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励志故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般人都只会看到体育名人的成绩和耀眼的一面,但他们背后的故事你们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刘璇的励志故事
与很多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的运动员不同,体操冠军刘璇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小时候,她并不是教练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有一股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韧劲儿,从5岁开始练体操,一直到21岁,经过漫长的16年时间,终于拿到三枚奥运会奖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人。
那么,这个当初不被教练看好的学生,是怎样成为冠军的呢?下面,让我给你讲讲刘璇的成长故事吧。
A.手练出茧子的小女孩
1979年3月12日,刘璇出生在湖南长沙。
小时候,刘璇是一名乖巧的女孩子。她的身体素质不太好,为了让她长得更健康,爸爸妈妈就送她去少年宫健美班学习。那一年,刘璇刚好5岁。
由于个子最矮,来到健美班后,刘璇排在队伍的最后,跟着小姐姐们学动作。她学得非常用心,每一个动作都认真地去做。教练非常高兴,心想:“这个小刘璇,练得太好了!”此后,教练开始对刘璇进行特别训练。
上小学时,刘璇的功课特别好,语文和数学都是100分。每天,在学校做完功课后,刘璇还要坚持去少年宫健美班训练。
8岁那年,刘璇被选进湖南省体育局,参加训练。她练得非常刻苦,甚至手上被磨出了血泡。可是,她一点儿也不怕苦,等血泡好一些,继续再练,这样,手上就慢慢长出了茧子。由于在练习高低杠时,还需要握杠,每当手上的茧变厚时,刘璇都不得不让爸爸将它用刀片削平。练习的时间越久,需要的刀片就越多。爸爸知道刘璇的手一定非常疼。可是,刘璇却忍着疼,什么也不说。
一次,爸爸又去商店买刀片。售货员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他见刘璇的爸爸买那么多双面刀片,就不解地问:“叔叔,现在没人用这样的刀片刮胡子了,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刘璇的爸爸说:“我不用,是给我女儿用的!”售货员又问:“用来削铅笔?这也不安全呀!”“不是用来削铅笔,是削我女儿手掌上的茧!她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听到这里,售货员感动了,他说:“叔叔,这些刀片算我送您女儿的,她那么小,就要受那么多苦,我也该献出一点爱心!”
有一次,奶奶拉着刘璇的手,心疼地冲刘璇的爸爸妈妈嚷:“你们干什么让孩子受这种罪?让她别练了!”
B.为了一次重要的比赛
其实,爸爸妈妈也心疼刘璇呀。妈妈小时候练过体操,知道要想练好体操,就得吃多苦。可是,如果女儿将来不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还需要那么刻苦地训练吗?
于是,爸爸跑去问教练:“刘璇在体操队的成绩属于优秀、中上、中等还是偏下呢?如果她能练好,就让她练;如果不行,我就让她回去念书,不然,就两边都耽误了!”教练如实地告诉爸爸,目前刘璇的成绩只是属于中等或者中上的水平,还看不出以后能不能出成绩。爸爸考虑再三,还是同意刘璇练下去,他想女儿只要有一点儿希望就不该轻易放弃。
刘璇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13岁时,刘璇被选入国家集训队。经过更严格的训练,刘璇的成绩已经很突出了。可是,在准备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比赛时,训练中的一次意外使刘璇膝盖的内侧韧带撕裂,虽然以后能够长好,可比赛的时间就要到了!刘璇急得都快哭了,她多么珍惜这次机会啊!为了让训练成绩更好,刘璇咬牙坚持练习,却不幸把韧带练断,没有机会参加亚运会了!
接到父母的电话,刘璇首先提的不是韧带断了有多疼,而是说:“我从亚运会名单上刷下来了,我很伤心!”
