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越听话的孩子,长大后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很多孩子小时候的“乖”往往是被“压抑”了自己的天性,家长们从很小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多学学其他小朋友,也不找爸爸妈妈要玩具,你要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孩子还小不懂得父母的话是玩笑的,因此很容易当真,慢慢的孩子言行举止会变得特别小心翼翼,在家会观察父母的情绪,在学校观察老师和同学的情绪,这样一来孩子本该天真活泼的年纪,变得慢慢的”懂事“起来。
可能家长一开始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自己的管教对孩子来说起作用了,但长此以往,孩子性格越来越孤僻,什么也不爱和家长分享,很难和其他小朋友融入到一起。
这个时候父母再去和孩子沟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不会真的不要你“这样的话其实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孩子潜意识里已经认定只有自己听话,爸爸妈妈和老师才会喜欢自己。
这种被”压抑”了的天性,如果不与孩子进行深度的沟通,和重新建立必然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班级里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孩子主要有一下几种特征,
一是乐于帮助同学,性格开朗,有组织能力,并且有一定的特长,这样的孩子往往从小发育的很全面,家长也注重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才使得孩子形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他们不会去隐藏自我,他们往往注重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不会有过激的行为,这样的孩子就如同太阳一般,用自己的光芒去照亮别人。
二是,善解人意型,这类孩子属于家教好的类型,懂得体谅他人,发自内心的去关怀他人,这类孩子往往比较文静、聪颖、也同样会有一定的特长,个性独立也很要强,成绩一般处在上游,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
这两类孩子在以后的求学和工作都会比较顺遂,而与之相反的是那些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他们虽然再班级里也愿意帮助别人,同学不开心也会主动去安慰,但这类孩子的内心往往是自卑的,他们所表现出的心理也多是:只要我这样做,他们就会喜欢我吧。
并不能传递一种正能量,当小朋友在一起玩的很开心得时候,他们往往不敢走过去和他们说一起玩,而是默默得看着,这种心理负担也是从小被家长灌输的,做家长的又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想避免孩子养成这样的性格,家长们应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并多强调你现在很幸福,爸爸妈妈很爱你,小朋友也都愿意和你一起玩,但是你要懂事,不要随便拿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喜欢什么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是合理的请求爸爸妈妈都会满足你,这样一来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会感到幸福。
此外,兴趣的培养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也起着积极作用,可以让孩子学一些绘画、音乐等,孩子有一定的特长也会帮助孩子在成长中更加自信,在这里家长向一些时间不够充裕的家长引荐线上的美术课程,美术宝1对1等,随时对孩子进行指导,孩子也能得到提升。
2020-04-29
是你们压制了孩子的性格和个性
所以孩子心理扭曲了
从孩子离开母亲身体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孩子自身的弱点使他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依赖父母。当父母把“听话”作为孩子的最高荣誉时,孩子就会成为“听话”的好孩子,以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
听话的孩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们理解父母的需求,知道如何让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父母眼里,他们是最懂事的孩子。他们在各种关系中都很体贴,受到成年人的称赞,并成为父母的骄傲。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令人愉快的性格”,并且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才能被别人所认可。他们习惯于看别人的脸,年龄变大,心理问题变多。
作为成年人,这些孩子可能有看似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他们很难有自己的意见和决定,更难在个人事业和生活中发展良好。更重要的是,当“讨人喜欢的性格”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的心理能量低,心理承受力弱,他们太在意别人的意见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在需求。更常见的是,他们会忍受各种各样的委屈和痛苦来保持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当他们不能满足周围的每个人时,他们往往会因为强烈的自责而有很多心理症状。
他们不知道如何拒绝,没有界限,缺乏原则,不能坚定地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从外表上看,他们非常快乐和满足,但是他们的心经常是痛苦的,因为他们不能拒绝别人。在责备自己的同时,他们不敢再向前迈进一步。因此,有时候,越“好”的孩子越年轻,长大后就越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的心理反应。
作为长辈,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从今天起,我不想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我想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表达你的喜好。我们会尊重它;有时我们会给出参考意见,但我们需要下定决心,承担自己行为的结果,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