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欧阳修和苏轼的文言文
1. 苏轼的词与欧阳修的词的关系,苏轼的诗与词的关系
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内容提要: “词”作为所谓“一代之文学”,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长河中本是一处静谧、柔美的涓涓缓流,而苏轼以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实践,使之变成波涛汹涌、气势壮阔的大河激流。
本文通过对苏轼以诗为词实践的论述,认识到苏轼“诗词一体”尝试虽然改变了词的原有的审美特征,但却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境界与题材,使得文章道德与儿女私情能并见于词,又进而把“诗”的“言志”功能带入“词”中,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苏轼在词的领域贯彻“明道致用”,“有补于世”的文学观念,把“诗道”引入词的创作之中,提升了相对卑弱的词格,在词中承载与张扬士大夫人格力量与主体精神,从而达到诗道与词道的统一。
关键词:苏轼、以诗为词、诗词有别、诗词一体、士大夫主体精神 前人论及苏轼的词,不论褒贬扬抑,无不视他为开宋词一代新风气的词坛巨擘。正如《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东坡词提要》所言:“词至晚唐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
故至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不能偏废。” 以上的引文把苏轼与韩愈相提并论,认为苏轼在词史中的地位与韩愈在诗史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且不论这样的看法是否允当,就韩愈生涩奇险的诗而言,在诗史中的确是不能不谓之别格的,这是有定论的。
而苏轼的词在词史中又是怎样的一种别格呢?这显然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言明的,下文还要详述。以下先引宋人陈师道评论苏轼词的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1)陈师道的看法与以上引文所持观点是基本一致的,而他进一步指出苏词的基本特征是“以诗为词”。 陈师道所言的“以诗为词”具体指的是什么?他没有明言,不过他对苏词的评价倒是交代得清楚,大体的意思是认为苏词是词中的别格、另类,而非当行本色,这应该是明白无误的。
而问题在于为什么“以诗为词”就会“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呢。原因只能是“诗词有别”。
一、以诗为词的原因 :诗词有别 (一)外在形式之别:句读不葺之诗 诗词有别,就词的外表形式而言,相对于齐言的律绝近体诗,绝大部分的词皆为杂言体,但也有少数例外的。以《玉楼春》为例,上下两阕各四句,每句七字。
初看非常象七律。故仅以外形来区分诗词,有时难免要犯错误。
如果诗词之别仅限与此,那对于文人的创作是没有什么大碍的,特别是对苏轼这样的大家,不过只是改变一下词句的安排,完全是胜任有余的。但问题在于词是用作协乐歌唱的,需依声 填词,即按照规定的声韵关系来填词,所以词又被称作“曲子词”。
词相对不入乐的近体诗而言,与音乐的关系要密切的多。据说苏轼填词常有不协音律之作,如李清照所言:“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耳,又往往不协音律者。”
(2)填词若不能依声者,此所谓“句读不葺之诗”。 对李易安此论,历来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而关于苏轼知音协律的记载也多见于宋人的著作。
由于词律之学,几近失传,本是词学中的难点,对于一个初学者,更是如此。所以只能按 1 照“不知为不知”的古训,约略而言之了。
(二)意境题材之别: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诗词有别,其中差别最大的,应是意境题材的不同,这当然是就传统的婉约词而言的,也是就词的基本风貌而言的,因为“婉约词”相对于所谓的“豪放词”占了词的总量的绝大部分。 关于诗词之间意境题材的不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极精到的评述:“词之为体,要渺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所谓“境阔”当是指“诗”的意境题材相对于“词”应雄阔大气、气象恢弘,所谓“言长”则是婉转细致之意,故而带来的意境则是纤弱柔美。所以“词”较之于“诗”应多婉曲。
这样的评述是否正确呢。下文试举晚唐文人温庭筠为例来说明: 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头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 后镜,画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又是所谓“花间派”词人的代表。
以上两首诗词作品,即便是没读过,而对诗词稍有所知的人都能分辨出,其一是诗,其二是词。正如上文王静安所言,诗词在意境题材上的确存在着明显差别。
就上文所引作品而言,诗的题材是怀古,词的题材是闺怨。而它们所营建的意境显然也是不同的,诗悲郁苍凉,而词温婉细腻。
但问题就接踵而来了,为什么同样一位作家,提起笔写诗、作词,意境会有这样明显的分别呢?而且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对比宋代文人的诗词,会发现不少类似这样的情况。平素写诗作文道学气十足的士大夫门,一旦作词往往就会面目全非,全然是另一张嘴脸。
原因当是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对词的功能属性——词体的认知。宋。
