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一代权相,历史对张居正的评价为什么比严嵩高?
有人说明亡于万历,有人说万历是中兴,因为政治清明。读到很多张居正的事,感觉张居正没有以前书本上说的那么伟大,许多学者对他还持批判的态度,感觉张比严还要直男癌,对一切反对的都要加以消灭,万历又是比嘉靖老实很多的人,不对张加以控制。张貌似比严还要贪的多,所以很疑惑,两人的历史评价差为什么那么多呢?
其实,这二位大明阁老中的铁腕人物,区别就在俩字:负责!
要弄清楚张居正和严嵩的不同,首先就要明确一件事:评价一位明朝阁老是否称职,最重要的一条标准是什么?清正廉洁固然重要,但放在明朝,最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
“负责任”有多重要?看看明朝政治史就知道:好些人都在奇怪,为什么明朝的皇帝们,各种搞怪的类型都有,但国家却能蒸蒸日上?因为担当行政大任的内阁大学士们,尤其是身为百官之首的内阁阁老们,不乏负责任的政治家。这里的“负责任”,不一定非要求一位阁老每天二十四小时扑在工作上,但必须要求他一辈子都要坚持一种原则:识大体,顾大局。只有这样负责的阁老,才能撑起一个王朝的运转。
这种“负责任”,举一位明朝阁老的例子就知道:严嵩的老前辈,嘉靖皇帝早年登基时的宠臣张璁。论品行,这位张璁大人在整个明代,都属于口碑极低的一位,靠着大礼议之争获得嘉靖帝荣宠,以给嘉靖皇帝做急先锋,狠踩老臣杨廷和的表现,得以迅速扶摇直上,最终官居内阁大学士。如此做派,放在当时道德观里,绝对小人一枚!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小人,在内阁大学士任上,却展现出了叫好些明清政治家汗颜的襟怀:明明和前任杨廷和掐的你死我活,但到真正大权在手时,杨廷和没有做完的工作,比如裁汰冗官,清理皇庄,整顿国家财政边防。张璁有没有一气之下全都废掉?非但没有废,反而接过手来继续做,做的比杨廷和还要出色。甚至立下中兴大功后,依然诚恳的告诉嘉靖帝,杨廷和虽然对不起你,但他没有对不起大明朝!
何为识大体顾大局?这就是识大体顾大局,这位“小人”的襟怀担当,比起今天某支国家运动队朝三暮四瞎指挥,害的成天出去被人屠的拙劣表现相比,更是远远甩开!
而以这个标准来形容,严嵩是百分百不合格的,张居正是百分百合格的。
先说严嵩,这些年对于这位大明奸臣,各种同情的声音大起,某位老戏骨担当主演的明朝题材电视剧里,这位大明一代阁老,更是获得了广泛的同情。乍一看去,严嵩是有很多优点的,写得一手好青词,读得满腹锦绣,论起权谋手段,好些阁老比他更上不得台面。但一个重要区别,却注定了他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命运:他从不是个负责的政治家。
为何这样说,一句话就可概括:很多政治家争权归争权,国家利益面前却从不含糊。但放在严嵩身上,却是高官厚禄高于一切,哪怕国计民生大事,为升官也可以随便牺牲。
于是,本着这一可耻理念,他专权生涯里,最恶心的事情,还不止是贪污腐败陷害忠良,而是为了自家的权位,不惜败坏国家大计。典型就是他和另一阁老夏言的权争,虽说双方都是各种手段无所不用,但严嵩为了搬倒夏言,不惜罗织罪名陷害与夏言有亲戚关系的一代名将曾铣,导致曾铣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杀,原本一片大好的北方国防大业,更因此土崩瓦解。
曾铣没有蒙冤时,明军高歌猛进,眼看就要收复河套草原,曾铣含冤而死后,严嵩亲手提拔的继任者仇鸾却是怂包到底,惹得鞑靼有恃无恐,杀到北京城下,险些叫明朝遭受靖康之耻!
尤其可耻的是,就是在鞑靼兵临北京,成日烧杀抢掠时,惹出如此大祸的严嵩,竟然大言不惭对嘉靖帝说:鞑靼就是一群恶贼,关上城门让他们在京城外面烧杀抢,抢够了自然就走了!所谓百姓生计,十几万人口被掳掠,在这位阁老心中,都是不值一提!
如此人物,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实在罪有应得!
而在这一点上,同样把持大权的张居正,却是比严嵩高太多,如很多人所知,张居正是通过与高拱的权争,最终坐上了首辅宝座,开始了十年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是在国家大事面前,他却体现了比严嵩高得多的胸襟,对待政敌高拱昔日的心腹,却是敞开怀抱。
典型水利科学家潘季驯,原本是高拱一手提拔,张居正得势后,也一度心灰意冷回家。但是张居正却丝毫不在乎这些过节,亲自写信邀请潘季驯重新出山,这才有了大明朝辉煌的治水成就,今天中原黄河沿线的梯田,就是这番襟怀坦荡换来的成果!
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是说一定好脾气,真正的宰相肚量,是对国家大局的慷慨担当。只此一条,严嵩距离张居正,堪称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