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是真的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今天听了一本书《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作者罗伯特·赖特,进化心理学学者。
这本书讲了三个佛学概念,苦、冥想、和色即是空。那就一一和你聊聊这三个词。
苦。据说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因为看见了“生、老、病、死”四种“苦”之后,才决定开始修行的。那究竟什么是苦?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可能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抓住根本,才会生成洞见。比如有一个说法,是之所以觉得苦,是因为“执着”。如果你不那么执着,就不会那么苦。想想也有道理,生活中你总喜欢和自己较劲,要么就是和别人较劲,要不都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甚至有人以此为业,乐此不疲。
但是在这本书中,赖特认为“苦”就是不满足。你细想一下生活中,确实因为没有比人有钱,不开心,因为没有别人穿的好,不开心,因为没有别人运气好,不开心,总之一切都不顺,生活充满坎坷,有人觉得生活就该如此,苦尽甘来,逆来顺受,也不会去想为什么苦。可是你也能发现有一些人,即使没有大富大贵,没有看上去那么有钱,可是人家就是活得很开心,不恋过往,不畏将来。有的人则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这么做会不会不好,那么做会不会别人不高兴,活在自己的恐惧里,不敢发声,也是有的。
其实,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并不在乎我们是不是开心快乐,只是用这种短暂的快乐诱骗我们完成基因的传递,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什么是真正快乐,不过是心里的感受罢了!你在做某个事情之前,你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觉到很空虚。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那么苦和烦恼也就只是一种假象,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作者提出第二个概念,冥想。
冥想的形式非常简单。如果你追求仪式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弄个垫子坐在垫子上。具体什么姿势似乎没有太多要求,大概只要不睡着就行。第一步就是坐下,第二步,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你不要小看这个方法,他可以让你观自己,找到灵感,像大公司谷歌,专门设置冥想室,让大家集体寻找灵感和内观,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书中提到,内观中,通过专注呼吸达到正定只是基本功。正定以后是正念,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专注于什么都可以。而单纯的专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从中获得洞见,这是不是我之前讲到的活在当下。
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集中注意力”吗?不一样。我能集中注意力读一本书,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想法是跟着作者在走,我还会随时联想到书以外的内容,这种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但是冥想中的专注,可以说是“停留注意力”,是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这一点上,排除任何额外的思想。真正能做到什么也不想,看来真的很难。
最后一个概念,空。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但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心理学也有依据,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则进一步认为,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字母“Q”,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阿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那么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色”。
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这就是“色即是空”。也就是说能够区分空和色,你更加客观看待世界。
赖特讲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不管是不是,苦与乐,只是心里感受,是人为主管的情感,让我们对一个事物有了执着,产生偏见,而这时,或许冥想可以让你摒弃这种主管杂念,专注,冷静,看待一切事物。对于想要理性思考的人是不是如获至宝。
最后,说一点自己的感受,不论学什么,不是为了学而学,也不是学什么都对,要能够辨别那些对自己有用,怎么使用,需要学会拆解和整合,一个东西,先拆解不能拆解的时候还能在组合回去,才说明自己真正理解了。而写文章,只是拆解的第一步。冥想,需要练习。每日3分钟静坐走起!
这本书讲了三个佛学概念,苦、冥想、和色即是空。那就一一和你聊聊这三个词。
苦。据说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因为看见了“生、老、病、死”四种“苦”之后,才决定开始修行的。那究竟什么是苦?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可能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抓住根本,才会生成洞见。比如有一个说法,是之所以觉得苦,是因为“执着”。如果你不那么执着,就不会那么苦。想想也有道理,生活中你总喜欢和自己较劲,要么就是和别人较劲,要不都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甚至有人以此为业,乐此不疲。
但是在这本书中,赖特认为“苦”就是不满足。你细想一下生活中,确实因为没有比人有钱,不开心,因为没有别人穿的好,不开心,因为没有别人运气好,不开心,总之一切都不顺,生活充满坎坷,有人觉得生活就该如此,苦尽甘来,逆来顺受,也不会去想为什么苦。可是你也能发现有一些人,即使没有大富大贵,没有看上去那么有钱,可是人家就是活得很开心,不恋过往,不畏将来。有的人则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影子里,这么做会不会不好,那么做会不会别人不高兴,活在自己的恐惧里,不敢发声,也是有的。
其实,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并不在乎我们是不是开心快乐,只是用这种短暂的快乐诱骗我们完成基因的传递,从这个角度看,并没有什么是真正快乐,不过是心里的感受罢了!你在做某个事情之前,你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觉到很空虚。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那么苦和烦恼也就只是一种假象,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作者提出第二个概念,冥想。
冥想的形式非常简单。如果你追求仪式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弄个垫子坐在垫子上。具体什么姿势似乎没有太多要求,大概只要不睡着就行。第一步就是坐下,第二步,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你不要小看这个方法,他可以让你观自己,找到灵感,像大公司谷歌,专门设置冥想室,让大家集体寻找灵感和内观,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书中提到,内观中,通过专注呼吸达到正定只是基本功。正定以后是正念,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专注于什么都可以。而单纯的专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从中获得洞见,这是不是我之前讲到的活在当下。
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集中注意力”吗?不一样。我能集中注意力读一本书,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想法是跟着作者在走,我还会随时联想到书以外的内容,这种集中注意力很容易。但是冥想中的专注,可以说是“停留注意力”,是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这一点上,排除任何额外的思想。真正能做到什么也不想,看来真的很难。
最后一个概念,空。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但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心理学也有依据,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则进一步认为,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字母“Q”,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阿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那么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色”。
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这就是“色即是空”。也就是说能够区分空和色,你更加客观看待世界。
赖特讲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不管是不是,苦与乐,只是心里感受,是人为主管的情感,让我们对一个事物有了执着,产生偏见,而这时,或许冥想可以让你摒弃这种主管杂念,专注,冷静,看待一切事物。对于想要理性思考的人是不是如获至宝。
最后,说一点自己的感受,不论学什么,不是为了学而学,也不是学什么都对,要能够辨别那些对自己有用,怎么使用,需要学会拆解和整合,一个东西,先拆解不能拆解的时候还能在组合回去,才说明自己真正理解了。而写文章,只是拆解的第一步。冥想,需要练习。每日3分钟静坐走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