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

 我来答
不朽且纯朴丶小猫7
2020-11-29 · TA获得超过65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82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其中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桥段。

而蜀国后期未能兴复汉室也让众人不禁掩卷叹息,其中关公的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罗贯中尤其地浓墨重彩描写,让人落泪于英雄好汉的苍凉落幕。

而后人有著名的三国学者——章太炎分析这场战役时提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假设,他认为是诸葛亮故意袖手旁观关羽的死亡,这又是为何呢?难道他真的因嫉妒而借刀杀关羽吗?

借刀杀人?

章太炎是一位晚清时期的思想家,对于三国时期的纷乱他尤为感兴趣,他就出版了一本名为《訄书》的论著。本来这样针对三国的史学讨论是习以为常,而在其中《正葛》章节时,就提出了诸葛亮刻意害关羽死于孙权手中的假说。

要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被奉为最神机妙算的军师,同时也是对刘备忠心不二的贤臣。而关羽是刘备结拜过的兄弟,其勇猛过人,同样也成为了武圣这样的忠义形象,为蜀汉打下了汗马功劳。

要说三国里最受欢迎的人物,这二位可都是榜上有名,且关羽的死无论是书中还是史实都是非常令人痛心疾首的结局,要是是由诸葛亮暗中指使,可就太让世人所难过了,于是关于章太炎的说法一时是众说纷纭。

要说章太炎的猜测也不是不无道理,古代历来都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故事。往往这些为建功立业打下江山的贤臣、武将都明事理地主动选择隐退,不然由于“功高震主”的下场都不如人意。

甚至像“杯酒释兵权”这样著名的典故,都属于是得以善终的结局。而关羽,此时就面临这样的局面。在诸葛亮的眼光里,关羽现在是功多无罪

面对这样的人,明杀则无以压众,不杀则无人以驭,那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借旁人之手杀他。

于是关羽当时中了吕蒙的白衣渡江之计后,除了麦城外,荆州各郡县已经全部丢失,不少部下已经投降东吴,关羽手下就只剩300余人。此时关羽只好向远在成都的刘备和位于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

要说刘封不救,结合之前埋下的仇恨就很好理解。刘封是刘备的养子,而关羽曾经插嘴不许刘备立他为皇帝,说不是亲生的。又加上孟达的挑拨离间和煽风点火,刘峰便没有出手。

不过刘备在诸葛亮的协助下,却也没有出手,其实确实引人诧异。关羽是刘备“桃园三结义”时结下的好兄弟,为蜀汉拿下过多少场战役,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都是仰赖的他。

再结合之后刘备为关羽之死报仇,不惜发起了夷陵之战,而这一战的惨败直接就奠定了蜀汉的败局。

显然来看,对关羽在麦城的见死不救,可能还真是诸葛亮从中作的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亮算计到了关羽是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必须趁此机会把他除掉。

同时,借此杀关羽的机会,也是对于刘封的报复。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并不看好刘封,经常发生意见冲突。故刘封若上台,必与诸葛亮反目成仇,打入冷宫。故可用这个机会问罪于刘封,趁刘备在世时就以绝后患。

众说纷纭

要这么来看,显然章太炎的观点也还是有迹可循,不然也不会引得整个三国圈的轰动。诸葛亮是神机妙算的智多星,有点这样的计谋自然不在话下。

可人们也掂量着他的另一个身份,也就是为刘备死心塌地、鞠躬尽瘁的蜀汉忠臣,诸葛亮真的会因为个人恩仇而去除掉关羽吗?

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不会,因为凭借诸葛亮的格局,他肯定是更希望蜀汉能够兴复汉室的。从他后来在刘备死后写下的《出师表》中,他对蜀汉的奉献与热诚洋洋洒洒,字里行间里都是对于后主刘婵的厚望和殷切关怀。

要是说诸葛亮明知关羽被困于荆州,还因为私心不去营救的话,自然是有些牵强了。

再来看关羽自己失守荆州这件事,从后来流传的“大意失荆州”这个谚语中就可见一斑。关羽此时已经年过半百,且骄傲自满于自己毕生的赫赫战功,因此才没有识破东吴的计谋,丢失了荆州这块军事要地。

至于他的身死,也是在部下提醒他“小路可能有埋伏”的情况下,他依旧“不怕”地从小路逃出麦城,中埋伏身亡。可见关羽晚年是相当的自大自满,于是自己葬送了性命

而刘备这边,刘备大军刚从汉中回到成都,离关羽确实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千里之外奔波而来可能也未必能守下荆州。且诸葛亮此时并无蜀军的兵权,他实际上也做不了主去支援。

最为重要的是,荆州这块宝地,诸葛亮会为了杀关羽而丢掉吗?荆州是蜀国北伐的军事要地,关羽若死,荆州必然失守

且守将关羽也是刘备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他甚至觉得张飞不够有谋,赵云不够忠诚,才派遣的兄弟关羽前去镇守。诸葛亮是万万不会拿蜀汉的前途去为了除掉“心头之恨”的。

哗众取宠?

其实文坛对于章太炎其言的争议,也是正中了他的下怀。他在此书出版之后多年,又特地对此章进行了大量修改,更名为《思葛》,修正了此前的谬论。

可能外人一时看着眼晕,他没有了解完三国时期史实的来龙去脉,怎么就在这里信口开河、哗众取宠呢?

结合了章太炎其人其事,放在他当时的背景来看就非常好理解了。章太炎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当他出版《訄书》的时候,深陷牢狱之灾,但他依旧对革命饱有着信心和希望,同时构建着未来政治体系的蓝图。

他明确地说“吾言变革,布新法,皆为后王立制”,也就是要为新政权制定治国方略。而《訄书》中《正葛》一章,充满的皆是借古讽今之事,也就是为巩固政权的探索。

后产生的修订版《思葛》一书,也是完成于护法运动,主张于建设社会团结,减少内讧,集中力量于外敌

小张追剧吖
2020-11-29 ·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1万
展开全部

关羽之死到底是谁的过错?是诸葛亮借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诸葛亮为何要害关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