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发生什么?有哪些发生在宇航员身上的事?
在空间站的时候,航天员主要穿舱内工作服;在飞船上升和返航过程中,他们穿的是舱内压力服;出舱工作时需要穿舱外宇航服。
宇航服造价高昂,我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宇航服,造价大约3000万元人民币。这还不是最贵的,美国有些宇航服的造价甚至超过10个亿。
宇航服可以说是“贵有贵的道理”,凝聚着高精尖的科技,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保障。那么问题来了,航天员如果不穿宇航服进入太空会怎样?
没穿宇航服进太空会发生什么?
太空中存在各种威胁,如果没有宇航服保护,恶劣的环境轻而易举就能导致人类死亡。
当暴露在宇宙中,速度极快的微流星体等物质,可能会凶残地射穿人体。除此之外,宇宙射线、太阳风等等也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
当然,太空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存在任何可供呼吸的氧气,而人是无法离开氧气生存的。现在宇航服配备的氧气罐,基本可以让航天员在舱外活动6.5-8个小时。
如果没有氧气瓶的辅助和宇航服的保护,航天员只能保持15秒左右的清醒,随着缺氧的血液被输送到大脑,人们会失去知觉。
如果在一两分钟内被拉回到氧气充足的环境,航天员尚能挽救。要注意的是,在太空中发生缺氧事件,最好的做法不是屏住呼吸,因为这反而会加速死亡。
如果暴露在太空中的航天员没有及时回到安全环境,那么他面临的只有死亡,他将遇到这样的情况:体液沸腾。
太空没有外部压力,体液的沸点降低,开始蒸发。血液不会沸腾,因为血液循环系统能够保持血压稳定,但溶解在血液中的氮分子可能汽化,使得身体膨胀和器官组织损坏。
假如在太空中死亡,人体最终的结果是冻成冰棍,但速度没那么快,一般需要12-20个小时。所以,完善的宇航服,是航天员进行太空之旅必不可少的装备。
苏联宇航员的血泪教训太悲痛
不穿宇航服上太空究竟多可怕?并不是我们危言耸听,历史上真的有宇航员因此丧命,悲痛的遭遇历历在目,令人不得不警醒。
航天领域发展的早期阶段,话语权掌握在美国和苏联手里,二者也在不断较量。
20世纪70年代,正是美苏航天争霸时期。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
1971年,苏联不甘示弱,发射了世界首个空间站“礼炮一号”进入太空。并且,他们想用“联盟10号”送宇航员进入空间站,但最后没有成功。
6月6日,苏联再次尝试,这次他们发射的飞船是“联盟11号”,3位宇航员成功进入太空并进驻空间站。
发射和执行任务的过程都很顺利,他们完成了许多科学实验,并带着珍贵的研究资料踏上归程。
可是,在返回舱落地后,苏联人民等到的只有3位宇航员的遗体。原来,他们早在返航途中就已经死于体液沸腾。
返航的时候意外发生,舱内空气泄漏、迅速减压,很快气压就降到了一个致命的水准。他们努力寻找气阀解决问题,但气阀在座椅下面,难以进行封堵。
致命的是,3名宇航员都没有穿舱内加压服,这就跟直接暴露在太空中一样,直面失压、缺氧的困境。40秒之后,他们彻底没了呼吸。
其实3名宇航员的悲剧是有迹可循的。苏联在设计和安排任务时犯了重大错误:飞船只能容纳2个人,但宇航员有3位,最终他们决定让3位宇航员不穿舱内宇航服。
此事最令人遗憾的,不是宇航员在太空任务中死去,而是这样的死亡本可以避免。这也警醒着世界各国在探索航天领域时,千万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宇航服——太空旅行的重要装备
宇航服是航天员开展各项太空活动的安全保障,为他们提供氧气、平衡压力、抵御辐射……可见,一套宇航服的诞生是极为严格和不易的。
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重达120公斤,就像一个人形飞船。据了解,装配一套舱外服需要花费将近4个月的时间,经历材料选择、制作、测试等阶段,工序加起来有47道。
不管是飞船还是空间站,空间都是十分宝贵的,任何搭载物品都有严格的要求。每件宇航服的重量误差不得超过1克。
美国曾经想要展开“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活动”,让2位女宇航员安妮-麦克莱恩和克里斯蒂娜-科赫,在空间站实施太空行走。
然而,麦克莱恩发现自己的舱外航天服不是特别合适,她需要一件“中号”宇航服。可是到了计划的日期,只有一件中号航天服可供使用。
这意味着只能有一位女航天员出舱,经过沟通后,最终完成任务的是科赫以及一位男性宇航员,“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的成就也只能让给后来的宇航员完成了。
宇航服是妥妥的高科技产品,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合身的宇航服会降低航天员四肢的灵活性,对空间站或航天员自身造成伤害。
太空神秘而迷人,吸引着人类探索研究,同时它也非常危险,人类必须不断升级自身的技术和装备,才能更好地了解这片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