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高质量地走完大学四年?
2020-09-25 · 专注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在线教育品牌
1.不要拘泥于学校这个平台,学会走出去
学校只是个小平台,无论你在学校有多牛多风光,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的永远是那些平时不漏山水的人,他们早已经走出校门,经历过各种社会实践。而我认识的那些所谓的“部长”“会长”,大部分都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并不是说“部长”“会长”学习不到东西,只是学习的东西远远没有在社会上多!与其待在学校做个教人的师兄师姐,不如早早去社会被别人教。
2.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害怕做异类
你看舍友在玩lol,心想要跟他打好关系,然后就一起入坑。然后他毕业去了老爸公司上班,买车买房。而你呢?不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是永远没出息的。不要害怕做一个异类,心中有什么想法就去做,有什么想尝试的就去尝试。我所有同学中毕业后“异类”找的工作永远是最好的,这是实话
3.设定目标并制定计划
我们大学听的最多的就是“最近比较忙,晚点再看吧”“我是很想做,但是我没空”“又要考试了,这件事情先缓着吧”。其实还真不怪这些人没有执行力,只是他们不懂去制定目标罢了。我是建议大学生一个学期设定一至两个目标,然后分割下来,将每个星期具体要做的事情写下来,然后按着计划去实施。
4.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做人低调谦虚永远没有错,狂妄自大的人只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当你心里有某种想法的时候,可以大胆的跟别人说,询问别人的意见,还能够增加自己的行动力。
5.抬高他人,贬低自己
每天给自己一个计划:今天一定要赞一个人,没有人会拒绝别人的赞美,相信这点。所谓的贬低自己指的是学会自黑,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严肃的不容易相处的人,学会自黑,会让你拥有更多朋友。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生如何高质量地走完大学四年的相关分享,送给每一个大学生,希望大家都能够学到自己想学习的东西。
大一是新的起点,无论高考是否圆满,学校专业是否满意,一切都见过去,接下来才是拉开命运差距的赛场。
大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发现自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加入社团学生会,参加竞赛项目等,不要怕失败。
到了大二已经习惯了大学的生活,要走出去,多和社会接触,看看招聘网站上的要求,看看找工作需要准备什么证书,四六级、计算机、驾照等,该考的证书尽早考到。
大三是最关键的一年,尽快确定毕业目标,考公、考研、留学、创业,还是找工作,明确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到了大四身边的人都很忙碌,写论文,找工作,这个时候要保持定力,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学习不易,中考不易,高考更不易。可是许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却颇为可惜地耽误或疏忽了学业,整天沉溺在游戏、恋爱和放松中,导致毕业以后考研无望、求职无门,别提有多可惜了!
或许,我们应该从以下3点着手,展开更具活力和希望的大学四年,避免自己成为这个时代的“被遗弃者”
1,学习。
有人说,“高考不是读书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
所以在过去十多年里,家长和老师说的诸如“只要考上大学,你想怎么玩都好”的善意谎言,你最好是一个字都别信。
作为一个大学生,咱们读过了那么多书,刷过了那么多套题,好不容易才闯过高考这一关,成为一名足以令父母骄傲的高学历人才。如果在这时候“打退堂鼓”,在学业上止步不前,以后毕业了混迹在社会上,能有啥用呢?所以说,学习这件事儿,就算到了大学也不能放松。
毕竟现在每年数百万甚至上千万高校毕业生,如果想在毕业以后更加顺利地求职,不可避免地要在这极其有限的4年里,利用好时间,收拾好心情,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眼前的高等教育中。说实在的,中考和高考虽然难熬,但是在这之前的漫长学习和备考,实际上只是在为高等教育的深造而打基础、学理论。
那么,当我们走进大学校门开始全新学业的时候,必须明白的是:
不学习、不深造、不提高,将来就会被社会和职场淘汰!2,考证。
当然,我们学好大学课程,除了极少数能有享有“保研”名额以外,大多数同学都只能拿到毕业证。如果想要在“求职大军”中引人注目,那就应该尽可能多地考证和拿证,为自己在求职就业的时候增添砝码。
首先,当然是学位证和毕业证,这需要我们学好大学课程,并修够学分,没有严重违纪和作弊处分。一般说来,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在初中阶段的用功程度,就足以顺利完成学业,拿到必不可少的本科学历。
其次,英语四级和六级证书,也非常重要。
考英语四级,是因为许多高校都有规定“没过英语四级的同学领不到学位证”。而考英语六级、八级,或者托福、雅思和剑桥商务英语的同学,大多是因为出国留学和应聘外企工作的需要。由此可见,要是英语成绩出众,以后想靠语言能力吃饭的同学,一定要尽量考取英语类的相关证书和等级,以免在毕业后求职时感到“捉襟见肘”。还有,像国家承认的计算机等级证书,在校期间诸如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之类的荣誉,那肯定是越多越好。一方面可以证明你在持续地学习和提高,一方面也能通过这些证书,跨过一些要求苛刻的用人单位的面试门槛。如果能腾出时间和精力,最好能拿到诸如日语、法语、德语、韩语的“第二外语证书”,学习一门小语种,在当前对外贸易繁荣昌盛的形势下,有时候能发挥奇效!
此外,如果能在大学期间或毕业后不久,拿到和财会证书、和专业技能相关的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尤其是像注册会计师(CPA)这样的“硬通货”,那在毕业以后,自然是不愁找工作的3,考研。
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考研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高校毕业生的考研人数合计已经翻了一番,从2016年的177万人,连年暴涨到了2021年的377万人,甚至2022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60万。也就是说,2021年高校毕业生909万人,2022年预计毕业生1076万人,其中有超过40%的考生在考研!
这显然是出于对就业形势的焦虑,毕竟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以后,不是早点工作,就是尽快考研。虽然说考研好像一座围城,走进这个圈子就需要长年累月地苦读,而没有考过研的同学,又总会感到韶华易逝、徒增伤悲。
但总归来说,有心境和实力考研的大学生,应该从大一大二就着手准备,不要等到大四快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才想起来考研这根“救命稻草”。尤其是农村家庭和三线县城出来的学生,更应该早做打算:
如果就读专业偏重技能,自己又确实想要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那就多考证、早拿证,提前做好上岗准备;
如果就读专业不喜欢,想要趁着考研换专业,那就应该早下决心积极备考,以免到了毕业前夕才追悔莫及。
当然考研学生最难受的就是,同龄人正在求职、加班和赚钱,自己却还在问父母要生活费。所以是否需要考研,既要考虑个人的能力和状态,也要盘算家庭的经济条件。
毕竟,大多数考研学生都至少要付出两至三年的时间去备考,如果个人缺乏毅力,家庭不够支持,肯定无法实现自己的“考研梦”。
总之,大学四年,不长不短,你是选择现在吃苦、将来轻松求职,还是选择现在放纵、将来求职困难,都取决于你对大学时光的精心安排。
也只有做一个“高质量”的大学生,才对得起自己和父母十多年来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