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怎么学?
展开全部
处理大数据需要一个综合、复杂、多方位的系统,系统中的处理模块有很多,而数据挖掘技术以一个独立的身份存在于处理大数据的整个系统之中,与其他模块之间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在正式讲数据挖掘知识清单之前,我先和你聊聊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数据挖掘的过程可以分成以下 6 个步骤。
商业理解:数据挖掘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业务,所以第一步我们要从商业的角度理解项目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对数据挖掘的目标进行定义。
数据理解:尝试收集部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探索,包括数据描述、数据质量验证等。这有助于你对收集的数据有个初步的认知。
数据准备:开始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数据集成等操作,完成数据挖掘前的准备工作。
模型建立:选择和应用各种数据挖掘模型,并进行优化,以便得到更好的分类结果。
模型评估:对模型进行评价,并检查构建模型的每个步骤,确认模型是否实现了预定的商业目标。
上线发布:模型的作用是从数据中找到金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获得的知识需要转化成用户可以使用的方式,呈现的形式可以是一份报告,也可以是实现一个比较复杂的、可重复的数据挖掘过程。数据挖掘结果如果是日常运营的一部分,那么后续的监控和维护就会变得重要。
数据挖掘的十大算法
为了进行数据挖掘任务,数据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模型,在众多的数据挖掘模型中,国际权威的学术组织 ICDM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评选出了十大经典的算法。
按照不同的目的,我可以将这些算法分成四类,以便你更好的理解。
l 分类算法:C4.5,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SVM,KNN,Adaboost,CART
l 聚类算法:K-Means,EM
l 关联分析:Apriori
l 连接分析:PageRank
1. C4.5
C4.5 算法是得票最高的算法,可以说是十大算法之首。C4.5 是决策树的算法,它创造性地在决策树构造过程中就进行了剪枝,并且可以处理连续的属性,也能对不完整的数据进行处理。它可以说是决策树分类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算法。
2. 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
朴素贝叶斯模型是基于概率论的原理,它的思想是这样的:对于给出的未知物体想要进行分类,就需要求解在这个未知物体出现的条件下各个类别出现的概率,哪个最大,就认为这个未知物体属于哪个分类。
3. SVM
SVM 的中文叫支持向量机,英文是 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 SVM。SVM 在训练中建立了一个超平面的分类模型。如果你对超平面不理解,没有关系,我在后面的算法篇会给你进行介绍。
4. KNN
KNN 也叫 K 最近邻算法,英文是 K-Nearest Neighbor。所谓 K 近邻,就是每个样本都可以用它最接近的 K 个邻居来代表。如果一个样本,它的 K 个最接近的邻居都属于分类 A,那么这个样本也属于分类 A。
5. AdaBoost
Adaboost 在训练中建立了一个联合的分类模型。boost 在英文中代表提升的意思,所以 Adaboost 是个构建分类器的提升算法。它可以让我们多个弱的分类器组成一个强的分类器,所以 Adaboost 也是一个常用的分类算法。
6. CART
CART 代表分类和回归树,英文是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像英文一样,它构建了两棵树:一颗是分类树,另一个是回归树。和 C4.5 一样,它是一个决策树学习方法。
7. Apriori
Apriori 是一种挖掘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s)的算法,它通过挖掘频繁项集(frequent item sets)来揭示物品之间的关联关系,被广泛应用到商业挖掘和网络安全等领域中。频繁项集是指经常出现在一起的物品的集合,关联规则暗示着两种物品之间可能存在很强的关系。
8. K-Means
K-Means 算法是一个聚类算法。你可以这么理解,最终我想把物体划分成 K 类。假设每个类别里面,都有个“中心点”,即意见领袖,它是这个类别的核心。现在我有一个新点要归类,这时候就只要计算这个新点与 K 个中心点的距离,距离哪个中心点近,就变成了哪个类别。
9. EM
EM 算法也叫最大期望算法,是求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的一种方法。原理是这样的:假设我们想要评估参数 A 和参数 B,在开始状态下二者都是未知的,并且知道了 A 的信息就可以得到 B 的信息,反过来知道了 B 也就得到了 A。可以考虑首先赋予 A 某个初值,以此得到 B 的估值,然后从 B 的估值出发,重新估计 A 的取值,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收敛为止。
EM 算法经常用于聚类和机器学习领域中。
10. PageRank
