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次干道标准

苏义飞
2022-01-21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律师会见,经济犯罪,职务犯罪,诈骗犯罪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94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85.3万
展开全部

法律分析:城市主次干道的划分依据是道路所在位置,功能以及宽度等方面的标准。标准如下:

一、城市道路等级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

二、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

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3)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m左右。 除上述分级外,为了明确道路的性质、区分不同的功能,道路系统应该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大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第一百一十九条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8929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济南夏日炎炎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兰州荒漠之舟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重庆晨曦微光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3375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