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中国”这个词语?

 我来答
张语芳261
2022-07-02 · TA获得超过52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3
采纳率:39%
帮助的人:24.7万
展开全部
在古代并没有直接称呼我国为中国,而是以两种方式来称呼中国。

第一种是称呼朝代名称
比如汉朝时称呼自己为大汉,唐朝时称呼自己为大唐,其他朝代时就直接以朝代称呼。

只不过因为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太能打了,所以后来很多其他朝代的文人墨客在写文章、写诗词称呼自己的时候,也用大汉、大唐来指代自己。

比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长恨歌》时,第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直接用“汉皇”来形如唐玄宗李隆基

到了后来,唐朝强大起来后,唐人就成了中国人的代称,现在遍布全球的唐人街这一称呼就是来自于大唐。

第二种称呼是代称
比如以华夏、震旦、神州、九州等代称中国。

华夏,也称“华”、“夏” 或 “诸夏”等。“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的意思是华丽的衣服,夏的意思是中国是礼仪之邦。

震旦是古印度对中国的一种称呼,多见于佛教经典,后来也成为中国的代称。

除了震旦,古代西方亚细亚及希腊、罗马等国还用丝绸、瓷器等来称呼我国,比如Serice(丝国),或 Seres(丝国人),汉语翻译为“赛里斯”。或者Sin, Thin(丝),或 Sinai, Thinai(丝国人),还有如今大家都知道的China(中国)和china(瓷器)。

神州、九州、赤县等出自于史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这也是古代对于中国的一个称呼,就不用过多解释了,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是1965年发现的一尊青铜器上出现的。

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正在逛街,走到玉泉废品收购站的时候,突然看到废品收购站扔着一件锈迹斑斑的瓶子,他凭借自己的职业敏感,认为这可能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马上向馆长吴增昆汇报。

闻讯而来的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在查看后也认为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于是就以收购站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的铜器买回博物馆。这也是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

一直到了1975年,因缘巧合之下,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这件文物上发现了铭文,铭文里面记载了西周初年周成王在给宗族里面一个叫“何”的人的一段讲话,里面提到了很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有一句话叫作“宅兹中国,自之乂民”。

里面的“中国”两个字就是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这件青铜器也因此被命名为“何尊”,成为我国首批一级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