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是饭前喝汤好,还是饭后喝汤好?是什么道理?
吃饭时喝汤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是饭前喝还是饭后喝, 却令很多人纠结,因为关于喝汤有很多说辞,有的说饭前喝好,有的却说饭后喝好,饭前饭后各执一词,到底该怎么喝?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饭前还是饭后喝汤,并没有严格限制,关键在于喝多少汤、喝什么汤及什么人群喝汤。
饭前喝汤或饭后喝汤哪个更健康
支持饭前喝汤的人,认为饭前喝汤苗条又健康,支持饭后喝汤的人认为饭前喝汤不利于消化。
其实喝汤的问题不能割裂来看,单纯的说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哪个更健康,并没有意义,关键在于喝多少汤、喝什么汤以及什么人群喝汤。不管是饭前还是饭后,对于正常人来说,喝一小碗汤影响都不大。
如果想减肥,那就选择在饭前20分钟内喝汤。只是不要大量喝,否则难免影响消化,甚至饭前大量喝还会导致其他食物吃的过少,总这样身体会缺少营养,得不偿失。对于胃下垂和胃动力不足的人来说,无论是饭前还是饭后都要少喝。
关于喝汤的误区
误区一:喜欢喝刚煲好的热汤
65℃以上的烫饮、应极力避免不要去喝,2016年6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旗下专门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所”公布将65℃以上烫饮定义为2A类致癌物。
高温的食物可能会灼伤口腔和食管粘膜,使之充血、水肿、甚至坏死。长期反复热刺激会使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损伤,造成食管炎症、溃疡、甚至癌症。
因此喝50度以下的汤更适宜。
误区二:喝汤去“渣”
从口味上来说虽然很多汤味道鲜美,但如果从营养上来讲,确实不敢恭维。
做汤时,尤其是做鸡鸭鱼肉汤,在长时间的加热过程中其中的营养素会遭到一些破坏,因为蛋白质本身很难溶于水,所以在喝汤的时候,更多摄入的是含氮浸出物、水、油滴、以及各种调味品,甚至还有嘌呤过高的问题。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主要在动物体内的组织里,白白浓浓的汤中,看似营养丰富,实际上白色物质是脂肪微粒。当然,如果体内缺少油脂,那喝汤也是有好处的。毕竟油脂也是一种营养素,当体内缺少油的时候,喝含油的汤也是在补充营养。但是如今大家的生活质量都大幅提高,基本很少有人还需要这样来补充油脂了吧?
误区三:骨头汤补钙
骨头确实含钙丰富,但喝骨头汤却补不了钙。因为骨头里的钙大都不溶于水,所以骨头汤里的钙含量极低,即便加了醋、敲碎了炖也还是如此。
而骨头汤中的脂肪、嘌呤还挺高。所以,要说喝骨头汤还真“补”—补的是胖、是肉、是脂肪,唯独补不了钙。
误区四:汤泡饭
我们咀嚼食物,不但要将食物嚼碎后便于咽下,更重要的是要由唾液把食物湿润,而唾液是不断咀嚼食物产生的,唾液中有许多消化酶,能帮助消化和吸收, 对健康十分有益。
而汤泡饭由于将饭泡软了,就算不咀嚼也不会影响吞咽,所以吃进去的食物往往还没经过唾液的消化过程就进入胃了,这就给胃的消化增加了负 担,日子一久,就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慢性病人喝汤有讲究
喝汤对于一般人群可能没有特别的禁忌,但是对于慢性病病人来说可能需要谨慎一些。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汤里的盐和油,仅限于没有油、没有盐的汤,咸汤里的盐非常不利于血压控制;
对高血脂患者来说,要选择低脂肪的清汤;
对糖尿病人来说,除了要控制油和盐之外,还要考虑到汤的血糖反应,很浓的粥汤以及甜汤肯定不合适;
痛风病人要考虑到嘌呤含量,浓鱼汤、浓肉汤、海鲜汤、蘑菇汤要禁忌;
胃肠不好、食欲不振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较弱,喝肉汤应先去掉汤里的大部分浮油。
吃饭速度以及顺序有讲究
吃饭时要减慢进食速度,细嚼慢咽。狼吞虎咽地吃东西不仅会让你变胖,同时也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和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吃东西的速度快会损害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发生代谢综合征,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
因此减慢进食速度是预防代谢综合症的一个重要的生活方式。
此外要注意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其次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豆腐、鱼、肉、蛋等;最后吃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