听到女儿在哭,父母非常心痛,马上赶到北京探望,请医生为刘璇治疗。爸爸早就因为刘璇练体操而学过一段时间的 *** 。于是,爸爸天天为刘璇 *** ,与医生的治疗相配合;同时,刘璇按照教练的指导,经常做恢复运动。很快,刘璇的伤好了。
刘璇笑了,因为她可以参加亚运会了。那一次,她与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还获得了个人高低杠的第2名。
C.“必须首先战胜自我”
“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我”,这句话是刘璇的座右铭。16年来,她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偶尔也有过退却的念头,但最后总能坚强地挺住。
1996年,刘璇的训练强度开始加大。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自己已经练到了极限,甚至有些支撑不住了。每天晚上,一躺进被窝,刘璇就偷偷地哭,对第二天将要继续的训练,感到无比恐惧。她翻来覆去地想,真的要放弃吗?不,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退缩!第二天,刘璇振作精神又开始了新的训练。
1998年的世锦赛上,因为刘璇一心想拿冠军,所以显得格外激动,心情也越来越紧张。教练看出了她的心思,告诉她不要紧张,要卸下包袱参赛,实在不行,可以改变动作,降低难度。 听了教练的话,刘璇显得平静了。她自信地说:“没事,相信我!”果真赛场上的刘璇表现得很镇静,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动作,取得了冠军。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看到手中的鲜花,胸前的金牌,望着升到最高位置的五星红旗时,刘璇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十几年的辛苦拼搏,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一刻,刘璇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1999年初,亚运会后的一段时间里,刘璇的训练又跌入了低谷。当时,因为已经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思想和身体都比较松懈,精神状态也有些低迷。在这种状况下练习,刘璇感觉有些吃不消。后来,她几乎丧失了所有信心,甚至打了退役报告。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一起来劝刘璇:“再试试吧,如果实在不行,再放弃也不迟!” 刘璇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对,我决不能放弃!她又一次坚持下来。并于当年8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体操冠军赛上,获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0年,刘璇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3月,瑞士世界杯系列赛第一站比赛,获女子平衡木第二名;接着,在德国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科特布斯国际体操大奖赛上,获女子高低杠第三名;5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女子平衡木第一名。
可是,21岁的刘璇仍不满足,因为,她最大的心愿是站在悉尼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了那一刻,她已经奋斗了16年。
D.最美的笑留给悉尼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刘璇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
在平衡木专案的决赛中:
第一个出场的是罗马尼亚的奥拉鲁,她曾在全能比赛中获得铜牌,这一次,她发挥得不错,得到了9.70分。
紧接着出场的美国选手威埃里斯,她落地很稳,得到了9.387分。
第三个出场的是俄罗斯运动员洛巴斯尼克,发挥非常出色,很稳地站住了,得了9.787分,超过她在预赛中的得分。
俄罗斯运动员普罗迪洛娃第四个出场,在木上有小小的晃动,但很稳地站住了,得到了9.775分。
接着,中国选手凌洁出场了。她是1998年世界杯和天津世锦赛的双料冠军,动作舒展,稳稳地站住了,除了有一点小晃外,整套动作做的非常漂亮,但只得了9.675分。
第六个出场的乌克兰选手亚洛什,最后落地有一小移动,得到了9.712分。
第七个出场的罗马尼亚运动员普里萨卡,落地时也有一小跳,动作完成的不错,得到了9.750分。
最后一个出场的,才是21岁的刘璇。在前面七名运动员都发挥得都不错的情况下,她顶住压力,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动作,得到了9.825分,终于以完美的动作,精湛的表演为中国体操夺得了第一枚单项金牌,获得了女子平衡木的冠军!
拿到这块无比珍贵的金牌时,刘璇最先想到的就是爸爸妈妈。要没有他们的一再鼓励,自己哪能拿到这么珍贵的奥运会金牌呢?
刘璇站在领奖台上,露出了自信令人倾倒的笑容。这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可是你知道吗,她的笑容为什么这样感人?
其实,在刚练体操时,刘璇并不喜欢笑。后来,随着刘璇的不断进步,参加的比赛次数越来越多。这时,妈妈对刘璇说:“你在出国比赛时,就是中国人的代表,连个人表情都不只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一个国家!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微笑。”
刘璇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一有时间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笑着笑着,刘璇发现,只有从内心里发出来的笑容才最美。
