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越久,对职场越失望,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会变成这样?
人到中年不如狗,在职场也是一样,在面临上有老下有小,被大声呵斥却不敢离职的中年人来说,对于职场真的很失望。
不仅仅是中年人,在毕业两三年之后的年轻人,早已经没有当初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干一份工作就是为了谋生,谈人生理想,谈价值太远,完全是为了生活。
我朋友也是这种状态,毕业三年,完全成为了一个“老油条”工作谈不上喜欢,但是不工作可能真的没饭吃,加之今年因为疫情,辞职的想法都不敢有,平时偶尔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基本上的态度就是先干着,别没事找事去辞职,真找不到工作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末尾还加上一句,工作久了是不是对职场特别的失望?
工作两三年之后呈现出这种状态是最为明显,毕业的时候想着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每天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枯燥无味,上班就如同上坟一样难受,但是工作还是要继续干,这就会陷入了职场的厌倦期,对工作提不起兴趣,仅仅是为了谋生。
为什么会对职场失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能力配不上野心,升职加薪轮不到自己,在工作中无法获取成就感,对工作失去热情,进而开始埋怨环境不行,不敢轻易跳槽,陷入无法改变现状又不想改变自己的困境中。
人的痛苦来自于能力跟不上欲望,当欲望超出能力是普遍的情况,通常会造成焦虑,而焦虑确实当下的主旋律,但是当欲望远远超出了能力以及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整个人就会失去平衡,有可能会导致心理上出现问题。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在当下。解决焦虑的方式是行动,大多数时候我们找借口,学习这个技能,以后我不在这个行业做了是不是浪费了我的时间,我一个业余的人去学习怎么可能比得专业的人?行动的路上,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阻碍!
为什么毕业之后三五年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心只想搞钱,实际上并不知道以何种方式搞钱,就比如说你想要去出国留学,留学需要什么条件,目前满足的有多少条件还差多少。
总之再大的目标分解成为一个可量化可实践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前行,最后实现大目标。见过太多的人在陷入职场的厌倦期之后就开始跳槽,跳槽之后发现,怎么工作都是一样,在工作两三年之后还是会陷入职场厌倦期,反反复复恶性循环,最终在工作三年、五年之后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职场中,很多人对于职业规划是没有过多的想法,认为能够赚到钱就好了,挣钱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到底想要依靠哪种方式来挣钱?靠自己还是靠公司,如果想要靠自己,那么所做的事情围绕着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做事,接触副业,当副业变成主业,就可以脱离公司,自己单干。
依靠公司,意味着你需要晋升,晋升除了能力之外,还需要管理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你想爬到哪个位置,这是目标,在风向标,即使是陷入职场的疲倦期的时候也能快速找到方向。
职业规划要趁早,目标要有,这样上路才有意义。没有目标,至于是走对还是走错都不自知,明确想要得到,方法可以调整,但前提是目标必须要有。
不是对职场失望,而是对自己失望,很多人认为,我之所以没有兴趣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份工作。喜欢和做得好完全是不一样,做了你喜欢的工作,并不一定能够做得好,相反你不喜欢的工作也不意味着不能干好。
不要认为,我没有做好这件事情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份工作,真正优秀的职场人是把事情做到极致,而不是因为喜欢这个工作才做到极致,而是做到极致之后再谈自己喜不喜欢。
什么是极致?雷军常常这样形容极致:“把自己逼疯,把别人憋死。”
2013年,新款小米手机即将推出,但是手机屏幕的壁纸还没有确定。为了手机壁纸这件事,雷军几乎把所有设计师整疯了。
看过4万多张网友投稿的壁纸,以及设计师们花费大量心血设计的作品后,他仍然不满意,开始在微博悬赏100万,寻求一张合适的手机壁纸。
这个消息震动了业界,大量设计师纷纷提出辞职回家专门画壁纸。
为了能够从海量的图片中找出一张真正合适小米手机屏幕的图片,雷军夜以继日地挑选,据他自己说:看了不下100万张。
极致是对所做的事情给予高要求和高水准,喜欢是一回事,把事情极致是另外一回事。
对职场失望,更多与来自对自身的失望,职场不会因为你的失望而发生改变,所以对于人来说,当你不能适应职场的时候,想要通过改变职场的可能几乎是不可能,正确的方式从自身改变,不可能因为对职场失望而不工作,失望有可能是自己对职场的不自信以及不适应的一种借口。
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去做才能获得自己想要才是关键,也是度过职场厌倦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