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展开全部
一、创设轻松的谈话氛围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与亲人的适当分离,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幼儿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甚至产生不愿意来幼儿园的现象。针对这些,作为哟个幼教工作者,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温暖他们,安慰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用和善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安慰,逐渐消除陌生感和胆怯情绪,对老师,对同伴,对幼儿园环境等产生兴趣,与此同时,幼儿便产生了说话的愿望。作为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幼儿的说话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讲,有事愿意说。
二、在日常谈话中逐渐完善幼儿的口语表达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的发音是否准确,词汇的掌握是否足够。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音不准确,词汇不正确的运用等,做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幼儿的口语。
(一)教师通过与单独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
在教师与单个幼儿的谈话中,可以比较清晰的掌握其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进而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有效的发现幼儿口语中存在的错误给予纠正。下面谈谈我在个别谈话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1、幼儿发音不清晰,发单音节多于多音节
托班幼儿已有3-4岁,但仍有个别幼儿口语发展较缓慢,出现发音不清或只发一个单词。如我班有的小朋友,发音含糊不清,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常说“不” ,完整的一句话都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作为家长和老师来说,这种情况不容忽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幼儿的时候,需要从发单音节的词发展到发多音节的词,然后放慢语速,逐步要求幼儿将要表达的大意用一句话完整的表达出来。
2、代词使用混乱
代词的使用对3-4岁的幼儿来说相对抽象。很多幼儿分不清“你”、“我” 、“他”的关系。如:我班的小朋友在入园初哭着要找妈妈,可他却说“我要找你妈妈啦!”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单独与他进行交流,在交谈中我拿出他喜欢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指导孩子学说短句:“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他的***”。在说到“我”的时候,我让幼儿拍拍自己的胸脯,在说“你”和“他”的时候,我让幼儿用手指指认人,从而让他分清了三个代词的指代意思。
3、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
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最常见的语病。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由于3-4岁的幼儿思维能力较差,以至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等现象。如:有一个4 岁的幼儿对我说“我有新笔,妈妈买的,昨天,老师。”这种现象在托班出现的频率较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教幼儿学习说话时应先想好,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来讲述一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逐渐会讲较短的完整的一句话了。
(二)在幼儿与幼儿的交流中发展其口语
幼儿园中,同伴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受到任何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模范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欢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或者一句话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与亲人的适当分离,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幼儿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甚至产生不愿意来幼儿园的现象。针对这些,作为哟个幼教工作者,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温暖他们,安慰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用和善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安慰,逐渐消除陌生感和胆怯情绪,对老师,对同伴,对幼儿园环境等产生兴趣,与此同时,幼儿便产生了说话的愿望。作为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激发幼儿的说话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讲,有事愿意说。
二、在日常谈话中逐渐完善幼儿的口语表达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的发音是否准确,词汇的掌握是否足够。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音不准确,词汇不正确的运用等,做到循序渐进的发展幼儿的口语。
(一)教师通过与单独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
在教师与单个幼儿的谈话中,可以比较清晰的掌握其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进而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有效的发现幼儿口语中存在的错误给予纠正。下面谈谈我在个别谈话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1、幼儿发音不清晰,发单音节多于多音节
托班幼儿已有3-4岁,但仍有个别幼儿口语发展较缓慢,出现发音不清或只发一个单词。如我班有的小朋友,发音含糊不清,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常说“不” ,完整的一句话都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作为家长和老师来说,这种情况不容忽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幼儿的时候,需要从发单音节的词发展到发多音节的词,然后放慢语速,逐步要求幼儿将要表达的大意用一句话完整的表达出来。
2、代词使用混乱
代词的使用对3-4岁的幼儿来说相对抽象。很多幼儿分不清“你”、“我” 、“他”的关系。如:我班的小朋友在入园初哭着要找妈妈,可他却说“我要找你妈妈啦!”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单独与他进行交流,在交谈中我拿出他喜欢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指导孩子学说短句:“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他的***”。在说到“我”的时候,我让幼儿拍拍自己的胸脯,在说“你”和“他”的时候,我让幼儿用手指指认人,从而让他分清了三个代词的指代意思。
3、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
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最常见的语病。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由于3-4岁的幼儿思维能力较差,以至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等现象。如:有一个4 岁的幼儿对我说“我有新笔,妈妈买的,昨天,老师。”这种现象在托班出现的频率较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教幼儿学习说话时应先想好,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来讲述一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逐渐会讲较短的完整的一句话了。
(二)在幼儿与幼儿的交流中发展其口语
幼儿园中,同伴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受到任何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模范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欢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或者一句话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展开全部
在幼儿园里,通过专门的语言活动学习语言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抓好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才能更好地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一)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表达的机会在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与人交往的需求。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有目的的对幼儿施加影响,创造性地利用各种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习语言。1.提供师生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教师经常参与幼儿间平等的对话,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幼儿相互间的情感联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例如,在晨间或离园等时间,教师经常性地与个别幼儿谈话。这样既增进师生之情,又便于幼儿向教师学习怎样发音、怎样用词等。