回头再说这次比赛。在地球的另一端,她的父母一直在北京的地下室里看电视的现场直播。爸爸拿着相机,准备拍刘璇在萤幕上的照片;妈妈拿着本子,在一旁记分。当他们看到女儿笑盈盈地在领奖台上向大家挥手时,爸爸把相机扔了,妈妈也扔掉了本子,两人抱头痛哭起来。他们多么激动,因为他们的女儿创造了中国体操史上的奇迹——21岁时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地球的这一端,悉尼领奖台上的刘璇笑得是最美的。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刘璇深深地知道,她终于征服了每一位观众,战胜了自己,从一个不爱笑的孩子,成长为有着一脸灿烂笑容的世界冠军。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溼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溼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郭晶晶的励志故事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人们都惊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
曾经沧海
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在女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失误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亚军。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
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实力所在。带过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子跳板上的霸业。2001年世锦赛、2002年世界杯、2003年世锦赛,每年跳水最高级别赛事的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胜心很强。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
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的她已经磨出了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比过半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第一位,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静地理了理头发,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她在空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出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刘璇的励志故事
与很多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的运动员不同,体操冠军刘璇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小时候,她并不是教练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有一股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韧劲儿,从5岁开始练体操,一直到21岁,经过漫长的16年时间,终于拿到三枚奥运会奖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人。
那么,这个当初不被教练看好的学生,是怎样成为冠军的呢?下面,让我给你讲讲刘璇的成长故事吧。
A.手练出茧子的小女孩
1979年3月12日,刘璇出生在湖南长沙。
小时候,刘璇是一名乖巧的女孩子。她的身体素质不太好,为了让她长得更健康,爸爸妈妈就送她去少年宫健美班学习。那一年,刘璇刚好5岁。
由于个子最矮,来到健美班后,刘璇排在队伍的最后,跟着小姐姐们学动作。她学得非常用心,每一个动作都认真地去做。教练非常高兴,心想:“这个小刘璇,练得太好了!”此后,教练开始对刘璇进行特别训练。
上小学时,刘璇的功课特别好,语文和数学都是100分。每天,在学校做完功课后,刘璇还要坚持去少年宫健美班训练。
8岁那年,刘璇被选进湖南省体育局,参加训练。她练得非常刻苦,甚至手上被磨出了血泡。可是,她一点儿也不怕苦,等血泡好一些,继续再练,这样,手上就慢慢长出了茧子。由于在练习高低杠时,还需要握杠,每当手上的茧变厚时,刘璇都不得不让爸爸将它用刀片削平。练习的时间越久,需要的刀片就越多。爸爸知道刘璇的手一定非常疼。可是,刘璇却忍着疼,什么也不说。
一次,爸爸又去商店买刀片。售货员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他见刘璇的爸爸买那么多双面刀片,就不解地问:“叔叔,现在没人用这样的刀片刮胡子了,你买这么多干什么?” 刘璇的爸爸说:“我不用,是给我女儿用的!”售货员又问:“用来削铅笔?这也不安全呀!”“不是用来削铅笔,是削我女儿手掌上的茧!她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听到这里,售货员感动了,他说:“叔叔,这些刀片算我送您女儿的,她那么小,就要受那么多苦,我也该献出一点爱心!”
有一次,奶奶拉着刘璇的手,心疼地冲刘璇的爸爸妈妈嚷:“你们干什么让孩子受这种罪?让她别练了!”
B.为了一次重要的比赛
其实,爸爸妈妈也心疼刘璇呀。妈妈小时候练过体操,知道要想练好体操,就得吃多苦。可是,如果女儿将来不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还需要那么刻苦地训练吗?
于是,爸爸跑去问教练:“刘璇在体操队的成绩属于优秀、中上、中等还是偏下呢?如果她能练好,就让她练;如果不行,我就让她回去念书,不然,就两边都耽误了!”教练如实地告诉爸爸,目前刘璇的成绩只是属于中等或者中上的水平,还看不出以后能不能出成绩。爸爸考虑再三,还是同意刘璇练下去,他想女儿只要有一点儿希望就不该轻易放弃。
刘璇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13岁时,刘璇被选入国家集训队。经过更严格的训练,刘璇的成绩已经很突出了。可是,在准备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比赛时,训练中的一次意外使刘璇膝盖的内侧韧带撕裂,虽然以后能够长好,可比赛的时间就要到了!刘璇急得都快哭了,她多么珍惜这次机会啊!为了让训练成绩更好,刘璇咬牙坚持练习,却不幸把韧带练断,没有机会参加亚运会了!
接到父母的电话,刘璇首先提的不是韧带断了有多疼,而是说:“我从亚运会名单上刷下来了,我很伤心!”
