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将军唯一的女儿,退休后一直寻访父亲旧部,官至司长

 我来答
休究绍B
2022-08-17 · TA获得超过636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9万
展开全部

1942年5月,曾经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辽县英勇殉国, 他牺牲时年仅37岁,留下了风华正茂的妻子和正当两岁的女儿。

而就在两年前,左权去往延安之前只留下了一张合影,那时他的女儿左太北才出生不满百天。

长大后的左太北每每看到这张照片都痛哭不已,她想象着父亲的样子,却十分模糊。

终于,退休后的左太北决定寻访父亲战友、重走革命之路,并整理出了一部传记。

几十年过去,尽管年逾古稀的左太北,对父亲的印象早已被时间冲刷,但靠着这本“回忆录”,父亲的英姿被永远地留存了下来……

左太北出生在辽县,因生在太行山北麓,被父亲的革命战友彭德怀元帅赐名为“太北”。

然而左太北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自有记忆以来就从未见过父亲——她对左权的了解都来源于他人的转述。

有人告诉她,父亲是一名“抗战英雄”,左太北便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左权牺牲后,年仅25岁的妻子刘志兰很是消沉地度过了一段时间。

在1942年的《解放日报》上,刘志兰还发表了一篇悼念亡夫的文章: “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我都不愿相信。我愿意20年寿命换取,仍盼望你还能驰骋于太行山际,若是你重伤归来,我也将以你的残缺为荣。” 这其中哀思,让人闻之潸然泪下。

后来组织上考虑到她独身一人的艰辛,建议她再婚 。因此几年后,刘志兰改嫁给了左权曾经的秘书长程守中,左太北就在二人的抚养下长到9岁。

1949年时, 膝下无子的彭德怀夫妇将左太北接到身边 ,想要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

左太北被送进了北京八一小学,那时她还并未觉出自己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直到有次学校组织给毛主席汇报,全校只派了七名同学,其中就有左太北。

更让左太北激动的是,毛主席见到她,不仅细细询问了她的家庭与生活状况, 还给予了一番大大的鼓励 ,其他同学都羡慕不已。

而后她有次去天安门看烟火时偶遇周总理,周总理也亲切地对她说: “你是北北吧?以后长大了可要向你爸爸学习呀!”

于是在这样熏陶下长大的左太北也延续了父亲的热血与初心,一心想要加入军队、为国出力。

高考后她找到养父道: “我预备报考‘哈军工’。” 但彭德怀并不建议。

可左太北没有这么容易放弃,她仍然在志愿表上写上了哈军工。她信心满满地等待着消息,不料几天后,左太北却接到通知: 她的政审没有通过。

不甘心的左太北当即找到了哈军工校长陈赓。陈赓得知左权女儿来访也非常高兴,他道: “当初见到你还是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没想到现在都这么大了。我与你父亲在黄埔军校时可是上下铺哩!”

左太北与他寒暄了几句,接着告知来意: “叔叔,哈军工的录取线我已经通过,但通知上说政审方面有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陈赓听完十分惊讶: “英雄的女儿怎么会不过审呢?” 他叫来相关负责人询问一番,这才得知, 原来问题出现在左太北曾经加入过国民党的二伯上

陈赓很是爽快地为左太北做了担保,他对左太北说: “看在你父亲的面上,哈军工不会不要你的!”

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左太北果然被军事工程学院录取。而这时她才深刻地体会到,那个素未谋面的父亲在党的份量,明白了“英雄”这两个字究竟有多重。

1965年,毕业后的左太北顺利进入航天研究所工作,完成了她报效祖国的心愿。而后, 属于她人生的爱情也悄悄降临了

据左太北道: “与丈夫沙志强第一次见面时,他穿着一身旧军装身上还打着两块大补丁,看起来尤其朴实。” 但实际上,沙志强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说,含金量非常之重。

见面后,左太北的性格与品质也打动了沙志强,二人很快确立了关系。婚后,这对夫妻生活得非常幸福,同时左太北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她不仅连续不断地接济着太行山的贫困户,还为改善老区的贫困做出了许多贡献—— 左太北在努力地向父亲靠拢。

