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怎样提问
导语:善教者,必善问。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怎样提问
一、提问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主动参与学习。
二、提问要有探究性和启发性,注重问题的思维含量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若仅提一些记忆型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书本做直接的回忆或对具体事实做回答,或者仅让学生做“对不对”或“是不是”的回答,都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发散思维、主动进行探究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学会提一些探究性和启发性问题,即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等几方面入手,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但又必须“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问题,使学生有调动自己“技能”储备的愿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锻炼自己“意志”的体验,使提问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清晰的层次性。
三、提问要适时、适度,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空
提问要适时。提问该作铺垫时就铺垫,该作归纳时归纳,要把握最佳时机提问,使之能化解难点、深化认识,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提出相应的问题。
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对老师的提问大多认为是展示自己的大好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一定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留下恰当的思考时间,以便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如果教师使用了等待这种技巧,学生在答问中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了课堂参与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谓一箭三雕。
四、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
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所以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学生的.回答有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学困生,这时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及时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然后再给他一次成功回答的机会。
实践证明这样的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对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为实现有效课堂提问,教师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的提问分配方式,合理分配被问对象,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五、对学生的答问,要有效评价,强化激励
有效提问总是和有效评价紧密相联的。有效提问离不开有效评价,不要使用“好极了”或者“你真棒”等等这种程序化的、毫无意义的评价,真正有效的评价应该是真实而真诚的,做老师的应该尽力澄清、综合处理、扩展、修改、提升或评价学生的回答。
此外,积极强化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方式,它还能给学生这样一种感觉,即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控制,有一定的发言权。
总之,数学教学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科学地进行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师科学的课堂提问,才能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才能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真正发挥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