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时候“听话”的孩子,现在后悔了吗?
文|孕婴 育儿 经
不知何时,“懂事”这个词语,变成了大人们对孩子的最高赞美。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用是否听话,来衡量孩子的好坏。
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爸爸妈妈的话,就连惩罚孩子的时候也经常会说“不听话就把你怎么怎么样”。
家长们在马路上碰面,夸奖对方孩子也都是“你家孩子真乖……”
受大人影响,孩子从小就知道,“听话”的孩子大人喜欢,只要自己表现得听话,就会得到夸奖。
有些孩子为了得到大人夸奖,为了少受到批评和责骂,把自己的想法压抑在内心深处,努力的“演”出大人们喜欢的模样。
有调查统计,小时候越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越高,而小时候没那么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发展会更好,更容易迈向成功。
我有个朋友,说过她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小时候姥姥带她出去玩,指着冰糖葫芦问她:“想吃冰糖葫芦吗?”,她摇摇头说:“我不想要”,姥姥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外孙女真懂事,从来不乱要东西。”
其实,她望着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内心多么想吃,只不过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她,如果说不,就能得到大人们的赞美,在那个年代得到大人们的赞美和认同,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只能把真实的欲望压在心底,努力的让让大人们喜欢。
后来长大后,习惯了接受周围人的认可,不懂得该如何拒绝别人,生活的很疲惫,形容自己是一个“烂好人”。
我们现在还经常会看到,当家长说出“你再调皮我就不喜欢你”之类的话,有些孩子就真的会安静下来,来验证大人是否还爱着自己。
朋友说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仿佛就像看到年幼的自己。
前几天有位妈妈私信我,说孩子在家特别听话,就连第一天上幼儿园都没哭,但是大概一周后,孩子情绪变得越来越暴躁,晚上睡觉还经常会哭醒,怀疑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在上一篇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文章中也写过,孩子上幼儿园后性格容易出现波动,如果一开始上幼儿园不哭也不闹,可能他就是上面提到过的“乖孩子”,认为不哭闹爸爸妈妈才会喜欢他,害怕爸爸妈妈不爱他了。
孩子压抑着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办法长时间控制情绪,一段时间后压抑的情绪就会被释放出来,包括半夜睡觉会哭醒。
所以,家长不要压制孩子的内心感受,更不能说“不能哭,哭就不是好孩子”之类的话,孩子在你面前哭,说明你是他值得信任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把孩子所有的情绪全盘接纳,而不是只接受他好的情绪,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 健康 人格形成的基础。
小时候越听话的孩子,长大后独立能量越差。
听话的孩子,可能学业完成的更出色,然后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高成就的,往往是一些叛逆的“问题少年”。
伽利略从小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不满足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自学竖笛和绘画,还总是能发明出一些小东西,在课堂上对于有异议的话题,不惧权威,敢于挑战老师,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
达尔文母亲在他8岁时就去世了,父亲想让他成为一名医生,但他并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而是喜欢在花园搜集各种各样的虫子,9岁被父亲送到寄宿学校,在学校里他喜欢上了化学,在房间里偷偷建立一个化学实验室,后来达尔文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生物学家和博物学家,并提出了《进化论》的概念。
相反越乖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更容易一帆风顺,从不敢提问的“乖学生”,到公司里唯唯诺诺的“乖员工”,甚至感情问题上都是家长包办,最后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妈宝男”。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家长更像一名引路人,当孩子做出选择应该是自己真正喜欢,而不是牺牲自己的感受去讨好他人。
在父母的观念里,大学毕业考公务员、进国企上班,才是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
然后多年过后,当年考上公务员的人每天重复枯燥无味的工作,在国企上班的人经历着转制与裁员,而那些当年大学毕业在中关村摆摊,四处求人合作创业的人,却成为上市公司的CEO,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成功人士。
“听话的孩子”,已经不适合这个急速发展的时代,想要不被时代淘汰,就要不断学习,不仅仅是听长辈的话,有时候他们的思想,可能已经跟不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当特斯拉无人驾驶 汽车 行驶在大街上,当短视频APP风靡海内外,当初那些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不知道有没有后悔当初为什么那么“听话”。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尽量让他更自由,更多自我选择,因为未来的我们,可能也会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这一代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