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双向选择。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不仅是军事的战争,经济的较量,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战争,秦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了出现多代明君外,也与其引进的人才是分不开的。战国时期,在人才流动方面曾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而秦国自商鞅之后开始图谋霸业,而商鞅是卫国人,秦惠文王重要张仪,在合纵连横中崛起。
其他人才,例如楼绥是赵国人,魏冉、范雎也是魏国人,蔡泽是燕国人,吕不韦是韩国人,李斯则是楚国人,这些都被秦君所重要,用人不疑,由此可见,人才在秦国统一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战国时期人才在思想上有哪些特点?
战国时期人才思想特点
对士人的选拔和任用是本着“尚贤思想”、“用人唯贤”原则进行的,但对于“尚贤”理论,当时对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很大的儒家、墨家、法家都根据时代要求提出了尚贤理论。
儒家尚贤思想
儒家尚贤思想,起始于孔子提出“举贤才”,但孔子的尚贤、尊贤思想是以周礼为基础的,其目的是维护奴隶社会的君王统治,已经不能适应于当时社会发展的现实;到了战国中期,孟子对孔子的尊贤理论进行了继承发展,他提出“尊贤使能”,并把尚贤提高到国家存亡的高度,甚至强调君主不用贤,国家危亡也。
到了战国末期,荀子又对孟子、孔子的尊贤思想进行继承和完善,他提出可以破格用贤的思想,虽然在对待亲友上仍有一定倾斜,但这比孔子、孟子的尊贤、尚贤思想有了实质性的进步,此时的儒家尚贤思想已经不从维护君主统治的奴隶制度,而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新的制度做准备了。
战国时期,西周宗法制、封建制正分崩离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同时,君主也尚未对臣下形成绝对支配。士人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展开了社会流动。士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流动,可以说是其与王、侯、卿大夫之间的双选过程。国君可以择有识之士而用,士人也可以择贤明之君而事,甚至敢与王侯分庭抗礼。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其主要特征主要有: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争连年,卿大夫专政,新兴势力崛起。王室衰微,西周末年,周王室的发源地关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战争和灾荒,周王室不得不东迁。东迁后的周王朝国力衰落,天子威信不复存在,从此依附诸侯国,成为大国的附庸,至此丧失了统帅诸侯的能力。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以及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逐渐出现了霸主国,史称“春秋五霸”,他们实际上起到了天下“共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