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是什么
据说,正月十二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也叫老鼠节,古时民间就为了预防“鼠丁兴旺”,创出了不少讲究。藏剪刀,古时的媳妇和姑娘们要把剪刀藏起来,全天不能用剪刀。听不到剪刀“咔嚓”声,家里就能一年听不到老鼠嗑东西的“咔嚓咔嚓”声。捏老鼠嘴期间照例要经常吃饺子,这一天的饺子要捏成老鼠模样,有嘴、有、有尾巴,还用绿豆当作眼睛。然后蒸熟了吃,表示把家里的鼠患消除掉。吃花生这天的晚上,民间喝小米面或玉米面粥,意思是“迷老鼠眼”,让老鼠看不清东西。晚饭后,还要炒花生,因为花生粒和老鼠眼睛很像,吃花生也叫嚼老鼠眼,意思是“让老鼠变瞎”。总之,在老鼠节这天,人们会针对老鼠想出各种各样象征的手段,来祈祷自己不会受害。
先为大家分享一首童谣:
“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从这首童谣我们可以看出,正月十二这一天,是搭灯棚的日子,民间俗称“十二搭灯棚”。因为元宵节将近,大家从今天开始,就要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了。
元宵节,日期是正月十五,因为这一天也叫上元,所以也叫上元节。这个节日与除夕、中秋节一样,都是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日习俗活动,主要就是放灯、赏灯,所以这个节日也叫灯节。
虽说元宵节的正日子是正月十五,但整个节日的期限,可不仅仅是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月十五只能说是元宵节的正日子,而整个元宵节的习俗活动,前错后挪,要很长的时间。
关于元宵节赏灯的习俗,一般认为始于汉明帝的“燃灯表佛”。
据历史记载,佛教从印度正式传入我国,是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相传汉明帝在某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发光的金人从天而降,第二天询问群臣,有人就说皇帝所梦到的应该是西方的佛陀。于是汉明帝就派使者去天竺求取佛法。永平十年,汉朝使者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还有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一起回到洛阳。
第二年,汉明帝在洛阳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被后人视为汉传佛教的祖庭。汉明帝笃信佛教,他听说古印度有在正月十五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的活动,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在宫廷和寺院内燃灯,因此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元宵灯节。
所以说,从正月十二开始,就已经算是进入元宵节了,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高潮,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