听到女儿在哭,父母非常心痛,马上赶到北京探望,请医生为刘璇治疗。爸爸早就因为刘璇练体操而学过一段时间的 *** 。于是,爸爸天天为刘璇 *** ,与医生的治疗相配合;同时,刘璇按照教练的指导,经常做恢复运动。很快,刘璇的伤好了。
刘璇笑了,因为她可以参加亚运会了。那一次,她与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还获得了个人高低杠的第2名。
C.“必须首先战胜自我”
“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我”,这句话是刘璇的座右铭。16年来,她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偶尔也有过退却的念头,但最后总能坚强地挺住。
1996年,刘璇的训练强度开始加大。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自己已经练到了极限,甚至有些支撑不住了。每天晚上,一躺进被窝,刘璇就偷偷地哭,对第二天将要继续的训练,感到无比恐惧。她翻来覆去地想,真的要放弃吗?不,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退缩!第二天,刘璇振作精神又开始了新的训练。
1998年的世锦赛上,因为刘璇一心想拿冠军,所以显得格外激动,心情也越来越紧张。教练看出了她的心思,告诉她不要紧张,要卸下包袱参赛,实在不行,可以改变动作,降低难度。 听了教练的话,刘璇显得平静了。她自信地说:“没事,相信我!”果真赛场上的刘璇表现得很镇静,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动作,取得了冠军。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看到手中的鲜花,胸前的金牌,望着升到最高位置的五星红旗时,刘璇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十几年的辛苦拼搏,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一刻,刘璇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1999年初,亚运会后的一段时间里,刘璇的训练又跌入了低谷。当时,因为已经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思想和身体都比较松懈,精神状态也有些低迷。在这种状况下练习,刘璇感觉有些吃不消。后来,她几乎丧失了所有信心,甚至打了退役报告。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一起来劝刘璇:“再试试吧,如果实在不行,再放弃也不迟!” 刘璇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对,我决不能放弃!她又一次坚持下来。并于当年8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体操冠军赛上,获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0年,刘璇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3月,瑞士世界杯系列赛第一站比赛,获女子平衡木第二名;接着,在德国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科特布斯国际体操大奖赛上,获女子高低杠第三名;5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女子平衡木第一名。
可是,21岁的刘璇仍不满足,因为,她最大的心愿是站在悉尼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了那一刻,她已经奋斗了16年。
D.最美的笑留给悉尼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刘璇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
在平衡木专案的决赛中:
第一个出场的是罗马尼亚的奥拉鲁,她曾在全能比赛中获得铜牌,这一次,她发挥得不错,得到了9.70分。
紧接着出场的美国选手威埃里斯,她落地很稳,得到了9.387分。
第三个出场的是俄罗斯运动员洛巴斯尼克,发挥非常出色,很稳地站住了,得了9.787分,超过她在预赛中的得分。
俄罗斯运动员普罗迪洛娃第四个出场,在木上有小小的晃动,但很稳地站住了,得到了9.775分。
接着,中国选手凌洁出场了。她是1998年世界杯和天津世锦赛的双料冠军,动作舒展,稳稳地站住了,除了有一点小晃外,整套动作做的非常漂亮,但只得了9.675分。
第六个出场的乌克兰选手亚洛什,最后落地有一小移动,得到了9.712分。
第七个出场的罗马尼亚运动员普里萨卡,落地时也有一小跳,动作完成的不错,得到了9.750分。
最后一个出场的,才是21岁的刘璇。在前面七名运动员都发挥得都不错的情况下,她顶住压力,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动作,得到了9.825分,终于以完美的动作,精湛的表演为中国体操夺得了第一枚单项金牌,获得了女子平衡木的冠军!
拿到这块无比珍贵的金牌时,刘璇最先想到的就是爸爸妈妈。要没有他们的一再鼓励,自己哪能拿到这么珍贵的奥运会金牌呢?
刘璇站在领奖台上,露出了自信令人倾倒的笑容。这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可是你知道吗,她的笑容为什么这样感人?
其实,在刚练体操时,刘璇并不喜欢笑。后来,随着刘璇的不断进步,参加的比赛次数越来越多。这时,妈妈对刘璇说:“你在出国比赛时,就是中国人的代表,连个人表情都不只代表你自己,而是代表一个国家!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微笑。”
刘璇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一有时间就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笑着笑着,刘璇发现,只有从内心里发出来的笑容才最美。
回头再说这次比赛。在地球的另一端,她的父母一直在北京的地下室里看电视的现场直播。爸爸拿着相机,准备拍刘璇在萤幕上的照片;妈妈拿着本子,在一旁记分。当他们看到女儿笑盈盈地在领奖台上向大家挥手时,爸爸把相机扔了,妈妈也扔掉了本子,两人抱头痛哭起来。他们多么激动,因为他们的女儿创造了中国体操史上的奇迹——21岁时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地球的这一端,悉尼领奖台上的刘璇笑得是最美的。当国歌响起的时候,刘璇深深地知道,她终于征服了每一位观众,战胜了自己,从一个不爱笑的孩子,成长为有着一脸灿烂笑容的世界冠军。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溼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溼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郭晶晶的励志故事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人们都惊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
曾经沧海
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在女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失误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亚军。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
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实力所在。带过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子跳板上的霸业。2001年世锦赛、2002年世界杯、2003年世锦赛,每年跳水最高级别赛事的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胜心很强。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
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的她已经磨出了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比过半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第一位,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静地理了理头发,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她在空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出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