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基本常识
展开全部
1.道教基础知识
道教[1]以"道"名教,对老子之道一要学习,二要信仰,三要继承。
四要发扬。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
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
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
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
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
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
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
道教在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极其高雅,极其通俗。亦其中一部分已演化为民间世俗,成为劳动群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2.一个道家知识以故为恒,以恒而一.万数皆为一,其一而于本.由本生万
这段话是用于解释宇宙万有的关系及其本质属性的,属于道家玄学范畴.先分句解释字面意思,再分别解释个别难以理解的概念,最后请您结合自己的感悟:以故为恒,以恒而一.宇宙产生的原因是永恒不变的,这永恒不变的事物即是唯一的本源.注:“一”在道家(中国哲学范畴)中的意义就是“万物始于一”的意思.如:《说文》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就是这个意思.万数皆为一,其一而于本.万事万物的定律规则的根本都是来源于唯一的规律,而这唯一的规律即是本源的规律.此处的“万数”并非数学或者数据上的意义.这个“数”字,是中国哲学范畴中专门指示“规律”含义的词.如:“命数”、“天数”、“理数”等词.由本生万数,万数皆是无.由这个唯一的本源的规律派生出来万事万物的规律,而这样的万事万物规律的本质其实是无.这句里的“无”,不好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它本来就“有”,而且生成了万事万物,为什么又说“皆是无”呢?所以,有经上说“无,非无;是名无”.意思就是说,所谓的无并不是空无,什么都没有,而是指本源的性质是一种看不到、闻不到、听不到、摸不到,但却又无处不在的事物,这种事物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被人们称作“无”.其实,如果您熟读《道德经》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道德经》第一章中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里将“有”“无”的关系就做了明确的阐述,所谓“有”,或者能给予定义的事物,并非真实永恒的存在,而“无”就是这本源,不可名状,却生成万事万物,且永恒存在.这就是此句中“无”的真意.这句话说明了“道”和“德”的本质,即“道”就是那无可名状的本源,一;“德”由“道”派生而来,是万事万物所依赖而生的规律.基本阐述如以上,如果还有未明晰之处,联系我,上线即答.。
3.道教什么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什么是道? 万物之生,之灭,之毁,之痛,之星辰交替,之斗转星移,之日月变化,之新陈代谢,此为道之一也 什么是道? 从己之悟,悟之。为痛,为悟,为心,为结,为放之七情六欲,成人中之龙凤,此为道之二也。
什么是道? 为自己之所求,冲破牢笼,飞往道之地,之累,之痛,之灵,之拿得起放得下,之放得下拿得起,此为道之三也。 是问道在那里? 神道渺渺,仙道茫茫,人道乐兮?非也,人道亦苦兮。
高尚轻灵美,悲歌朗太空。何谓高尚?是问高尚是何物,未必有人可以一一答之,高尚唯一空虚之物,其并不为实体。
何谓悲歌,人间之轮回,之转变,之生死,即万物间之脱变,之量变,之质变,其为悲歌。 是问道在那里? 上善若水,水处下,向低流,渗透万里,润泽众生,却又能处众人所悟之地,近于道。
通常无为,而无不为。此乃前人所的。
从未拥有,何来放下,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此些皆为道,道是什么,补育万生,但不求回报,对大自然之热爱,此为道,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
4.道教都有哪些经典
道教经籍卷帙浩繁、包罗万象,不仅详细记录了道教的相关教理教义、教规戒律、修炼方法、斋醮科仪等,而且还保留了许多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学科的珍贵资料。
主要经典:《道德真经》、《南华真经》、《文始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度人妙经》、《阴符经》、《清静经》、《西升经》、《心印经》、《黄庭外景经》、《黄庭内景经》、《玉皇经》、《玉枢经》、《三官经》、《北斗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太上老君内观经》、《洞玄灵宝定观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坐忘论》、《化书》、《重阳立教十五论》、《龙门心法》等。 常诵经典:《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八大神咒》、《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诸真宝诘》、《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小赞及结经谒》等。
5.道教基础知识
老子图道教[1]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
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
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
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
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
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
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
