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12篇
1. 求 12篇 文言文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他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篇太多了,呵呵,就写2个好了
2. 求12篇短篇文言文
1、材论 原文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①?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②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也。
故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④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⑤,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
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寡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⑥其辔而千里已至矣。
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⑦,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 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与驽骀⑧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论》) 注释 ①形:外貌。何以:以何,凭借什么。
②画策:出谋划策。 ③上之人:在上位的人,这里指统治者。
④皋、夔、稷、契:皋,皋陶,姓偃,相传曾被舜帝任为管刑法的官。夔,舜时期的乐宫。
稷,是厉山氏的儿子,名农,能种植百谷。契,相传为舜帝的司徒官,主管教化,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为商朝的祖先。
⑤“犹锥之在囊”二句:比喻有杰出才能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囊,口袋。
末,尖端。 ⑥顿:整顿,这里指拉。
⑦绝勒:断了马笼头。绝,断。
勒,带嚼口的马笼头。 ⑧骐骥与驽骀:好马和劣马。
⑨“试之之道”二句:意思是考查一个人的方法,在于让他们担任适合自己的工作。 译文 况且有才能的人,他们的外表凭借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呢?在于他们遇到事情能够处理好,出谋划策能够得到好处,治理国家能够使国家安定,这就是他们和别人不 一样的地方。
所以在上位的人如果不能够认真选拔,正确任用,即使他们胸怀如皋、夔、稷、契等人一样的智慧,尚且也不能使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啊!何况他们是处 于下位的人呢?世上目光短浅的人还说:“一个人如果身怀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处于口袋中,它的尖端立刻会钻到外面来,所以不存在有能力却没有表现出来的人。”这 只是他看到锥子在口袋中的情形,却原本没有看到马在马厩中的情形。
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一样地喝水吃草,嘶叫踢咬,要寻找它们不同地方的人,那是很少的。 等到良马拉着沉重的车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多次鞭打,不烦劳人驾驭,一拉缰绳,千里远的路程已经走到了。
在这个时候,让劣马和它并驾齐驱,那么即使劣马 跑翻了车轮,扯断了马笼头,弄得筋断骨伤,日夜不停地追赶它,也远远地赶不上啊。在这之后良马和劣马才能区别开。
古代的君主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认为天下 没有无才的人,于是就想尽办法来寻找并且考查他们罢了。考查的方法就在于让他们担任适合自己的工作罢了。
2、九方皋相马 原文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①,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②?”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③。天下之马者④,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此者绝尘弭辙⑤,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⑥,此其于马 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⑦:“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⑧。”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⑨。穆 公不说⑩。
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11)!子所使求马者,色(12)物(13)、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14):“一至于此 乎(15)!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16)。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 视。
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列子》 注释 (1)子——尊称,相当于“您”。 (2)子姓——子孙,这里指儿子。
(3)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形体外表、筋肉骨架上观察出来。形,指形体。
容,指状貌。“形容筋骨相”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
(4)天下之马者——天下最好的马(即千里马)。 (5)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即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
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很快。弭,mǐ,消除,停止。
弭辙,没有足迹。 (6)与共———起。
担纆(mò)薪菜——担柴挑菜。纆,绳索。
(7)反——同“返”。 (8)牝(pìn)——雌性的鸟、兽。
与“牡”相对。 (9)牡(mǔ)——雄性的鸟、兽。
骊(lí)——纯黑色的马。 (10)说——同“悦”。
(11)败矣——坏了、糟了。 (12)色——纯色。
(13)物——杂色。 (14)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
太息——长叹。 (15)天机:天赋的悟性。
(16)一至于此乎——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17)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这就是千万个我加起来也不及他的原因。 1.臣之子皆下才也——的 2.穆公见之——代词,九方皋 3.已得之矣——代词,马 4.召伯乐而谓之曰——代词,伯乐 5.又何马之能知也——宾语前置 译文 (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子孙中有可以派遣出去寻找千里马的人吗?” 伯乐说:“良马,可以从它的形体。
3. 小学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
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
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
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
说。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
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
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分析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不要因为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真是可惜!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举了,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 2: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3: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注释 斫:zhuo,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飞往月宫 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蟾蜍 就是传说中的月精 故老的传说中月亮上有颗桂树,还有蟾蜍。
因此有一本记录异事的书上说:”月亮上有颗桂树非常高,树下有个人不停的砍砍,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砍树的人叫做吴刚,是西河人,在学仙道的时候犯了过错,就罚他砍伐桂树。刻舟求剑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
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甫姬颠肯郯厩奠询订墨曰:非然也。
希望采纳,O(∩_∩)O谢谢~~~。
5. 小学课文的一篇文言文
吴王欲伐⑦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⑧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⑤也;黄雀延颈⑥,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解释: 1.荆:楚国
2.舍人:宫廷侍从
3.少孺子:年轻人
4.委身曲附:弯着身子,屈着前脚
5.傍:通“旁”
6.延颈:伸长着头颈
7.伐:进攻
8.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9.罢:停止
10.则:就。
11.三:多次
12.子:你
13.委:缩
启示: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6. 小学语文人教版全十二册古诗
语文第一册:《咏鹅》《悯农》《静夜思》
语文第二册: 《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
语文第三册:《蚕妇》《夜宿山寺》《江雪》《梅花》
语文第四册:《小池》《村居》《村居》
语文第五册: 《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登飞来峰》《鹿柴》《江上渔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元日》
语文第六册:《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三衢道中》《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 》《送元二使安西》
语文第七册:《绝句》《早发白帝城》《滁州西涧》《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平乐 》
语文第八册:《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四时田园杂兴》《如梦令》
语文第九册:《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夜书所见》 《枫桥夜泊》 《别董大》 《暮江吟》《 终南忘余雪》
语文第十册:《忆江南》《渔歌子》《长相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语文第十一册:《墨梅》《竹石》《石灰吟》《泊船瓜洲》 《游子吟》 《长征》
语文第十二册: 《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江畔独步寻花》 《七步诗》 《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已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7. 小学短篇文言文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小学短篇文言文 15 [ 标签:小学,短篇 文言文,文言文 ] 谁知道短篇的文言文?最好是可以反映出一些道理的! 冰凝梦 回答:4 人气:21 解决时间:2007-12-20 18:07 满意答案《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完善答案 枫飞羽 2007-12-20 18:02 评价答案 是否解决问题(参与评价5次) 能 解 决: 1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部分解决: 2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不能解决: 2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是否原创答案(参与评价7次) 原 创: 2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非原创: 5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满意答案《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完善答案 m`芊茉| 2007-12-20 18:03 评价答案 是否解决问题(参与评价3次) 能 解 决: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部分解决: 1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不能解决: 2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是否原创答案(参与评价4次) 原 创: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非原创: 4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相关内容
8. 小学短篇文言文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小学短篇文言文 15 [ 标签:小学,短篇 文言文,文言文 ] 谁知道短篇的文言文?最好是可以反映出一些道理的! 冰凝梦 回答:4 人气:21 解决时间:2007-12-20 18:07 满意答案《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完善答案 枫飞羽 2007-12-20 18:02 评价答案 是否解决问题(参与评价5次) 能 解 决: 1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部分解决: 2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不能解决: 2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是否原创答案(参与评价7次) 原 创: 2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非原创: 5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满意答案《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完善答案 m`芊茉| 2007-12-20 18:03 评价答案 是否解决问题(参与评价3次) 能 解 决: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部分解决: 1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不能解决: 2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是否原创答案(参与评价4次) 原 创: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非原创: 4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