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邯郸学步成语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汉字书写】 :邯郸学步
【汉语注音】 :hán dān xué bù
【成语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感情色彩】 :贬义词。
【邯郸学步的意思】 :邯郸: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那里的人们善于行走;学步:学习走路、模仿行走的技能。比喻生硬地模仿生搬硬套,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技术和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来的长处也丢失掉了。
【邯郸学步的'近义词】 :生搬硬套、东施效颦、寿陵失步、鹦鹉学舌、照猫画虎、亦步亦趋、按图索骥;
【邯郸学步的反义词】 :标新立异、惟妙惟肖、独辟蹊径、自我作古、择善而从;
【邯郸学步的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的一位小伙子觉得自已平时走路的姿势摇摇晃晃很难看,他听人家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于是就千里迢迢赶到邯郸想把走路的姿势学好。赵国首都邯郸城市里果然繁华,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小伙子每天早上都站在街道上看着来来去去的行人走路。邯郸人走路姿势果然优雅,举手投足间都显出高贵的风度。小伙子开始按图索骥模仿起行人的样子走起路来,几天以后小伙子发现越来越不是味道,邯郸人走路虽然好看,但是却也各有各的特点,小伙子乐此不疲一会学这个一会学那个,学到最后谁的样子也没有学会。小伙子心想自已应该从头开始学走路,把过去不好的习惯完全抛弃掉。结果他从新开始以后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最近连自已原来是怎么走路的也忘记了。在邯郸呆了几个月也没有把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学会,终于他的银子都快花光了,他无可奈何地回到寿陵去,但是这时侯他已经不知道怎么走路,只能爬着回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不应该一味地模仿别人,那样不仅会失去自己的真本色,最后还会变得一无是处。
【邯郸学步例句】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邯郸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晋·恒玄《与远法师书》:“今世通士,虽外毁仪容,而心过俗人,所谓道俗之际,可谓邯郸学步,匍匐而归。”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零一回:“‘什么古迹?’娄朴道:‘学步桥。’盛希瑗道:‘是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么?’”
清·梁绍任《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造句】
欣欣向荣的邯郸城市区中心有一座学步桥,传说燕国少年就是在这里邯郸学步的。
当前的设计界就像邯郸学步的少年具有前车之鉴,西方的东西没学好连自己怎么走路都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