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
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
“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他们按地域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
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宫观中教务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
另一种是一般教徒,人称“居士”或“信徒”。“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道教另有一些经济组织(如素食部、茶厂等)、教育组织(道学班、道教经学班等)、慈善组织(安老院、施诊给药部等)。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
唐以后渐被内丹术所代替。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
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view/6683。
6.道教有哪些禁忌
道教的禁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饮食上道教忌食自己和亲人属相动物的肉,特别是自己或亲人的生日要素食,目的是少杀戮以延生。还有忌食狗、牛、蛇、龟等动物的肉。
因狗是人类驯化最早的动物,是人类最早的动物朋友,它为主人尽职尽责,忠贞不二;牛为人类辛勤耕耘,劳苦功高,且道祖老子西出函谷关所乘就是牛,所以牛的地位在道教里是高而神圣的;龟、蛇皆为灵异之物,在道教为“玄武” 的象征,代表北方。 如果想清心修道的话,在饮食上要忌的东西更多。
2。 忌问道士的年龄俗称,“僧不言姓,道不言寿”,道士一般禁问自己的年龄。
道教讲形神双修,要想悟彻天地(人生与宇宙)之真谛,就须炼形以延生,所以道教的长生思想极其重要,修道之士以固形延生为己任,往往忘却日月之更替,淡然处世。 3。
禁止北向便溺、洗漱、整发、唾骂、解脱衣裳,因北向多为神位之向,还是北斗所居之方位,固不可失礼而犯大忌;忌仰视“三光”(日、月、星)和怒视日月星辰;内衣忌在“三光”下晾晒,因三光有照临之恩应心存敬意。 4。
大、小解时不可言语,要闭气凝神以保清阳之气不外泄。 5。
忌犯六戊。我国古代采用干支计时,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组成的六十个干支来计时,这六十干支中有六组干支含有天干“戊”即 “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六戊。
忌犯六戊是指忌犯六戊日。道教认为:春犯六戊,令人短寿绝嗣,动土,则犯地星;夏犯六戊,令人眼目失明,易惹飞灾横祸,动土,则犯土府星辰;秋犯六戊,令人遭瘟蝗时病,动土,则犯五岳四渎;冬犯六戊,令人官非口舌,耗散财物,动土,则犯后稷皇社。
世人如能畏忌天地,不犯六戊禁忌,则国泰民安,和谐自然。 所以道教针对六戊之日,在道观不做大的举动,不烧香礼神(初一、十五或祖师、神真圣诞、庆贺之日除外)。
如果香客和信徒不知此忌则不为过,如知而犯则大过。另外道教内部还有“暗戊”的禁忌,一般不为外人知。
道教[1]以"道"名教,对老子之道一要学习,二要信仰,三要继承。
四要发扬。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
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
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
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
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
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
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
道教在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极其高雅,极其通俗。亦其中一部分已演化为民间世俗,成为劳动群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2.一个道家知识以故为恒,以恒而一.万数皆为一,其一而于本.由本生万
这段话是用于解释宇宙万有的关系及其本质属性的,属于道家玄学范畴.先分句解释字面意思,再分别解释个别难以理解的概念,最后请您结合自己的感悟:以故为恒,以恒而一.宇宙产生的原因是永恒不变的,这永恒不变的事物即是唯一的本源.注:“一”在道家(中国哲学范畴)中的意义就是“万物始于一”的意思.如:《说文》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就是这个意思.万数皆为一,其一而于本.万事万物的定律规则的根本都是来源于唯一的规律,而这唯一的规律即是本源的规律.此处的“万数”并非数学或者数据上的意义.这个“数”字,是中国哲学范畴中专门指示“规律”含义的词.如:“命数”、“天数”、“理数”等词.由本生万数,万数皆是无.由这个唯一的本源的规律派生出来万事万物的规律,而这样的万事万物规律的本质其实是无.这句里的“无”,不好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它本来就“有”,而且生成了万事万物,为什么又说“皆是无”呢?所以,有经上说“无,非无;是名无”.意思就是说,所谓的无并不是空无,什么都没有,而是指本源的性质是一种看不到、闻不到、听不到、摸不到,但却又无处不在的事物,这种事物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被人们称作“无”.其实,如果您熟读《道德经》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道德经》第一章中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里将“有”“无”的关系就做了明确的阐述,所谓“有”,或者能给予定义的事物,并非真实永恒的存在,而“无”就是这本源,不可名状,却生成万事万物,且永恒存在.这就是此句中“无”的真意.这句话说明了“道”和“德”的本质,即“道”就是那无可名状的本源,一;“德”由“道”派生而来,是万事万物所依赖而生的规律.基本阐述如以上,如果还有未明晰之处,联系我,上线即答.。
