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奸臣真是坏人吗?忠臣就真的都是好人吗??
颜色不是非黑即白,事情不是非对即错,人也不是非好即坏,一个人无论在为人处事方面有多么的滴水不漏,还是会有人不喜欢他。这些所谓的标签,其实都是人为的从这个人的行动中得来的。虽然,历史上有太多人被贴上忠臣、奸臣的标签,但是,他们一定好到万人敬仰,坏到万人唾骂吗?
汉朝邓通是一个极其谄媚的人,司马迁曾这样评价邓通:“邓通无他能,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那么,邓通真的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吗?邓通在入宫前是一个撑船技术高超,掌管行船之事的黄头郎,因为,穿着打扮与汉文帝梦境相吻合,便得到了无上宠信。
邓通本人并不贪恋权势,相反他性情温和、处事谨慎、不与人为敌、不喜欢炫耀张扬。邓通伺候汉文帝期间,曾多次被赐休假,但是,他却没有出去过。此外,汉文帝前前后后十几次赏赐邓通钱财达亿万,以至于,邓通成为了在当时富甲一方的大人物。
有一次,汉文帝召来许负为邓通看面相,许负直言:“邓通以后会饿死。”汉文帝听后,很不高兴地说:“邓通的富贵仰仗于我,怎么会被饿死呢?”
于是,便赏赐给了邓通一座铜山,并给了他铸造铜钱的权力。
其实,这在汉朝不算是一个特权,因为,各诸侯国都会自己铸钱,所以,赏赐铜山与赏赐金银珠宝的性质没有太大的区别。况且,邓通及其家人对汉文帝的赏赐怀有一颗敬畏和感恩之心,在铸造钱币的时候,每一枚铜钱的烧制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他们在铸造钱币的时候,绝对不添加铅、铁以谋取私利。但是,又有多少人会嫌弃自己钱多呢?邓通作为一个大夫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他们铸造出来的钱币色泽亮、分量足,深受汉朝官员以及百姓的喜爱,因为质量出名,在各诸侯国之间流通的极为频繁。
在汉文帝时期,邓通曾经得罪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之后,汉景帝继位,便将邓通革职查办,导致他后来穷困潦倒,果然被活活饿死,这也应了许负的预言。其实,邓通得罪太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在汉文帝面前说太子的坏话,而是说了太子的好话。
汉文帝患有顽疾,邓通因为感念文帝对他的宠信,经常为他吸吮患处的脓液。
有一次,文帝问他:“天下间谁最爱我呢?”邓通说:“没有比太子更爱您的人了。”这明明是为太子说好话,可是,坏就坏在太子入宫询问汉文帝病情的时候,文帝让太子为他吸吮脓液,太子却面露难色有所不愿。事后,太子听说邓通经常为文帝吸吮,使他感到惭愧,且记恨上了邓通。
由此可见,邓通真是天底下最冤的人,苦心积虑为别人说好话,却因为自己的感恩之心被记恨。
申屠嘉是一个名垂史册的人物,历经汉五朝历史。有一次,在朝堂之上,邓通坐在汉文帝旁边,于礼不和。申屠嘉看不惯汉文帝这样的安排,当即就说:“文帝不应该宠信臣子把礼节荒废。”但是,汉文帝只说:“会私下里好好管教。”但却没有把邓通安排到其它位置。
下朝后,申屠嘉派人告诉邓通要他即刻来丞相府,不然,便将他的手砍下来。邓通在丞相府受尽折磨,不仅磕头谢罪,还差点把命都丢了。之后,汉文帝琢磨着申屠嘉的气该消了,才召邓通回宫。
申屠嘉是一个忠臣,他敢于直言不讳,敢于指出皇帝不合礼节的地方,但是,邓通却何其无辜,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被皇上安排坐在这个地方,哪里有说不的权力。因为,申屠嘉的一句于理不合,他成了忠臣和皇上之间的牺牲者。虽然,错不是他犯下的,但是,责任却要他来承担。
申屠嘉是一个忠臣,但是,他也是一个有私心的人。
汉景帝时期,宠信晁错,晁错曾经数次上奏请皇上改革法律制度,于是,汉景帝便采纳了很多有用的意见。当时的申屠嘉虽然位居丞相,但是,却没有大的作为,嫉妒晁错能隔三差五的提出意见被景帝采纳,于是,暗暗将晁错记恨在心里,处处找寻晁错的麻烦。
有一次,晁错因为进出宫门不方便,便私自做主凿了一道墙砌了一堵门。之后,申屠嘉便把这件事上奏给了汉景帝。因为,晁错早先向汉景帝自首求饶,所以,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但是,申屠嘉却在回家后,因为气愤吐血而亡。
其实,人都是有私心的动物,都会下意识地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但是,不管一个人是好还是坏、是奸还是忠,都需要长时间审慎判断,不能因为邓通、晁错等人受皇帝的宠信,就认为他们是大奸大恶之人,以至于,给他们扣上“坏人”的帽子,却忽略了他们从来没有主动做过伤害其他人的事情。
此外,不能因为申屠嘉资历老、官拜丞相,就认为他是一个贤能之人,而忽略他其实并没有什么突出贡献,功绩平平。
所以,世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每件事情都是其发生的道理,人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