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满15年社保之后,退休时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2006年以后退休且累计缴费满15年,退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等3部分组成。
注: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新人”来说,一般基础养老金占个人养老金总额的70%以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只占30%以下。
1、每月基础养老金:
金额=(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
公式推导出:
月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
(1)基础养老金与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成正比。
现在无法预测你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也就无法准确预测你的基础养老金。这是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商业保险可能承诺30年后,给您支付100万;但社会保险承诺,30年后参照社会平均工资给您计算养老金,并参照社会平均工资,逐年增长。
如果您能选择在一个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退休,一般来说,养老金也会相对较高。
参考“人社通”公众号的另一篇文章:工作漂泊不定,如何在工资较高的城市退休领取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成正比。
缴费越长,待遇越高。假如A、B两人,每年缴费水平(缴费指数)相同,A累计缴费20年,B缴费40年,则B的基础养老金是A的2倍。
(3)基础养老金与本人综合缴费水平(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成正相关,但是不成正比。
假如A、B两人累计缴费都是30年,A每年的缴费水平都是B的2倍,则退休后A的基础养老金是B的1.5倍。
由此可见,缴费年限比缴费水平更重要!
举个例子:
假如A选择每年按100%档位缴费,累计缴费15年,而B选择按60%档位缴费,累计缴费25年,不考虑利率及增长问题,A、B两人的累计缴费金额相等。假如退休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是1万元/月,则算出A的基础养老金为1500元/月,而B的基础养老金为2000元/月。缴费年限比缴费水平更重要!
例子再延伸一下
前提还是假设退休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是1万元/月,代入公式:
假如中产阶级C每年按100%档位缴费,累计缴费40年,则算出C退休第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4000元/月。
假如土豪老板D每年按300%档位缴费,累计缴费40年,则算出D退休第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8000元/月。
土豪D的缴费水平是C的3倍,但其基础养老金只是B的2倍。
2、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金额=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
个人账户存储额,主要来源于历年8%的个人缴费及其利息;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第一年养老金的,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
3、每月过渡性养老金:
金额=职工本人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有差异。以上公式是陕西省的算法。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
最后,3部分养老金相加:
每月养老金总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最低养老金标准
多数地区会执行一个“最低养老金标准”(例如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0%),假如退休时你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全部加起来,还是低于这个“最低养老金标准”,则你的养老金按这个最低标准发放。
于是,出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现象:
假如A每年按100%的档位累计缴费15年,B按照60%的档位累计缴费也是15年,A的缴费总额比B高得多。退休之后,A和B两人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的养老金总额,都低于当地“最低养老金标准”,于是,A和B两人都按最低标准领取养老金,完全不能体现“多缴多得”的原则。
在上述案例中,对于A来说,性价比更高的做法,应该是降低缴费档位,延长缴费年限。这样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而且等退休之后,逐年增长养老金的时候,缴费年限更长,一般来说养老金增长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