3.道教什么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什么是道? 万物之生,之灭,之毁,之痛,之星辰交替,之斗转星移,之日月变化,之新陈代谢,此为道之一也 什么是道? 从己之悟,悟之。为痛,为悟,为心,为结,为放之七情六欲,成人中之龙凤,此为道之二也。
什么是道? 为自己之所求,冲破牢笼,飞往道之地,之累,之痛,之灵,之拿得起放得下,之放得下拿得起,此为道之三也。 是问道在那里? 神道渺渺,仙道茫茫,人道乐兮?非也,人道亦苦兮。
高尚轻灵美,悲歌朗太空。何谓高尚?是问高尚是何物,未必有人可以一一答之,高尚唯一空虚之物,其并不为实体。
何谓悲歌,人间之轮回,之转变,之生死,即万物间之脱变,之量变,之质变,其为悲歌。 是问道在那里? 上善若水,水处下,向低流,渗透万里,润泽众生,却又能处众人所悟之地,近于道。
通常无为,而无不为。此乃前人所的。
从未拥有,何来放下,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此些皆为道,道是什么,补育万生,但不求回报,对大自然之热爱,此为道,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
4.道教都有哪些经典
道教经籍卷帙浩繁、包罗万象,不仅详细记录了道教的相关教理教义、教规戒律、修炼方法、斋醮科仪等,而且还保留了许多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学科的珍贵资料。
主要经典:《道德真经》、《南华真经》、《文始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度人妙经》、《阴符经》、《清静经》、《西升经》、《心印经》、《黄庭外景经》、《黄庭内景经》、《玉皇经》、《玉枢经》、《三官经》、《北斗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太上老君内观经》、《洞玄灵宝定观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坐忘论》、《化书》、《重阳立教十五论》、《龙门心法》等。 常诵经典:《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八大神咒》、《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高上玉皇心印妙经》、《诸真宝诘》、《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小赞及结经谒》等。
5.道教基础知识
老子图道教[1]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
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
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
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
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
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
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
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
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
“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他们按地域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
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宫观中教务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
另一种是一般教徒,人称“居士”或“信徒”。“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道教另有一些经济组织(如素食部、茶厂等)、教育组织(道学班、道教经学班等)、慈善组织(安老院、施诊给药部等)。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
唐以后渐被内丹术所代替。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
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
/view/6683。
6.道教有哪些禁忌
道教的禁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饮食上道教忌食自己和亲人属相动物的肉,特别是自己或亲人的生日要素食,目的是少杀戮以延生。还有忌食狗、牛、蛇、龟等动物的肉。
因狗是人类驯化最早的动物,是人类最早的动物朋友,它为主人尽职尽责,忠贞不二;牛为人类辛勤耕耘,劳苦功高,且道祖老子西出函谷关所乘就是牛,所以牛的地位在道教里是高而神圣的;龟、蛇皆为灵异之物,在道教为“玄武” 的象征,代表北方。 如果想清心修道的话,在饮食上要忌的东西更多。
2。 忌问道士的年龄俗称,“僧不言姓,道不言寿”,道士一般禁问自己的年龄。
道教讲形神双修,要想悟彻天地(人生与宇宙)之真谛,就须炼形以延生,所以道教的长生思想极其重要,修道之士以固形延生为己任,往往忘却日月之更替,淡然处世。 3。
禁止北向便溺、洗漱、整发、唾骂、解脱衣裳,因北向多为神位之向,还是北斗所居之方位,固不可失礼而犯大忌;忌仰视“三光”(日、月、星)和怒视日月星辰;内衣忌在“三光”下晾晒,因三光有照临之恩应心存敬意。 4。
大、小解时不可言语,要闭气凝神以保清阳之气不外泄。 5。
忌犯六戊。我国古代采用干支计时,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组成的六十个干支来计时,这六十干支中有六组干支含有天干“戊”即 “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六戊。
忌犯六戊是指忌犯六戊日。道教认为:春犯六戊,令人短寿绝嗣,动土,则犯地星;夏犯六戊,令人眼目失明,易惹飞灾横祸,动土,则犯土府星辰;秋犯六戊,令人遭瘟蝗时病,动土,则犯五岳四渎;冬犯六戊,令人官非口舌,耗散财物,动土,则犯后稷皇社。
世人如能畏忌天地,不犯六戊禁忌,则国泰民安,和谐自然。 所以道教针对六戊之日,在道观不做大的举动,不烧香礼神(初一、十五或祖师、神真圣诞、庆贺之日除外)。
如果香客和信徒不知此忌则不为过,如知而犯则大过。另外道教内部还有“暗戊”的禁忌,一般不为外人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