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士兵,军服上标有“兵”字和“勇”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最近这些年描写清朝宫廷或者历史的电视剧非常多,其中不乏一些军队士兵的镜头,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清朝士兵身上穿的兵服不太一样,有些士兵的兵服上标着“兵”字,而有的则标着“勇”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剧务搞错了?难道清朝也有正规军和城管的区别?其实,这里面是有学问的。
在清朝,正规军有两种,一种是八旗军,一种是绿营兵。
八旗军是满人,但是人数少,为补其不足,才征用汉人入军,并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其为“绿营兵”。
八旗军和绿营兵虽都是清朝的正规军,但是朝廷对其倚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八旗军属于精锐部队,驻守京师,而绿营兵则被分派到全国各地,所以数量是八旗军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此外,二者的待遇也是有很大不同的。八旗军地位高,自然待遇也高。相比之下,绿营兵就成了苦哈哈。
不过也正因为八旗军太过养尊处优了,所以在三藩起事时才难振军威,以至于镇压三藩的功劳都被绿营兵包揽了。直到雍正继位后,立志要整顿军风,八旗军的战斗力也才得以逐渐提高。
虽然八旗军与绿营兵之间有诸多不同,但都属于清朝的正规军,所以所穿的兵服上的标志也都是一样的,同为“兵”字样。
“勇”则不同,“勇”即乡勇,属于临时军队,为的是补充八旗军和绿营兵的不足,一旦战事结束随即就会解散。
所以,他们并非正规军。但是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正式改“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粮饷,改称“勇营”,从此成为清朝的正规军。
为了加以区分,“勇营”着“勇”字样兵服,而八旗军和绿营兵着“兵”字样兵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两种标识的兵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