PageRank 起源于论文影响力的计算方式,如果一篇文论被引入的次数越多,就代表这篇论文的影响力越强。同样 PageRank 被 Google 创造性地应用到了网页权重的计算中:当一个页面链出的页面越多,说明这个页面的“参考文献”越多,当这个页面被链入的频率越高,说明这个页面被引用的次数越高。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网站的权重划分。
算法可以说是数据挖掘的灵魂,也是最精华的部分。这 10 个经典算法在整个数据挖掘领域中的得票最高的,后面的一些其他算法也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今天你先对十大算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你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具体内容不理解没有关系,后面我会详细给你进行讲解。
数据挖掘的数学原理
我说了这么多数据挖掘中的经典算法,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还是很难掌握算法的本质;如果你不懂线性代数,就很难理解矩阵和向量运作在数据挖掘中的价值;如果你没有最优化方法的概念,就对迭代收敛理解不深。所以说,想要更深刻地理解数据挖掘的方法,就非常有必要了解它后背的数学原理。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基本上都学过,不过大学里老师教的内容,偏概率的多一些,统计部分讲得比较少。在数据挖掘里使用到概率论的地方就比较多了。比如条件概率、独立性的概念,以及随机变量、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
很多算法的本质都与概率论相关,所以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数学基础。
2. 线性代数
向量和矩阵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知识点,它被广泛应用到数据挖掘中,比如我们经常会把对象抽象为矩阵的表示,一幅图像就可以抽象出来是一个矩阵,我们也经常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用特征向量来近似代表物体的特征。这个是大数据降维的基本思路。
基于矩阵的各种运算,以及基于矩阵的理论成熟,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 PCA 方法、SVD 方法,以及 MF、NMF 方法等在数据挖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3. 图论
社交网络的兴起,让图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人与人的关系,可以用图论上的两个节点来进行连接,节点的度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朋友数。我们都听说过人脉的六度理论,在 Facebook 上被证明平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连接,只需要 3.57 个人。当然图论对于网络结构的分析非常有效,同时图论也在关系挖掘和图像分割中有重要的作用。
4. 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相当于机器学习中自我学习的过程,当机器知道了目标,训练后与结果存在偏差就需要迭代调整,那么最优化就是这个调整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学习和迭代的过程是漫长、随机的。最优化方法的提出就是用更短的时间得到收敛,取得更好的效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挖掘”到的数据要求变得更加严格,每一个精准的结果都具备独自的“价值”,这时,大数据时代的新增属性——“价值”被演绎得有声有色。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是一门新兴的、汇聚多个学科的交叉性学科,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处理过程,即从庞大的数据中,将未知、隐含及具备潜在价值的信息进行提取的过程。1989年8月,在美国底特律市召开的第十一届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专题讨论会上,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in database,KDD)初次被科学家们提出,同时,也有人将知识发现称为数据挖掘,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1995年,KDD这个术语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的第一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上被人们接受,会议分析了数据挖掘的整个流程。实质上,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的子过程。
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的区别
更普遍的观点认为,数据挖掘是数理统计的延伸和发展,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它们又有哪些区别呢?数据挖掘在如下几个方面与数理统计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数理统计的基础之一就是概率论,在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时,分析人员常常需要对数据分布和变量间的关系作假设,确定用什么概率函数来描述变量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检验参数的统计显著性。但是,在数据挖掘的应用中,分析人员不需要对数据分布做任何假设,数据挖掘中的算法会自动寻找变量间的关系。因此,相对于海量、杂乱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在正式讲数据挖掘知识清单之前,我先和你聊聊数据挖掘的基本流程。
