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眩晕停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地芬尼多说明书
- 3.1 药品名称
- 3.2 英文名称
- 3.3 眩晕停的别名
- 3.4 分类
- 3.5 剂型
- 3.6 地芬尼多的药理作用
- 3.7 地芬尼多的药代动力学
- 3.8 地芬尼多的适应证
- 3.9 地芬尼多的禁忌证
- 3.10 注意事项
- 3.11 地芬尼多的不良反应
- 3.12 地芬尼多的用法用量
- 3.13 眩晕停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 3.14 专家点评
1 拼音
xuàn yūn tíng
2 英文参考
diphenidol
3 眩晕停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
眩晕停
3.2 英文名称
Difenidol
3.3 眩晕停的别名
盐酸眩晕停;戴芬逸多盐酸盐;戴芬逸多;二苯哌丁醇;地芬尼多;Antiul;Cepadol;DifenidolHydrochloride;Difenidolin
3.4 分类
神经系统药物 > 脑血管扩张药物 > 其他
3.5 剂型
1.片剂:25mg;
2.注射剂:10mg(1ml)。
3.6 眩晕停的药理作用
眩晕停为强效抗晕止吐药,能扩张已痉挛的血管,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调节前庭神经系统,阻断前庭神经末梢传出的前庭眩晕性冲动,抑制呕吐中枢和(或)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从而发挥抗眩晕及镇吐的作用,也能改判眼球震颤。临床实践证明,眩晕停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和呕吐疗效较好。眩晕停抑制阿扑吗啡所致呕吐作用比氯丙嗪强,抑制由冷热 *** 而引起的眼球震颤作用比茶苯海明强3倍,且无嗜睡作用,亦无抗组胺作用。此外,眩晕停尚有轻微周围性抗M胆堿作用,大剂量可使血压下降,但无明显镇静催眠或过度兴奋等不良反应。临床实践证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及呕吐有效,特别是对内耳前庭和迷路引起的眩晕和呕吐疗效较好。
3.7 眩晕停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给药后1h、直肠给药后2h、肌内注射后0.5h,血药浓度可达峰值。生物利用度可达91.5%,在体内分布广泛,其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肝、脾、肺、肾、脑及肌肉。主要代谢产物为无活性的N(4,4联苯基4羟丁基)δ氨基戊酸。约90%以上经肾脏排泄,是否经乳汁排泄尚不清楚。消除t1/2为9.15h。
3.8 眩晕停的适应证
1.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梅尼埃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低血压、晕车晕船、脑干损伤、外伤或药物中毒等引起的眩晕与呕吐。
2.用于恶心、呕吐,尤其适用于因外科手术、传染病、全身麻醉、放疗和化疗等抗癌疗法所引起的此类症状。但据国外资料报道,眩晕停虽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也可治疗前庭功能障碍引起的眩晕,但由于眩晕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毒性,且目前尚无研究表明眩晕停的疗效明显优于同类药物,因此眩晕停不作为常规治疗用药。对晕动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3.9 眩晕停的禁忌证
1.对眩晕停过敏者禁用。
2.6个月以内幼儿禁用。
3.妊娠妇女。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10 注意事项
1.(1)青光眼;(2)胃溃疡;(3)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梗阻性疾病;(4)窦性心动过速;(5)妊娠。
2.预防晕动病应在出发前30min服用。
3.用药期间出现精神错乱应中止治疗。
4.眩晕停制剂性质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毒性反应。
3.11 眩晕停的不良反应
可引起幻觉、意识模糊、精神错乱或定向力障碍,这些症状一般在治疗开始两天内出现,在停药后2~3天内逐渐消失。此外,也可引起嗜睡、不安、抑郁、睡眠障碍、头昏或头痛;偶见一过性低血压、心悸等;口干、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或胃灼热感;视物模糊、复视;皮疹、耳鸣。
3.12 眩晕停的用法用量
1.口服:每次25~50mg,每天3次。儿童(6个月以上)每次0.9mg/kg,每天3次。
2.肌内注射:每次20~40mg,每天4次。
3.静脉注射:每次20mg,必要时每小时重复1次。
4.直肠给药:每次50mg,每4~6小时1次。
3.13 药物相互作用
地芬尼眩晕停可降低阿朴吗啡治疗中毒时的催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