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趣谈
展开全部
一直想聊聊方言,可又觉得接触不多、了解不深,故不敢轻易开说,怕贻笑于大方。转念想来,也不过闲聊之资耳,仅就个人感悟胡诌一番,抛砖引玉,博君一笑,未为不可。
中国之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方言五花八门,总结起来很有意思。
总体上,北方方言更接近普通话,因为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确定下来的。北方各地方言之间差异与南方相比,要小得多。甚至在东北,除了辽南的海蛎子味、辽西的上挑音之外,基本上方言一致,彼此沟通毫无障碍。这也是东北总是被相提并论的语言基础。
而南方方言,在我们北方人听来,基本相当于外语,会说方言、又会普通话的南方人,简直相当于通晓两种语言。
虽然南方人方言与普通话相差甚远,但是其实从历史角度看来,人家的语言可能更加传承了古代汉语。
比如从声调来看,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而现代汉语的声调则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竟没有了入声调。
但在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中,仍有些发音是入声调,甚至有些古代诗词,用现代汉语读着不太押韵的,用粤语等南方语音读着却能十分贴合韵律,其中的联系可从中看出一二。
不过我不懂粤语,并不知入声调如何发音,从小只学过汉族拼音,只知道一二三四声调。用类似于偏旁部首标注发音的方式也没有学过,这种注音方法据说是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发布的,父亲小时候学的就是这套注音方法。似乎目前台湾的小朋友仍在学习这种发音标注方式,而不是使用汉语拼音。
客家话等方言承袭了古汉语的发音,也是有其历史渊源。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为避战乱,千里迢迢辗转南迁,最后到达岭南一带,久居下来,而语音一直保留下来。而中原地区,由于民族大融合等原因,反倒语言发音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反倒远在岭南地区的人们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正如日本学习唐朝文化,一直保留下来,而我们自己的唐文化却消失殆尽一样。
下面单从目前各地发音与普通话对比,粗浅地总结几个突出特点。
浙江福建一带l与r不分。如“热”读成“乐”,“肉”读着像“漏”等等。
贵州一带l与n不分。如“林”读着像是“您”。上大学时,有个贵州同学说“无磷洗衣粉”,听起来就像“无您洗衣粉”。
湖南一带f与h不分,n与l不分。最典型就是“湖南”被读成fu lan。
湖北一带把zh读成j,比如把“猪”读成“居”,“公主”读成“公举”,贾乃亮和甜馨唱《大王叫我来巡山》,里面就有“我要摘下最美的花,献给我的小公举”。
东北话发音里e与o不分,如波(bo)读着像是be,而普通话里根本没有b和e一起拼读的。当东北人读“红掌拨清波”时,就更加明显。
其实就是发bo这个音时,口型不够圆,导致没有读得标准,读成了be。东北人有时图省事,怕麻烦,总爱简化,无论发音,还是其他。如沈阳的建设大路,有人简化成“建大”,最让人受不了。“建大”那是建筑大学的简称,居然变成建设大路,这简称谁能明白?
