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人的耳朵主要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包括日常我们所看到的耳廓,和外耳道;很多人认为这些就是耳朵的全部分,其实这并非事实。
中耳---鼓膜是中耳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电耳镜看得到,把外耳与中耳划分开;鼓膜背后还有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的听骨链;咽鼓管,鼓室等;这些部分正常时候是电耳镜所不能看到的。
内耳---包括耳蜗,前庭与半规管。听神经与耳蜗的内毛与外毛细胞相连接。
正常耳朵的声波传输
声音---被耳廓收集---经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听骨链的机械运动---镫骨底板的振动引起前庭窗的运动---能量传入了耳蜗中的内外淋巴液,变成液体振动---基底膜上的毛细胞运动产生生物电活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延上传神经通路---到达听皮层中枢---听觉产生。
鼓膜穿孔时,声波的传输
当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或固定等疾病时,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正常的声波传输路径被断开,形成传导性聋;需要响度更大的声音,才能听得到。
此时的声波传输路径是:声音---耳廓---外耳道---鼓室---耳蜗的圆窗膜振动---引起内外淋巴液振动---往后的传输路径与正常耳朵中的传输是一致的。鼓膜与听骨链均没有参与声波传输过程。
以上的声波传输,属于空气传导机制;然而,声波的传导不只有一个路径,它也可以通过骨传导。
骨传导
当捂住双耳,或戴着隔音耳塞时,依然能听到自已说话的声音,还有部分的外界声音;这时,声音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
此时的声音是通过第二个方法---颅骨传导的,路径是:声波---颅骨振动---耳蜗的淋巴液振动---往后的传输路径与空气传导是一致的。它对声音的传输不需要外耳与中耳的参与。
小结:
人耳不仅对微弱的声音敏感,而且又能感受很强的声音;它们既是一个非常灵敏的传声器,同时还起着声波分析器的作用。
听觉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内耳(耳蜗)对声音的感受与换能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声音的感受与初步分析功能主要依靠内耳听觉感受装置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在声音分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使内耳里面的感应器官发生兴奋,最后将这种生能转为神经冲动,然后经过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耳朵就听见声音了。
在我们的耳廓外面有一个外耳门的大孔与外耳道相连通,主要收集外界来源的声波,然后经过外耳道传来的声波引起骨膜的震动,之后再引起耳朵里面三块听小骨的同样频率的震动,把这种震动传导给小骨以后,大大加强了震动的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经过骨链的震动,再度引起耳蜗内淋巴的震动,从而刺激内耳里面的听觉感受器官,使其产生兴奋后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耳蜗神经最后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里面,从而耳朵里面就出现了听觉。
平时为了使耳朵更清楚地听到声音,应该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的环境里面久留,注意耳朵护理,不要频繁性的挖耳朵。
通过耳廓收集四面八方的声音,再通过我们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的耳蜗,耳蜗里面有许多听力毛细胞和淋巴液。当声音传进来后,会刺激我们的毛细胞。进行一个剪切式的运动。当声能转换为声物电的信号。再通我们的听神经传到我们的大脑的听觉中枢,大脑再对这个声音进行破译解码,这样我们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