2. 有关于< >文言文的练习答案
译文:东坡写的诗词,每一下笔(写成)就被人们传诵。
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后(没看明白这2字)就像这样。一天与棐(某?)谈论文章 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更不会谈及我!崇宁、大观年间,海外的诗很流行,年轻的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了。
这时候 朝廷即使曾经禁止(海外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W,但是禁得更严密 传送更多,经常凭借(海外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名词不用翻译)不能诵读东坡的诗,就自己觉得神气委靡,但有的人却说东坡的诗没韵律。
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⒉⑴ ① 像 ② 这 ⑵ 士大夫没有熟读过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⒊要点:开阔的胸怀。
3. 苏轼和欧阳修的故事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
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 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
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
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6303664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意思是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扩展资料: 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坛耀眼的双星。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是英勇无畏的旗手,苏轼是名副其实的闯将。
他们分别团结了一群才华横溢的作家,携手铸造了北宋文学的辉煌。 欧阳修是苏轼童稚时的偶像,读其文,诵其诗,想见其为人,私以为师。
嘉祐二年礼部试,欧阳修彗眼识苏文,提拔为进士第二名,虽引起一场风波,亦令科场风气大变。欧、苏年龄相差三十岁,结为忘年交,两代文宗相继完成了北宋诗文革新,联手创造了北宋文学的辉煌。
历史上“欧苏”并称,给后人多方面的启迪。 欧阳修和苏轼都出生在今四川,巴蜀文化启蒙了他俩。
欧阳修与苏东坡是北宋诗文好友,他们的关系又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欧阳修 参考资料2:百度百科-苏轼。
4. 苏轼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什么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1、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2、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3、苏轼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4、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
5、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简称“唐宋八大家”。
6、苏轼与欧阳修、韩愈、柳宗元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7、苏轼善书,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8、苏轼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扩展资料: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也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说理透彻。欧阳修估计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这种文风需要鼓励,但毕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
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是苏轼。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以及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为北宋朝廷及整个文学史做了一份突出的贡献。
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称赞苏轼文章写得好,说读着他的信,“不觉汗出”,感觉自己也该避让这后生三分。他对苏轼奖掖有加,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许,最终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