有点扯远了,继续说方言。有些方言不是发音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像是新造的词。
如陕西话里的“克里马擦”(赶快)、“普来西嗨”(邋遢)及“嘹咋咧”(好极了)等等。这些词语就像是硬造出来的,没人告诉你,你根本猜不到啥意思。
东北话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词,如“埋了巴汰”(脏)、“磕了巴碜”(丑)、“波棱盖儿”(膝盖)、“奔儿漏”(额头)等等,更是不胜枚举。以前网上有所谓“东北话四六级考试”的题目,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一些方言,其实不是方言,而是正经的普通话,因为少见,有时被误以为是方言。如“哕”(yue,干呕),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说“干哕”,因为不知道咋写,便误以为是东北方言。其实字典里是有的,标准的普通话,而且可能是古汉语中留下来的,历史悠久。
又如“羹匙”,从小听父母读成“根臣儿”,我就很迷糊。后来听江西同学称小勺为“调羹”,我才悟出,原来“根臣儿”是“羹匙”,其实这还是比较文雅的普通话叫法。
陕西话中的“瞀乱”(心情烦躁),一般读mu luan,其实正确读音是mao luan,这是正经的古汉语中就存在的词语。
由于笔者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在高考前夕,觉得东北方言中有很多规律,很有趣,于是写了一篇《康平地方话》,总结了一下辽宁省康平县方言的规律,还有幸在《辽宁农民报》上发表,还收到了30元稿费,这令当时的我非常兴奋。可惜当时原稿已经散佚,但一些内容仍然记忆犹新,加上后来又发现的规律,现总结东北话的一些规律如下。
一是“别,没,还,呢”的读音问题。普通话里,“别,没,还”都是二声。而东北话里的读音,“别,没,还”有时读二声,有时四声,“呢”一般读成ni。这几个字在平时说话时很常见,所以这些字的东北发音一出口,别人一听就知道是东北的。所以东北人要想不被听出东北口音,应该先把这几个字读音纠正过来。
有个段子,“告诉你别别了,别别了,你还别,别弯了吧”。非东北人很难弄懂的呢。
二是连读。有些词语连读起来就变了音,两个音可能读成了一个音。如“我们”读成了men,“你们”读成nin。现在很多地方不这么读了,但是以前这种读音在很多地方确实是存在的。
三是零声母情况。“零声母”是我自己起的名字,就是说没有声母的发音,一般这种情况,在韵母前面加n。常见的是e的音,比如“饿”读成ne,“鹅”读成ne。
四是略读。声母韵母中间有u的时候,把u省略不读。如“暖”读成nan,“栾”读成lan。
五是把r读成y。比如“过生日”,很多老年人读成“过生意”;又如要是读“日头热,晒人肉”就会读成“意头夜,晒人又”,这就简直像是故意搞笑的了!
另外,我发现《红楼梦》中出现不少东北方言。如“寡妇失业”,小时候总听见大人聊天中说到“寡妇齿(失)业”这个词,后来竟发现《红楼梦》中也有这个词语。而且如“寡妇失业”,“好么秧的”,似乎在东北话与北京话中都有,猜想可能是满人入关,把方言带到北京的缘故。而且也说明,曹雪芹的确是在东北或北京一带写的《红楼梦》了。
方言是文化的见证,研究方言、总结方言规律既是一件趣事,也是对文化文明的探求。
以上皆是笔者对方言的粗浅认知,肯定有不对或不全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探讨交流。
中国之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方言五花八门,总结起来很有意思。
总体上,北方方言更接近普通话,因为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确定下来的。北方各地方言之间差异与南方相比,要小得多。甚至在东北,除了辽南的海蛎子味、辽西的上挑音之外,基本上方言一致,彼此沟通毫无障碍。这也是东北总是被相提并论的语言基础。
而南方方言,在我们北方人听来,基本相当于外语,会说方言、又会普通话的南方人,简直相当于通晓两种语言。
虽然南方人方言与普通话相差甚远,但是其实从历史角度看来,人家的语言可能更加传承了古代汉语。
比如从声调来看,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而现代汉语的声调则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竟没有了入声调。
但在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中,仍有些发音是入声调,甚至有些古代诗词,用现代汉语读着不太押韵的,用粤语等南方语音读着却能十分贴合韵律,其中的联系可从中看出一二。
不过我不懂粤语,并不知入声调如何发音,从小只学过汉族拼音,只知道一二三四声调。用类似于偏旁部首标注发音的方式也没有学过,这种注音方法据说是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发布的,父亲小时候学的就是这套注音方法。似乎目前台湾的小朋友仍在学习这种发音标注方式,而不是使用汉语拼音。
客家话等方言承袭了古汉语的发音,也是有其历史渊源。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为避战乱,千里迢迢辗转南迁,最后到达岭南一带,久居下来,而语音一直保留下来。而中原地区,由于民族大融合等原因,反倒语言发音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反倒远在岭南地区的人们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正如日本学习唐朝文化,一直保留下来,而我们自己的唐文化却消失殆尽一样。
下面单从目前各地发音与普通话对比,粗浅地总结几个突出特点。
浙江福建一带l与r不分。如“热”读成“乐”,“肉”读着像“漏”等等。
贵州一带l与n不分。如“林”读着像是“您”。上大学时,有个贵州同学说“无磷洗衣粉”,听起来就像“无您洗衣粉”。
湖南一带f与h不分,n与l不分。最典型就是“湖南”被读成fu lan。
湖北一带把zh读成j,比如把“猪”读成“居”,“公主”读成“公举”,贾乃亮和甜馨唱《大王叫我来巡山》,里面就有“我要摘下最美的花,献给我的小公举”。
东北话发音里e与o不分,如波(bo)读着像是be,而普通话里根本没有b和e一起拼读的。当东北人读“红掌拨清波”时,就更加明显。
其实就是发bo这个音时,口型不够圆,导致没有读得标准,读成了be。东北人有时图省事,怕麻烦,总爱简化,无论发音,还是其他。如沈阳的建设大路,有人简化成“建大”,最让人受不了。“建大”那是建筑大学的简称,居然变成建设大路,这简称谁能明白?
