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老呢?
2020-05-27
成年晚期,也称为老年期,一般指从60岁到衰亡这段时期。成年晚期个体身心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尽管个别差异很大,
但其总的趋势是逐渐表现出退行性变化。从生理上而言,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以及骨骼等系统,均趋于衰退,功能减弱。由于生理上的退行性变化、年龄的增长以及退休后社会条件的改变和非规范事件的发生,导致心理上的种种变化:认知活动有所减退,但并非全部减退;易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但生活满意度一般较高;个性有所变化,但持续稳定多于变化……可见,老年期是一个在退行性变化的总趋势下仍保持诸多优势的时期,是衰退与获得性发展并行的时期。
老化,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衰老,则是指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心智钝化、记忆减退、体能失调等。可见,“老化”和“衰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但在汉语中,人们时常将二者作同义词使用。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个体身心功能退行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对致病因素的感受能力升高;对受伤的修复能力降低;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降低;细胞内物质代谢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抵抗能力降低;感知觉衰退、记忆减退、运动言语障碍、心智钝化、消极情绪增多等。一般来说,人在成熟期后开始老化,速度较缓慢,50岁后老化进程加快。老化开始的时间和速度,个体差异很大;即便同一个体,其不同组织、器官老化的时间和速度也有差异。
人为什么会老化?如何延缓或适应老化?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回答。有关老化的理论繁多,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解释老化的原因,企图解开衰老之谜;另一类是探讨怎样延缓或适应老化,以提高老年期的生活质量。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探究衰老的原因。有关老化原因的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是损耗理论,认为人体及其他所有的生物活体同无生命的物质一样,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逐渐消耗、衰老。人体老化是由于长时间生活劳苦、体能过度损耗的缘故。这是关于衰老的一种古老的学说。二是遗传程序理论,认为衰老是按遗传程序实现的有规律的退化,各类生物寿命的长短是由遗传程序决定的。三是生命过程变异理论,认为衰老是由于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引起的。这类理论主要有差错灾难说、免疫能力下降说、内分泌衰退说、体细胞突变说和代谢残渣积蓄说等。上述理论都只是从某一个侧面或角度解释老化的原因,其实老化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要得到全面的、科学的诠释,需要多种相关学科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
有关延缓或适应老化的主要有如下四种至今仍争论不休的理论。
(1)积极活动理论。认为社会活动是个体生活的基础,人到老年期同样需要活动,适应老化的最基本的原则是积极与社会保持接触,继续以往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自我形象以及充实感与幸福感。
(2)减少参与理论或脱离理论。与前一种理论相反,该种理论认为衰老是不可阻挡的自发过程,人到老年期应当减少职业活动和交往活动,留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安享自由、恬静的晚年。这是适应老年期身心特点的一种策略或生活模式。
(3)连续性理论。认为人到老年期并没有进入全新的生活方式,而是延续以前的活动模式,即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习惯和爱好。只有这样,老年人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4)社会构造理论。认为所有年龄阶段的人包括老年人,都是以他们为自己构造的社会意义为基础参与每天生活的,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该理论关注的主要不是哪种适应模式,而是老年人对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更适合其自身状况的解释或理解。显然这是一种较新的、更适合老年人实际的延缓或适应老化的理论,因为它强调老年人的个体差异以及由此而选择不同的适应方式。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自出生到机体成熟直到成年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属于“发展期”;成年以后,有一段稳定的时期,然后便开始衰退,年龄越老,心理活动的衰退越明显,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而不能叫做“发展”。传统的发展观把老年期看作“丧失期”身体健康的丧失、动人容貌的丧失、家庭和社会地位的丧失、智能的丧失等,把老年期心理活动的变化描写成只有衰退而没有发展。这是一种消极的、悲观的发展观。这种传统的发展观的主要理论根据有三:其一,把人主要看做一个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老而衰退;其二,认为心理的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其三,认为年龄(即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而且是普遍适用的。
另一种与上述传统心理观相反的心理发展观为毕生发展观。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出现的新的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以德国的巴尔特斯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①
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发生,亦即从胚胎形成到衰亡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发展不仅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②
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和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心理能力发展较早,衰退也较早;有的心理能力发展较晚,衰退也较晚。有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期,而有的则很快衰退,有的却很少变化。在同一个年龄阶段内,不同的心理能力可以处于不同的发展方向。③
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④
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个体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发展可有多种形式。⑤
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年龄只是影响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发展心理学研究业已揭示的事实表明,人到老年,虽然某些心理功能(如感觉等)有所减退,但另一些复杂的功能(如抽象逻辑思维等)非但不减退,甚至还继续增强。毕生发展观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认为衰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缓的,可以采取某些干预策略或措施来改善成年晚期的心理状态或延缓心理衰退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老年心理发展观各有其理论和实际的根据,但也有各自的某种偏颇之处。传统发展观认为人的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衰退就个体心理变化的总的趋势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大量观察和研究材料表明,个体从出生到机体成熟,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发展,而到成年期尤其是成年晚期,尽管某些心理机能没有衰退甚至还有所发展,但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减退或下降。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规律,我们应当承认并给予应有的重视。正视这一点无论对于发展心理研究还是对老年工作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观点把人主要看作生物有机体,过于看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对心理变化的影响,把心理发展看作单向的、不可逆转的,以个体生物机体的成熟期作为心理发展或衰退的临界点,从而否定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毕生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强调人到成年期以后,心理仍然继续发展。这已为众多的研究材料所证实,无疑是正确的、乐观的,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同时也应当指出,这种理论在强调心理发展贯穿于个体整个一生,即强调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的同时,对人到成年期尤其是成年晚期,其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衰退或下降的这一事实,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应当吸取两种观点的合理“内核”,科学地、正确地看待成年晚期的心理变化与发展。

防老、抗老,也一直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追寻的目标。以前的人由于根本不了解变老的原因以及造成老化的机理,所以尽管有再多的长生不老仙丹,均是不足信的。
总的来说,人类由于受到各种射线的照射、服用化学药剂,以及食物中含铁量过多等因素,体内会积累有害的自由基。这种自由基是导致人体衰老的罪魁祸首。
细胞老了,我们的一部分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