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 我来答
慧圆教育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501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6万
展开全部

  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关系到对知识的最终掌握,这是老师的课堂效果的反映,小学数学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能力,这是老师的责任也是学生的期望。那么老师应该怎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精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学生总结为把边长为1厘米正方形依次摆放在长方形上,看摆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那样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数。老师为这一举动叫好。接着再问:“学校的操场(长方形的)用摆一摆的方法行吗?简便吗?”有的同学互相看看,“不简便,很麻烦!”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怎样做简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好奇心一起迸发出来。此刻,教师不急于表白,而是乘胜追击,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图,问:“要知道游泳池的面积,能把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教室里出现短暂的安静,“不能,绝对不可能。”此时此刻,学生的探究已经到了颠峰。老师再适当点拨,学生就能总结出“使用摆、数的方法不是最好的计算方法,而且有时还使用不上这个数学方法”的结论。这种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主动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容易遗忘。而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素材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把学具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把它拼成之前学过的图形,很多同学拼成了教材上展示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我鼓励他们另辟蹊径:能不能拼成别的图形呢?学生犹犹豫豫中,也有人拼出了三角形、梯形,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在初次成功的兴奋中,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经过小组合作,在激烈地讨论中,利用三角形、梯形也成功地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虽然这节课没有时间再去做练习题,但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进行了实验探索,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学会了观察、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岂不是更有价值吗?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①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1/3,运走了多少吨?

  ②车站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1/3,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③车站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1/3,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④车站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的1/2,第二次运走了全部的1/3,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四、倡导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在交往中亲历学习过程

  合作与交往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历程。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同学之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存在着差异。教学中如果善于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并营造合作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不仅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知识,情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自己位置,获得自身价值的肯定,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评点他人观点,接受他人意见;还可以使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延伸学习过程,促进学法在“求异”中再“求佳”。

  1、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选择合作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选择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学中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利用意见冲突进行合作学习。

  认知冲突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侯会出现一定的意见分歧,此时的合作,会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学生自觉的针对问题要害进行质疑,反驳不同的意见,在思维不断碰撞过程中实现解题策略的统一。

  4、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选择合作学习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5、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选择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

  总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