有点扯远了,继续说方言。有些方言不是发音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像是新造的词。
如陕西话里的“克里马擦”(赶快)、“普来西嗨”(邋遢)及“嘹咋咧”(好极了)等等。这些词语就像是硬造出来的,没人告诉你,你根本猜不到啥意思。
东北话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词,如“埋了巴汰”(脏)、“磕了巴碜”(丑)、“波棱盖儿”(膝盖)、“奔儿漏”(额头)等等,更是不胜枚举。以前网上有所谓“东北话四六级考试”的题目,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一些方言,其实不是方言,而是正经的普通话,因为少见,有时被误以为是方言。如“哕”(yue,干呕),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说“干哕”,因为不知道咋写,便误以为是东北方言。其实字典里是有的,标准的普通话,而且可能是古汉语中留下来的,历史悠久。
又如“羹匙”,从小听父母读成“根臣儿”,我就很迷糊。后来听江西同学称小勺为“调羹”,我才悟出,原来“根臣儿”是“羹匙”,其实这还是比较文雅的普通话叫法。
陕西话中的“瞀乱”(心情烦躁),一般读mu luan,其实正确读音是mao luan,这是正经的古汉语中就存在的词语。
由于笔者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在高考前夕,觉得东北方言中有很多规律,很有趣,于是写了一篇《康平地方话》,总结了一下辽宁省康平县方言的规律,还有幸在《辽宁农民报》上发表,还收到了30元稿费,这令当时的我非常兴奋。可惜当时原稿已经散佚,但一些内容仍然记忆犹新,加上后来又发现的规律,现总结东北话的一些规律如下。
一是“别,没,还,呢”的读音问题。普通话里,“别,没,还”都是二声。而东北话里的读音,“别,没,还”有时读二声,有时四声,“呢”一般读成ni。这几个字在平时说话时很常见,所以这些字的东北发音一出口,别人一听就知道是东北的。所以东北人要想不被听出东北口音,应该先把这几个字读音纠正过来。
有个段子,“告诉你别别了,别别了,你还别,别弯了吧”。非东北人很难弄懂的呢。
二是连读。有些词语连读起来就变了音,两个音可能读成了一个音。如“我们”读成了men,“你们”读成nin。现在很多地方不这么读了,但是以前这种读音在很多地方确实是存在的。
三是零声母情况。“零声母”是我自己起的名字,就是说没有声母的发音,一般这种情况,在韵母前面加n。常见的是e的音,比如“饿”读成ne,“鹅”读成ne。
四是略读。声母韵母中间有u的时候,把u省略不读。如“暖”读成nan,“栾”读成lan。
五是把r读成y。比如“过生日”,很多老年人读成“过生意”;又如要是读“日头热,晒人肉”就会读成“意头夜,晒人又”,这就简直像是故意搞笑的了!
另外,我发现《红楼梦》中出现不少东北方言。如“寡妇失业”,小时候总听见大人聊天中说到“寡妇齿(失)业”这个词,后来竟发现《红楼梦》中也有这个词语。而且如“寡妇失业”,“好么秧的”,似乎在东北话与北京话中都有,猜想可能是满人入关,把方言带到北京的缘故。而且也说明,曹雪芹的确是在东北或北京一带写的《红楼梦》了。
方言是文化的见证,研究方言、总结方言规律既是一件趣事,也是对文化文明的探求。
以上皆是笔者对方言的粗浅认知,肯定有不对或不全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探讨交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