同时,教师在参与中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使他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提高语言的能力。另外,幼儿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注意观察和模仿,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对幼儿的言行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在教学活动中抑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师生间的交往,让幼儿感受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则和积极作用。通过师生间的交往不断调整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交往中积累表达的经验,培养口语表达的良好习惯。2.利用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幼儿在交往中能通过相互作用主动地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主动发展。例如,两个幼儿为一只玩具熊的归属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要回曾属于自己的小熊,另一方则千方百计地要保住小熊不被拿走。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这两个孩子使用了十多种交往的策略,其中有威胁、协商、诱惑、提出条件、转移注意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他们在相互交往中,都主动依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并利用这种调整去调节对方的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自己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悟和理解语言对生活的意义,并在主动的运用中成为语言的建构者,而这种主动的建构又使幼儿成为具有交往能力的人。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为其创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交往的乐趣,在与同伴的不断相互作用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语言。3.多为幼儿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以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教师应多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幼儿自发的交际愿望,鼓励幼儿多听、多说、多实践,获取不同情境中的交际经验。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一)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各种表达的机会在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求,有与人交往的需求。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有目的的对幼儿施加影响,创造性地利用各种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学习语言。1.提供师生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教师经常参与幼儿间平等的对话,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增强幼儿相互间的情感联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例如,在晨间或离园等时间,教师经常性地与个别幼儿谈话。这样既增进师生之情,又便于幼儿向教师学习怎样发音、怎样用词等。
同时,教师在参与中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使他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提高语言的能力。另外,幼儿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注意观察和模仿,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对幼儿的言行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在教学活动中抑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师生间的交往,让幼儿感受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则和积极作用。通过师生间的交往不断调整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交往中积累表达的经验,培养口语表达的良好习惯。2.利用同伴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幼儿在交往中能通过相互作用主动地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主动发展。例如,两个幼儿为一只玩具熊的归属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要回曾属于自己的小熊,另一方则千方百计地要保住小熊不被拿走。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这两个孩子使用了十多种交往的策略,其中有威胁、协商、诱惑、提出条件、转移注意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他们在相互交往中,都主动依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并利用这种调整去调节对方的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自己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悟和理解语言对生活的意义,并在主动的运用中成为语言的建构者,而这种主动的建构又使幼儿成为具有交往能力的人。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为其创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交往的乐趣,在与同伴的不断相互作用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语言。3.多为幼儿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以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教师应多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幼儿自发的交际愿望,鼓励幼儿多听、多说、多实践,获取不同情境中的交际经验。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幼儿语言训练,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寻找正确的方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一、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与语言交往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创设这个语言环境则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的作用。要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给幼儿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利用个体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并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进行语言练习,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要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幼儿许多时候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但由于语言发展没有跟上思维的发展,因此,头脑中想的问题不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清楚,使幼儿当众表达没有把握,容易出现胆小、羞怯的心态,有的更是不爱回答。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我们要尝试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三、要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最主要是使用礼貌用语。从小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语言,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会使幼儿获益终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教育幼儿尊敬长辈、成人。对待长辈应主动、热情的打招呼、称呼人。让幼儿知道别人说话时不能随便打断,自己说话时声音不能太大,但要让大家都能听见;语速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进行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此外,还要培养孩子的"语言美",可以利用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从中学到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我们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处处以身作则。
四、要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上课时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要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利用一些游戏来引导和帮助他们说完整话。
