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最后是怎样灭亡的?
吐蕃灭亡跟佛教的传入大有关系!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薛仁贵征讨吐蕃时期,巅峰吐蕃有人口320万人,军队40万人;到了公元8世纪,吐蕃人口大约剩下280万,却有高达50多万的和尚喇嘛,其中青壮年占了20几万。所以可以这么理解,由于青壮年都去当和尚喇嘛了,使得当时的吐蕃找不到当兵的人。而和尚喇嘛又不种粮种地使得吐蕃国没有粮草跟军械物资,根本没法打仗。要兵没兵,要物资没物资自然是衰弱了的。
吐蕃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这个国家人口不多,但是跟游牧民族的政权很像,由于地处高原地区使得他们很难从事基础生产,生活物资基本靠抢,所以打仗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吐蕃用军事打击周围的国家跟民族,掠夺他们的财富,压榨他们的贡税。吐蕃国当时之所以能够强大完全是依靠军事力量控制的,失去了庞大的军力使得被吐蕃征服的那些民族部落纷纷开始独立,这是吐蕃衰弱的第二个原因。
最后是吐蕃国自己内部的问题,在吐蕃衰弱以后,整个吐蕃国内部分成了两派,一宗是传统势力派一宗是喇嘛派,这两派在争夺吐蕃国的控制权,最宗喇嘛派获胜,但是内耗导致吐蕃国更加虚弱。
吐蕃的衰亡与佛教在藏地的兴盛刚好是同一个过程。佛教未传入西藏之前,当地人都信土生土长的苯教。佛教传入后,在佛教的熏陶下,藏人都变顺服了,再也没有当年的进取阳刚了。这跟蒙古的衰落跟喇嘛教的关系是一样的!
首先是无休止的战争。吐蕃立国时正值隋唐盛世,一开始吐蕃就与唐朝发生战争,唐太宗此时正在经营突厥,为避免两线作战,采取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吐蕃与唐获得了短暂的和平。但期间两国争端纠纷不断,时常发生局部冲突。安史之乱后,吐蕃趁唐朝边军内撤,河西空虚,进入西域和河西走廊,从此拉开了两国上百年的战争,直到吐蕃瓦解。
其次是政教合一。吐蕃原生宗教是苯教,可黎可足时代推行七户养僧制,大兴寺庙,宗教势力开始干政,直至政教合一,最终导致王室分裂,爆发全面内战,从此吐蕃在外忧内患的境况下走向衰落,终于在元朝时被彻底纳入中央王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