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与摘录
展开全部
什么是道?
老子之《道德经》,以最本源、最玄妙、最高明、最博大的观点来解说易道,将天道、地道、人道的先天本有,合称为“道”。
与儒家“欲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相呼应,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先天地生,所以能生万物。我们生而为人,其实不必刻意求道。因为道把我们生下来,就终生不离开我们,一直在我们的身上。
道生万物,万物最后复归于道。这就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道就是自然,人人各有其份,各有其位,也必须各尽其责,便是“道法自然”的真义。道始终不离开我们,却一直不主宰我们。任我们自化,人人都自作自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在“无”中化生万物,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和而万物生,可见,“道”是天地万物之根、之母、之本元、之初始。
而道的特点是无、低、谷、柔、弱、和,所以老子认为,人作为“道”之产物,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要顺道而行,法天效地,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柔弱中和,和光同尘。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本性,这样才能不失根本。这就是顺道,从而获得大道。
这个“道”由无中生有,并统领万物,贯穿始终。所谓殊途同归,大道归一,无论做人做事,无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道”都在起着作用。
《中庸》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孔子曾经说过:“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彻底实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聪明的人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自信过头;而愚蠢的人因其自身智力有限,根本不能完全理解中庸所讲的道理。当然,中庸之道最终不能得以弘扬的原因我也了解了:贤能的人自以为是,做得太多;而不贤的人根本不想去做。就像我们吃饭一样,虽然每天都要吃喝,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品尝出饭菜的滋味。”
【读解】
无论是智慧的人还是愚昧的人,无论是贤人还是小人,大多对“道”的认识不够。就好像我们每天都吃吃喝喝,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地品出味道一样。虽然我们大多数时候也在按照既定的道德规范做事,但由于个人的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太过就是做得不够多,很难达到“中和”的要求。
孔子察人之术:
孔子察人有三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视其所以”,是指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做事的目的和动机。动机决定手段。我们要看他做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我们对人的认识又能有多少呢?
“观其所由”,就是看这个人一贯的做法。君子也爱财,但君子和小人不同,小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夺,甚至杀人越货;君子却做不来,即使钱财如同身旁的鲜花一样可以随意采撷,他也要考虑是不是符合道。有时候不在乎一个人做什么、做多大、做多少,而要看他怎么做,官做得大,却是行贿得来的,钱赚得多,却是靠坑蒙拐骗得来,那也为人所不齿。
“察其所安”,就是说看他安于什么,也就是平常的涵养。比如心浮气躁,比如急功近利,比如一有成绩就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比如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等,都是没有涵养的。这样的人,做事有可能半途而废,交友有可能背信弃义。只有踏实安静的人才能不被身外之物影响,才能有所成就。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天下大同,世界和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
翻译过来就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夫子也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是圣人眼里的理想社会关系,天下大同,人民幸福!
老子之《道德经》,以最本源、最玄妙、最高明、最博大的观点来解说易道,将天道、地道、人道的先天本有,合称为“道”。
与儒家“欲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相呼应,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先天地生,所以能生万物。我们生而为人,其实不必刻意求道。因为道把我们生下来,就终生不离开我们,一直在我们的身上。
道生万物,万物最后复归于道。这就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道就是自然,人人各有其份,各有其位,也必须各尽其责,便是“道法自然”的真义。道始终不离开我们,却一直不主宰我们。任我们自化,人人都自作自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在“无”中化生万物,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和而万物生,可见,“道”是天地万物之根、之母、之本元、之初始。
而道的特点是无、低、谷、柔、弱、和,所以老子认为,人作为“道”之产物,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要顺道而行,法天效地,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柔弱中和,和光同尘。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本性,这样才能不失根本。这就是顺道,从而获得大道。
这个“道”由无中生有,并统领万物,贯穿始终。所谓殊途同归,大道归一,无论做人做事,无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道”都在起着作用。
《中庸》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译文】
孔子曾经说过:“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彻底实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聪明的人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自信过头;而愚蠢的人因其自身智力有限,根本不能完全理解中庸所讲的道理。当然,中庸之道最终不能得以弘扬的原因我也了解了:贤能的人自以为是,做得太多;而不贤的人根本不想去做。就像我们吃饭一样,虽然每天都要吃喝,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品尝出饭菜的滋味。”
【读解】
无论是智慧的人还是愚昧的人,无论是贤人还是小人,大多对“道”的认识不够。就好像我们每天都吃吃喝喝,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地品出味道一样。虽然我们大多数时候也在按照既定的道德规范做事,但由于个人的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太过就是做得不够多,很难达到“中和”的要求。
孔子察人之术:
孔子察人有三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视其所以”,是指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做事的目的和动机。动机决定手段。我们要看他做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我们对人的认识又能有多少呢?
“观其所由”,就是看这个人一贯的做法。君子也爱财,但君子和小人不同,小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夺,甚至杀人越货;君子却做不来,即使钱财如同身旁的鲜花一样可以随意采撷,他也要考虑是不是符合道。有时候不在乎一个人做什么、做多大、做多少,而要看他怎么做,官做得大,却是行贿得来的,钱赚得多,却是靠坑蒙拐骗得来,那也为人所不齿。
“察其所安”,就是说看他安于什么,也就是平常的涵养。比如心浮气躁,比如急功近利,比如一有成绩就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比如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等,都是没有涵养的。这样的人,做事有可能半途而废,交友有可能背信弃义。只有踏实安静的人才能不被身外之物影响,才能有所成就。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天下大同,世界和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
翻译过来就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夫子也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是圣人眼里的理想社会关系,天下大同,人民幸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一品书汇(北京)
2024-10-17 广告
2024-10-17 广告
一品书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品质学术图书的出版与推广,我们精心策划并编辑的学术图书版,每本均经过严格筛选与深入校对,确保内容权威、专业且前沿。这些图书涵盖广泛学科领域,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最新科研成果,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助力学者与研究者...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一品书汇(北京)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