如:在做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和《百货商场》时,利用具体地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要买……”,“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另外,还可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幼儿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如仿编诗歌《云彩和风儿》、《梳子》,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让幼儿对诗歌产生兴趣,然后抓住幼儿这一学习的契机,引导他们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云彩的样子。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去做,这就要靠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去发现、去总结。
由于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又水平各不相同,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表现也不一样。那么教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应如何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呢?在做好五要的同时,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五不:
(一)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过于着急
幼儿答不出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教育的方法,如有的幼儿站起来不敢说,教师可采取鼓励的方法;有的幼儿站起来了,但回答吃力,这时教师应降低问题的难度;有的幼儿忘了教师提问的问题,或根本就没有听教师讲话,教师也同样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绝不能用“快快说”、“没想好就别举手”这类的语言,会大大挫伤幼儿说的积极性。
(二)当幼儿回答错问题时不急于否定
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回答错问题也有多种原因:有的没有理解问题,有的没有听清楚老师在问什么,有的是站起来一时紧张,有的根本就没有听老师的讲话。因此,教师遇到这些情况时应敏锐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可以用引导的方法……“你再好好想一想”,可以用重复的方法……“老师再把问题说一遍”,也可以用安慰的方法……”不要着急,想一想再说。不急于否定幼儿,批评幼儿,就是让幼儿敢说,给幼儿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尝试错误的同时,使语言得到发展。
(三)对表达能力强的幼儿不过多地表扬
大多数老师都比较喜欢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在教育中过多地偏爱、过多地表扬。但幼儿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我们绝不能把这些幼儿与其他幼儿表达能力上的差距作为表扬的依据,而应看这些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是否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表扬的依据应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实际提高。另外,教师表扬时应指出幼儿进步的地方,说明白好在哪里,以便更好地激励幼儿,使他们的语言水平得到更好地发展。
幼儿时期是语言教育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日常教学各工作中要学会把握时机,做幼儿语言教育的引导者,让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由被动变主动,教师要改变以往“代言人”的角色,由说者变为听者,从根本上改变语言教学中的一些习惯,促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与语言交往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创设这个语言环境则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的作用。要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给幼儿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利用个体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并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进行语言练习,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要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幼儿许多时候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但由于语言发展没有跟上思维的发展,因此,头脑中想的问题不能很好的用语言表达清楚,使幼儿当众表达没有把握,容易出现胆小、羞怯的心态,有的更是不爱回答。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我们要尝试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三、要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良好的语言习惯最主要是使用礼貌用语。从小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语言,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会使幼儿获益终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教育幼儿尊敬长辈、成人。对待长辈应主动、热情的打招呼、称呼人。让幼儿知道别人说话时不能随便打断,自己说话时声音不能太大,但要让大家都能听见;语速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进行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此外,还要培养孩子的"语言美",可以利用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从中学到礼貌言行,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用礼貌语言进行交往。我们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处处以身作则。
四、要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上课时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因此,要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利用一些游戏来引导和帮助他们说完整话。
如:在做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和《百货商场》时,利用具体地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要买……”,“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另外,还可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幼儿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如仿编诗歌《云彩和风儿》、《梳子》,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让幼儿对诗歌产生兴趣,然后抓住幼儿这一学习的契机,引导他们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云彩的样子。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去做,这就要靠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去发现、去总结。
由于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又水平各不相同,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表现也不一样。那么教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应如何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呢?在做好五要的同时,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五不:
(一)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时不过于着急
幼儿答不出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改变教育的方法,如有的幼儿站起来不敢说,教师可采取鼓励的方法;有的幼儿站起来了,但回答吃力,这时教师应降低问题的难度;有的幼儿忘了教师提问的问题,或根本就没有听教师讲话,教师也同样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引导,绝不能用“快快说”、“没想好就别举手”这类的语言,会大大挫伤幼儿说的积极性。
(二)当幼儿回答错问题时不急于否定
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回答错问题也有多种原因:有的没有理解问题,有的没有听清楚老师在问什么,有的是站起来一时紧张,有的根本就没有听老师的讲话。因此,教师遇到这些情况时应敏锐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可以用引导的方法……“你再好好想一想”,可以用重复的方法……“老师再把问题说一遍”,也可以用安慰的方法……”不要着急,想一想再说。不急于否定幼儿,批评幼儿,就是让幼儿敢说,给幼儿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尝试错误的同时,使语言得到发展。
(三)对表达能力强的幼儿不过多地表扬
大多数老师都比较喜欢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在教育中过多地偏爱、过多地表扬。但幼儿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我们绝不能把这些幼儿与其他幼儿表达能力上的差距作为表扬的依据,而应看这些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是否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表扬的依据应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实际提高。另外,教师表扬时应指出幼儿进步的地方,说明白好在哪里,以便更好地激励幼儿,使他们的语言水平得到更好地发展。
幼儿时期是语言教育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日常教学各工作中要学会把握时机,做幼儿语言教育的引导者,让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由被动变主动,教师要改变以往“代言人”的角色,由说者变为听者,从根本上改变语言教学中的一些习惯,促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