数据挖掘的过程可以分成以下 6 个步骤。
商业理解:数据挖掘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业务,所以第一步我们要从商业的角度理解项目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对数据挖掘的目标进行定义。
数据理解:尝试收集部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探索,包括数据描述、数据质量验证等。这有助于你对收集的数据有个初步的认知。
数据准备:开始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数据集成等操作,完成数据挖掘前的准备工作。
模型建立:选择和应用各种数据挖掘模型,并进行优化,以便得到更好的分类结果。
模型评估:对模型进行评价,并检查构建模型的每个步骤,确认模型是否实现了预定的商业目标。
上线发布:模型的作用是从数据中找到金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获得的知识需要转化成用户可以使用的方式,呈现的形式可以是一份报告,也可以是实现一个比较复杂的、可重复的数据挖掘过程。数据挖掘结果如果是日常运营的一部分,那么后续的监控和维护就会变得重要。
数据挖掘的十大算法
为了进行数据挖掘任务,数据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模型,在众多的数据挖掘模型中,国际权威的学术组织 ICDM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评选出了十大经典的算法。
按照不同的目的,我可以将这些算法分成四类,以便你更好的理解。
l 分类算法:C4.5,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SVM,KNN,Adaboost,CART
l 聚类算法:K-Means,EM
l 关联分析:Apriori
l 连接分析:PageRank
1. C4.5
C4.5 算法是得票最高的算法,可以说是十大算法之首。C4.5 是决策树的算法,它创造性地在决策树构造过程中就进行了剪枝,并且可以处理连续的属性,也能对不完整的数据进行处理。它可以说是决策树分类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算法。
2. 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
朴素贝叶斯模型是基于概率论的原理,它的思想是这样的:对于给出的未知物体想要进行分类,就需要求解在这个未知物体出现的条件下各个类别出现的概率,哪个最大,就认为这个未知物体属于哪个分类。
3. SVM
SVM 的中文叫支持向量机,英文是 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 SVM。SVM 在训练中建立了一个超平面的分类模型。如果你对超平面不理解,没有关系,我在后面的算法篇会给你进行介绍。
4. KNN
KNN 也叫 K 最近邻算法,英文是 K-Nearest Neighbor。所谓 K 近邻,就是每个样本都可以用它最接近的 K 个邻居来代表。如果一个样本,它的 K 个最接近的邻居都属于分类 A,那么这个样本也属于分类 A。
5. AdaBoost
Adaboost 在训练中建立了一个联合的分类模型。boost 在英文中代表提升的意思,所以 Adaboost 是个构建分类器的提升算法。它可以让我们多个弱的分类器组成一个强的分类器,所以 Adaboost 也是一个常用的分类算法。
6. CART
CART 代表分类和回归树,英文是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像英文一样,它构建了两棵树:一颗是分类树,另一个是回归树。和 C4.5 一样,它是一个决策树学习方法。
7. Apriori
Apriori 是一种挖掘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s)的算法,它通过挖掘频繁项集(frequent item sets)来揭示物品之间的关联关系,被广泛应用到商业挖掘和网络安全等领域中。频繁项集是指经常出现在一起的物品的集合,关联规则暗示着两种物品之间可能存在很强的关系。
8. K-Means
K-Means 算法是一个聚类算法。你可以这么理解,最终我想把物体划分成 K 类。假设每个类别里面,都有个“中心点”,即意见领袖,它是这个类别的核心。现在我有一个新点要归类,这时候就只要计算这个新点与 K 个中心点的距离,距离哪个中心点近,就变成了哪个类别。
9. EM
EM 算法也叫最大期望算法,是求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的一种方法。原理是这样的:假设我们想要评估参数 A 和参数 B,在开始状态下二者都是未知的,并且知道了 A 的信息就可以得到 B 的信息,反过来知道了 B 也就得到了 A。可以考虑首先赋予 A 某个初值,以此得到 B 的估值,然后从 B 的估值出发,重新估计 A 的取值,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收敛为止。
EM 算法经常用于聚类和机器学习领域中。
10. PageRank
PageRank 起源于论文影响力的计算方式,如果一篇文论被引入的次数越多,就代表这篇论文的影响力越强。同样 PageRank 被 Google 创造性地应用到了网页权重的计算中:当一个页面链出的页面越多,说明这个页面的“参考文献”越多,当这个页面被链入的频率越高,说明这个页面被引用的次数越高。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网站的权重划分。