而就在左太北以为生活会像这样一直平淡地延续下去时,1982年5月的一天,母亲刘志兰把几份资料慎重地交给了她,这其中就包含父亲写给母亲的十一封家书。

母亲回忆道: “你出生的那一年,正是革命最紧张的时候。我记得你父亲走前那天正是百团大战前夕,他一边忙着战斗部署,一边还要过来帮你洗尿片、喂米汤。后来他去了前线,还曾时时给我写信……”

从那以后,左太北每每看到这些信,便忍不住泪流满面。 左太北开始想象着父亲的样子 ,并迫切地想要了解他过去的那些革命经历。

1991年,刘志兰被查出了淋巴癌,日日需要接受化疗的折磨。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时,刘志兰再次想起了第一任丈夫左权,她忍着病痛写下这段话: “人生如白驹过隙,坎坷波折、忧患安乐,直到闭了眼睛……”

母亲去世后, 留给左太北的唯一念想,只剩下了那十一封家书

时间一晃而过。2000年,左太北在“中国航空工业”综合计划司副司长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了,她有了更多时间去遵循自己内心的指引。

于是左太北干脆将所有的精力, 都放在了寻访父亲革命的故地与整理他的传记上 ,对此,丈夫沙志强也给予了十分地支持与尊重。

左太北再次打开那些信,在经历岁月沉淀后,她对父亲有了更加感性的认知: “原来父亲不止是英雄,他还是一个贴心的丈夫、有爱的父亲。”

在左权的信中,有对女儿的疼爱与回忆: “忆起当时我们闲坐时,北北十分调皮,一时坐在地上,一时又从妈妈的怀里爬到爸爸的怀里,那时真是快乐!望来信时能多报道她的一切。”

也有在他牺牲前三天时,给爱妻写的最后一封信,怀揣了对妻子的思念与无奈: “亲爱的志兰,相见时难别亦难,如今已分离二十有一个月,而我却不知何日才能相聚。十分想念!” 如今几十年过去,信纸早已泛黄,但其中所饱含的感情却分毫未减。

2001年12月,61岁的左太北决定, 给父母去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 。她怀揣着如同孩子般的忐忑心情写道: “如今桌前灯下,追思起往事,百感交集。”

在这封永远不会到达收件人手中的信里,她告诉父亲: “你走后家人一直瞒着奶奶你逝世的消息,直到几年后部队派人去慰问时,奶奶掏出了当时周总理寄来的抚恤款和书信,大家才知道,她的心里原来是清楚的,只是很少在人前表现出悲痛。” 写到这里,左太北的泪水早已染透了信纸。

2002年,左太北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将那些书信整理出来, 出版成一部《左权将军家书》。

此后,左太北还开启了重走“革命之旅”,找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她与刘伯承之子刘太行一起沿着一二九师那场“十字岭战斗”的突围路线走了好几遍。

她一边走,一边想象着父亲当年的样子,以及他是否同样走过脚下这条路。

左太北道: “在这个过程中,是我觉得与父亲最为贴近的时刻。连树上的黄雀叽喳声,都像是父亲派来的使者在与我对话。”

2006年7月,左太北又参加了一场关于烈士子女“情系长征路——革命慈善万里行”的活动。这群年过60的革命后代们带着“五不”原则,遵循着革命的俭朴作风, 踏上了这条历经11个省区的八千多公里路程

左太北在接受采访时说: “每次参与这样的活动,我心中都会留下‘父亲是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的深深烙印。我相信,人民会永远怀念他!”

在那些家书以及父亲于抗日时写下的四十多篇文章中,在那些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以及父老乡亲的感激中,左太北慢慢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左权。

与那些父慈子孝的故事不同, 她只能凭借着这样的方式了解了记忆中未曾谋面的父亲 ,是那么的独特却又深刻。

2019年6月25日,79岁的左太北于北京逝世 ,她安然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路程。这位烈士之女虽然离去了,但她却留下了一部可供后人传颂的文献,这是属于时代的印记。

而正是这些珍贵的文件才能使我们了解到那些逝去的英雄、那段壮烈与沉重的 历史 ,才能使吾辈谨记: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要知道,如左权般的父亲还有许多,正是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民族的胜利,才有了无数个家庭的团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