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唐诗

 我来答
成大文化17
2022-07-05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8万
展开全部
    这本书的作者是蒋勋老师,相必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介绍作者了。直接讲这本书吧。这本书共7讲。若要细品唐诗,其实7讲怎么讲得完唐诗。作者重点解读了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几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作者第一讲,告诉读者唐诗诞生的大背景,需要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的琢磨,才有唐诗这颗“珍珠”的出现。而唐诗是如此的独特,这是有时代背景的,大唐的尚武,国力的强盛,还有它的国际化,吸收游牧民族的生命中活泼自由,这部分和以往以及后来的朝代都不同。蒋勋老师说“在这个混杂的文化当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非汉族美学”。唐代所独有的浪漫主义文学——唐诗中的边塞诗当中个人的孤独感与胡风相混杂,构成了一种很特殊的个人主义。从边塞诗发展出的“贵游文学”非常敢于描述生活上的挥霍与奢侈,非常华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而这在汉乐府身上是看不到的。农业伦理当中,大家很怕特殊性,喜欢共同性,朴素、勤俭成为一种美德。唐朝的文化中还有一种非常贵族化的部分,“很强调个人的“物竞天择”,生命可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把自己的极限活出来。”这也有残酷的感觉。看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的夺权都是有这个部分在里面。这在农业道德下的社会是不可能出现的。还有侠的精神,这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个人有机会把自己解放出来,而不再被当作群体的角色看待,个人就是纯粹的个人。在李白的身上可以充分的看到这一点。在这样一个精彩的时代,也必然会诞生出精彩的文学作品。

      作者在介绍完唐诗大背景后,没有先讲李白或者王维,而是先讲《春江花月夜》。总共7讲,蒋勋老师花了整整那一讲,而且是在第二讲来解读这首诗。可见它地位的非凡。作者用交响曲诗乐章来形容这首诗,“从序曲到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再到结尾。迄今为止,我们很少看到结构如此严谨的诗,从用字、用句到哲学思想与文学上的华美,都到了完美的境地。”“初唐诗中最具有典范性的个人意识提高到宇宙意识的一个例子。”

    第三讲迎来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自然,而不是从人的角度看自然。”“诗佛”王维,作者先从大家对王维的固有印象去看,他是安静的,隐居的。但“我绝对不相信一个人一味追求佛道可以写出很好的诗,因为最好的文学是在生命冲突中发生的。”王维也写过《洛阳女儿行》这种贵游文学的作品。“只有真正看过繁华的人,才会决绝地舍弃繁华,走向完全的空净”。“王维后来的思想是回归到生命的主体性,不是在比较社会里面的高下贵贱”。还有写《观猎》的王维,如此年轻,意气风发,对生命有很大的征服欲,是一个对生命怀抱巨大热情的王维。在这一讲中,通过一首首诗,让我看到了一个复杂,多面的王维。

      第三讲,终于迎来了,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我喜欢李白诗里的豪迈、华丽、夸张、充满生命力的感觉。“今天在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汉语诗人是李白”为什么呢?因为李白的诗非常有画面感,有如电影的分镜头一般,他的诗可以超越自己的母语,但李商隐的诗对汉字的依赖性太强,翻译起来很难。“在我们的文学中,激情常常被压抑,会以比较含蓄的方法处理,李白是唯一把激情放出来的人,在《蜀道难》中最明显。”这首诗的句型的变化也相当大,现代诗都很少这么不对仗,文体如此错落。“李白的诗出乎天性,几乎没有规则,他写诗,是生命最自然的状态。”所以杜甫的诗可以模仿,李白的诗不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李白的诗《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中虽然以一种悲伤,茫然,但他也给了生命一个巨大的希望。蒋勋老师关于李白和杜甫的比较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仙’的定义非常有趣,李白本身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不能够用世俗的道德标准去看待,比如李白把道家或老庄的生命哲学做了尽情发挥,变成一种典范。杜甫是‘诗圣’,‘圣’与儒家学说有关,儒家生命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圣”需要在人间完成。‘仙’是个人化的自我解放,‘圣’则是个人在群体生活当中的自我锤炼。”“杜甫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像李白这么潇洒,所以他最喜欢李白;而李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像杜甫那样关心生活里的小事物,所以李白也喜欢杜甫。这里有种生命的互补。”但蒋勋老师无意比较谁优孰劣。“文学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让生命开阔的过程。文学让生命可以包容更大更多。”

      那我们来了解一下杜甫吧,从《丽人行》开始,杜甫开始出现社会意识,他在这首诗中做了对比,“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贵族富贵到这么好吃的菜都不想吃了,佣人在那边忙着做让他们可以吃的菜。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就是这个画面。《兵车行》中,杜甫客观的记录下来抓壮丁的画面。“没有他的记录;我们会说唐朝是一个伟大辉煌的时代;读了他的诗,会看到辉煌灿烂的背后,有这样的悲剧在发生。杜甫的反战,是站在关心老百姓生死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帝王功业的角度”。看到这里,就觉得,除了爱李白,也爱杜甫了。

      白居易也是一位对老百姓充满关怀的诗人。他的《卖炭翁》在学生时代早已熟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文学修饰,“他在做文学革命,他已经不在意人家说他的诗好或不好。很多人读这样的诗,会觉得意识形态色彩太强了,文字很浅白,没有文学性。而他不是没有能力做文学性的诗人,他写的《长恨歌》、《琵琶行》,那么的感人,对唐明皇的同情和对琵琶女的共情,让人越发的感动。“白居易是一个会为卖炭翁、折臂翁哀伤的诗人,也是一个可以感觉到深情可贵的诗人”。

      初唐、中唐的诗人介绍完了,最后一章留给晚唐的一位重要的诗人李商隐。最近女儿在背的《登乐游原》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就很哀伤。这种哀伤的感觉在李商隐里出现的很多,“李商隐的很多哀伤的感觉都是源于个人生命的幻灭,可以说是一种无奈吧;感觉到一个大时代在慢慢没落,个人无力挽回,难免会觉得哀伤;同时对华丽与美又有很大的眷恋与耽溺,所以他的诗里面有很多对华丽的回忆,回忆本身一定包含了当下的寂寞、孤独与某一种没落。“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这两句诗写的是繁华与幻灭,舍不得是眷恋,舍得是幻灭,人生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纠缠”。

      不知道你们喜欢蒋勋老师对这几位诗人的和他们的作品的解读吗?反正我喜欢的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