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学几年?
预防医学大专一般三年,本科为五年制。预防医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防治、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从事公共卫生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人群健康的专业人才。
专业定义
预防医学主要研究传染病和流行病的病因、预防、筛查、控制和消灭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染病和人群流行病的防控、病因调查和疾病监测等。例如:甲肝、肺结核、SARS等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禽流感、甲流等疾病的病因调查,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等。
课程体系
《病理解剖学》、《生理学》、《精神病学》、《传染病学理论》、《劳动卫生学》、《流行病学实践》、《卫生微生物学》、《基础毒理》、《卫生理化检验》、《妇幼保健》。
就业方向
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预防、疾病控制、卫生防疫、卫生宣传普及; 海关、检验类单位:检疫检验、质量监督。
考研方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公共卫生、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培养目标
建设国内一流、亚洲著名、国际知名的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服务健康中国、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公共卫生领军人才。要求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熟练掌握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科学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自主学习,具有获取、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参与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创业实践能力,能够为保障和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服务。
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
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医学伦理学、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毒理学、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化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学。
主要教学环节
公共基础课学习一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学习两年;临床见习、实习一年,预防医学专业实习一年。理论教学采用教师课堂授课与以学生为主导的PBL、TBL、CBL,以及慕课(MOOC)、微课、案例讨论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方法;部分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学生学习结束,完成规定的学分,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核心课程平均绩点不低于2.0,方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要求
1.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公共卫生事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2)恪守公共卫生职业道德、伦理准则和法律规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现代健康观念、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认真履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崇高使命;
(4)以人民健康利益为重,促进健康公平,助力健康中国。
2. 知识要求
(1)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人文、社会学、法学和心理学知识;
(2)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
(3)了解公共卫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及行为科学等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3. 技能要求
(1)具有现场调查、监测、分析、归纳疾病和健康相关事件的能力,能够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计划与措施;
(2)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紧急健康相关事件的临床识别能力,掌握基本处置原则;
(3)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和合作能力,能够开展社区动员,具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服务等基本技能,掌握常用公共卫生检测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测技术;
(4)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践;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通过学校组织的相当水平的英语测试,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和进行日常交流;
(6)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意识,有参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
(7)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具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方法。
2022-06-27 · 职业卫生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