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剧作家创作了哪些作品?
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剧作家 是沈默君,创作了《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自有后来人》、《海魂》、《台岛遗恨》等优秀作品。
沈默君,我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曾用笔名迟雨。原籍安徽寿县,一九二四年出生于江苏常州市。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经典作品直到现在仍是百看不厌。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最有成就的电影剧作家之一。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那时他在南京市小西湖小学读五年级,后来随家迁至安徽省宣城县水阳镇继续学业。从1938年开始他参加革命,加入了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火线剧社。参加革命以来他一直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当过服务团班长,文工团团长,还在电影《海上风暴》里担任过角色。他曾在苏浙公学、华中军政大学学习。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总后勤政治部文工团团长。
《南征北战》(1952)
50年代初,年仅20岁出头的沈默君专心致力于电影文学创作,而且成绩卓著,从1950年开始,短短几年时间里,他进行了大量的创作。1951年与沈西蒙、顾宝璋合作,执笔创作电影剧本《南征北战》。1953年他创作电影剧本《渡江侦察记》。1957年他与黄宗江合作电影剧本《海魂》。
《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分别于1952年、1954年、1957年在全国上映,曾轰动一时,特别是《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这两部影片以广阔的艺术画面再现了解放战争伟大历史,先后荣获南京军区创作一等奖、文化部金质奖章。电影《海魂》也获得了1958年文化部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创作三等奖。沈老在回忆这段创作生活时曾深情地说:“这些作品的创作,无不渗透着陈毅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这样说,陈老总是这些作品的真正母亲”。
《渡江侦察记》(1954)
1961年后沈默君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1980年到1981年这两年是他创作的又一个高产期。这期间他改编和创作了三部电影文学剧本:《早晨的芙蓉是白的》、《台岛遗恨》、《孙中山广州蒙难记》。除了剧本创作以外,他还曾创作歌剧《叶大嫂》,还有中篇小说《孙颜秀》、《飞越东海》、《小号兵》、《锄奸记》等,另外还有短篇小说《一盏红灯》、《光辉的生命》、《夫妻英雄的故事》等。其中,《夫妻英雄的故事》还获得过山东省文艺创作一等奖。
《海魂》(1957)
如果说沈老50年代创作是以军事题材为主调,重点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那么到了80年代,沈老就已经把视线转移到了历史题材方面,突出表现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沈老自己也不否认这种变化。他认为:作家创作总是推动社会前进,给人以教育。作家必须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写出好东西来。
新中国的剧作家继承了历史剧创作的优良传统,潜心研究,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和古代故事剧,如《茶馆》、《武则天》、《文成公主》、《胆创篇》、《甲午海战》等,这些剧作以新的历史观分析历史现象和古代生活,拨去弥漫其上的迷雾,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和古代生活场景,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茶馆》标志着我国话剧艺术的最高水平,对我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