靶钻井,完井试油的酸化压裂技术改变油层产油能力等,都在寻找油气田提高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在过去根本无法发现油气田。几个明显的例子: 例一: 准噶尔、塔里木盆地中央的沙漠地带,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进行了地震大剖面工作,才了解了地质构造,并进行钻井,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例二,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早在 50 年代钻井就发现了一个依希克里克小油田,后因构造复杂,地面地下不一致,钻井也过不了关,几十年都解决不了,直到 90年代通过地震工作才将地下构造搞清,钻井也解决了定向钻井的问题,才发现克拉 2 号大气田,成为我国丰度最大产量高的最大气田。例三: 四川是我国天然气发现最早的盆地,但川东地区构造陡,地面地下不一致,找不到地下构造高点,只发现了一些小气田,到 80 年代解决了地震搞清地下构造高点、钻井定向打井的技术,并明确了石炭系储层良好的高产气田,一些构造带成串的气田形成上千亿立方米的储量,改变了四川产气的面貌。例四: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大面积上亿吨油田的发现,主要得益于地层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就在安塞油田有储量而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的时候,采取了井下增产措施———酸化、压裂,并获得成功,使产量提至经济效益以上,油田活了,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上升至年产原油千万吨以上,改变了整个盆地的评价。

80 年代还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科学探索井的拟定和实施,这也是科学研究探索区域勘探的一个办法,在 10 口科探井成功了两口,这就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陕参 1 井和吐哈盆地的台参 1 井,解决了这两个盆地的出气和出油,成为打开一个地区新局面的重大发现,这种发现钻井少而意义大,应引起极大的重视。

三、大的沉积盆地与油气储量、产量的关系密切

石油天然气均分布于各沉积盆地内,据专家统计,世界共有含油气盆地 400多个,大型盆地 ( 一般大于 10 万平方千米) 具有高储量高产量 ( 20 世纪末的资料) ,年产是上亿吨 ( 探明可采储量在 50 亿吨以上) 的盆地有 8 个,年产量上5000 万吨 ( 探明可采储量 20 亿吨以上) 的盆地 28 个,其中我国有 2 个 ( 松辽、渤海湾盆地) 。我国共 400 多个沉积盆地,有油气远景的约 120 个,其中有油气田的 25 个,大型沉积盆地陆上有 9 个 ( 8 个有油气田) 。陆上已有油气田的 8 个大型盆地,松辽、渤海湾两盆地在勘探前期 ( 5 ~15 年内) 就已探明可采储量 20亿吨,其他 4 个盆地则历经艰险,有的经过 40 年甚至 70 年以上的勘探才探明 5亿 ~10 亿吨可采储量 ( 包括天然气储量的油当量) 年采油量 ( 含天然气产量的油当量) 超过 1000 万吨。

鄂尔多斯盆地很具有代表性,从 1908 年开始勘探,到 1950 年只有延长、永坪两个小油田,年产油不足 1 万吨,20 世纪 50 ~ 70 年代在盆地四周及中心做过勘探工作,由于对沉积相进行了研究,才发现了侏罗系河流相的次生油藏,突破中型油田的产油关。80 年代经科学探索井钻探和三叠系沉积相研究分析,找到了奥陶系大气田和湖相三角洲的三叠系大油田,这时的探明可采储量石油达到 3 亿吨,天然气达到了 7000 亿立方米 ( 相当 7 亿吨油当量) ,石油气年产量 1500 万吨,天然气 50 亿立方米以上 ( 2005 年) 。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沉积盆地,面积 56 万平方千米,石油勘探工作是在1950 年中苏石油公司时开始的,由于中央是沙漠,开始只是在北部库车坳陷和南部西南坳陷进行,因为勘探条件复杂,几上几下,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扎扎实实地对盆地开展了区域勘探,首先在北部轮南地区发现三叠系和侏罗系油藏,又在奥陶系和石炭系见到油田,并在塔中隆起上探明中型石炭系砂岩油藏,但由于后期破坏,大部分构造不含油,使短期内找到大油田、高储量的希望落空。20 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在库车坳陷探明克拉 2 大气田、塔北隆起探明塔河大油田 ( 奥陶系) ,才使在塔里木盆地能找到更多油、气田,更多油气储量成为现实,但塔里木还有很多空白地区和许多找油气的新领域等待我们去发现。

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也是油气勘探的老区,50 年来也走了不少弯路,近20年又有新发现,油、气储量明显增加,老盆地焕发了青春。准噶尔盆地1955 年发现了西北缘克拉玛依大油田,探明地质储量 7 亿吨以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近 20 年全盆地处处开花,在盆地中部、东部、南部都有新发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 17 亿吨以上 ( 可采储量达 4 亿吨) ,年产量上千万吨。四川盆地主要产气,但在1958 年川中有三个构造喷出高产油流,开展了找油会战,由于是裂缝产油,石油勘探一直没有突破,而四川盆地在三叠系、二叠系中的裂缝天然气很发育,曾达到年产 60 亿立方米的规模,但由于储量不易计算,川气不能出川。1978 年后,石炭系砂岩气层及侏罗系、二叠系岩性气藏的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达到 8000 亿立方米以上,探明剩余可采天然气储量在 3000 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达 100 亿立方米以上。

四、油气资源潜力与能源战略

当今世界石油价格猛涨至 50 ~60 美元/桶或更高,国内油气需求上升速度大于油气产量上升速率,近年石油年进口量已超过 1 亿吨,地质勘探工作如何应对这种局面。首先还是要加强国内油气勘探,使国内油气储量、产量保持上升势头,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常规资源量有潜力,石油产是量尚未达高峰年,天然气已探明可采储量高不足最终可采资源量的 25%,预测年产量在千亿立方米以上,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油气年消费量仍在上升,需要在世界石油市场上进口,但决不能像美国那样每年消费掉 8 亿吨以上石油 ( 自己生产 3 亿吨) ,天然气 6000 亿立方米以上 ( 自己生产 4000 亿立方米) ,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 20%以上。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也有一笔不小的数量,首先是石油,我们的稠油、油矿及低渗透油层潜力存在,如准噶尔、松辽、二连、渤海湾、四川等盆地早就有发现,但是由于开发成本高,技术不过关,没有开发,稠油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也开发了一部分,其经济价值甚至高于正常原油。油页岩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曾炼制,其数量 ( 储量) 甚为可观,当油气十分奇缺时,我们也应当考虑。非常规天然气在世界上及国内一直考虑的煤层气和可燃冰 ( 天然气水合物) 是很重要的接替物,美国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年产煤层气 300 亿立方米以上,可燃冰更是数量巨大,在我国油气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更应及早动手勘探开发。当然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节能降耗也是必须进行的,在我国人均 GDP 只有 1000 多美元的情况下,就发展了 4000 多万辆汽车 ( 其中私人小汽车占一半以上) ,年用掉原油 1. 3亿吨,相当我国年进口石油的全部,是值得考虑的。从全世界角度考虑,几十年内,化石能源不会短缺,但从目前开始,就应考虑一个问题, “今后只用石油这个能源吗?”世界在今后一个长时期后,肯定要用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氢能……将是今后的主要的。如我们在使用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核能中已经获得一些结果。如何改变我们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 67. 7%,油气占 25. 3%,其他只占 7% 的现状,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努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