算法可以说是数据挖掘的灵魂,也是最精华的部分。这 10 个经典算法在整个数据挖掘领域中的得票最高的,后面的一些其他算法也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今天你先对十大算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你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具体内容不理解没有关系,后面我会详细给你进行讲解。
数据挖掘的数学原理
我说了这么多数据挖掘中的经典算法,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还是很难掌握算法的本质;如果你不懂线性代数,就很难理解矩阵和向量运作在数据挖掘中的价值;如果你没有最优化方法的概念,就对迭代收敛理解不深。所以说,想要更深刻地理解数据挖掘的方法,就非常有必要了解它后背的数学原理。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基本上都学过,不过大学里老师教的内容,偏概率的多一些,统计部分讲得比较少。在数据挖掘里使用到概率论的地方就比较多了。比如条件概率、独立性的概念,以及随机变量、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
很多算法的本质都与概率论相关,所以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数学基础。
2. 线性代数
向量和矩阵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知识点,它被广泛应用到数据挖掘中,比如我们经常会把对象抽象为矩阵的表示,一幅图像就可以抽象出来是一个矩阵,我们也经常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用特征向量来近似代表物体的特征。这个是大数据降维的基本思路。
基于矩阵的各种运算,以及基于矩阵的理论成熟,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 PCA 方法、SVD 方法,以及 MF、NMF 方法等在数据挖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3. 图论
社交网络的兴起,让图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人与人的关系,可以用图论上的两个节点来进行连接,节点的度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朋友数。我们都听说过人脉的六度理论,在 Facebook 上被证明平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连接,只需要 3.57 个人。当然图论对于网络结构的分析非常有效,同时图论也在关系挖掘和图像分割中有重要的作用。
4. 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相当于机器学习中自我学习的过程,当机器知道了目标,训练后与结果存在偏差就需要迭代调整,那么最优化就是这个调整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学习和迭代的过程是漫长、随机的。最优化方法的提出就是用更短的时间得到收敛,取得更好的效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挖掘”到的数据要求变得更加严格,每一个精准的结果都具备独自的“价值”,这时,大数据时代的新增属性——“价值”被演绎得有声有色。数据挖掘(data mining, DM)是一门新兴的、汇聚多个学科的交叉性学科,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处理过程,即从庞大的数据中,将未知、隐含及具备潜在价值的信息进行提取的过程。1989年8月,在美国底特律市召开的第十一届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专题讨论会上,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in database,KDD)初次被科学家们提出,同时,也有人将知识发现称为数据挖掘,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1995年,KDD这个术语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的第一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国际学术会议上被人们接受,会议分析了数据挖掘的整个流程。实质上,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的子过程。
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的区别
更普遍的观点认为,数据挖掘是数理统计的延伸和发展,如果一定要加以区分,它们又有哪些区别呢?数据挖掘在如下几个方面与数理统计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数理统计的基础之一就是概率论,在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时,分析人员常常需要对数据分布和变量间的关系作假设,确定用什么概率函数来描述变量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检验参数的统计显著性。但是,在数据挖掘的应用中,分析人员不需要对数据分布做任何假设,数据挖掘中的算法会自动寻找变量间的关系。因此,相对于海量、杂乱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