欧阳修晚年,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这种文学史意识和认真的态度,成就了一代文学巨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宋四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唐宋八大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 欧阳修与苏轼有什么相同之处
sorry刚才没看清今年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诞辰一千周年。
欧阳修是唐代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的继承人,他们表举文以载道,提倡文章要切为时用,要有健康的思想感情与语言,为唐宋文学的发展起了有力的矫弊作用。距欧阳修出生后三十年,巴蜀大地的眉州又诞生了北宋的另一文豪苏轼。
苏轼是后起之秀,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五家都曾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掖拔。《宋史·苏轼传》载“(轼)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此即出人头地之出典,可见苏轼才华之不同凡响。 欧阳修在散文领域取得成就尤著。
而苏轼长江后浪推前浪,诗与词的成就均超越欧阳修。他们二人均有赋流传于世。
本文仅就他们的赋作相关的分析研究,小中见大,以期在新世纪的今天求得新的认识和启迪。 一 欧阳修写过四篇赋,分别是《秋声赋》、《述梦赋》、《黄杨树子赋》及《憎苍蝇赋》。
其中以《秋声赋》影响最大,历代皆有人揣度学习。而《述梦敷》是悼文,追念与他结婚二年就亡故的妻子。
四篇赋的主题有不同的涉及层面,构思与语言措辞异曲而同工。 《秋声赋》与《醉翁亭记》堪称欧阳修散文的代表作。
而《醉翁亭记》流传更广。《秋声赋》写于1059年,作者时年五十三岁。
全文一共五个自然段,作者落笔不凡,一下子就将读者引入场景气氛中——“欧阳修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作者聚精会神的夜读为突如其来的秋声打断了,因而有惊讶的心态表露。文章以第一人称展开。
第二段他联系时令变迁之感触,一叶而知秋,暗自感悟到时序轮回,春华秋实是有规律,有义蕴的,它与人类社会的人事变迁是们有联系的。人为万物的灵长,亦有自然规律左右着。
年过半百的他不禁在第四段推想“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无情岁月催人老,并非全是自然因素。
欧阳修四岁丧父,又两度丧妻,且痛失爱女爱子。他年过半百后的笔墨自然深沉感人。
《秋声赋》仅四百余字,却表现出作者的大家手笔,言简意赅意在言外,启迪我们要关爱生命,珍惜人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打动读者的立意于此可见。
《秋声赋》与苏轼的《前赤壁赋》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黄杨树子赋》作于1036年,创作背景是作者首次被朝庭贬职,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任县令。
此赋连序在内不过两个自然段。作者在江中行舟放眼夷陵山谷之黄阳树,触景生情,全文俨然如一首严谨的咏物诗。
《黄杨树子赋》问世时欧阳修方三十来岁。在文中作者将宫廷内有工匠精心看护的五柞及双桐树与长于荒山野岭的黄杨树作对比,末尾有感叹——“嗟乎!日薄云昏,烟飞露滴;负劲节以谁赏?抱孤心而谁识?”然而黄杨树初衷不改,根屈盘而带石,坚定顽强屹立生长于天地之间,故引得作者赞叹“节既晚而愈茂,岁已寒而不易”。
这种生命的操守给作者无言的启示,给他搏击人生激流的勇气,去开拓人生的新境界。与《秋声赋》相较,作者着意为黄杨树写照——“岂知绿藓青苔,苍崖翠壁,枝蓊郁以含雾,根盘屈而带石;落落非松,亭亭似柏。
上临千仞之盘薄,下有惊湍之濆激;涧断无路,林高瞑色;偏依最险之处,独立无人之迹;江已转而犹见,峰渐回而稍隔。”一切景语皆情语,赋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作者对它的赞许之情。
人的生命更应有超越一般植物的信念。文如其人,亦折射其人品。
北宋名相王安石在《祭欧阳文忠公》中如此深情仰慕之“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形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旑。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手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王安石还说他“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魂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寥寥数语,勾勒出欧公之高大。
欧阳修仕途四十年起起落落,他亦是朝廷肱股大臣,曾任宰相一职,也主持过科举选材考试,为弘扬正气不遗余力。我们今天读欧公遗文,确如王安石所写的“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他的人生抱负拼搏一一著汗青。 王安石还在祭文中说“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返,感世路之崎岖,虽钝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有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
果敢之气,刚正之气,至晚而不衰。”自古宦海浪不平,仕宦大臣得如许评价殊非易事。
我们借用王安石当时赞许原话,可更真切地了解欧阳修,还原欧阳修,深度理解纪念欧阳修的意义所在。 《述梦赋》不为人所知。
《憎苍蝇赋》的立意也与《秋声赋》、《黄杨树子赋》有较大的差别。总体而言这两篇赋的文学价值比不得上《秋声赋》和《黄杨树子赋》,因而流传也不广。
二 欧阳修与苏轼有师生之谊,是忘年交。而苏轼的才华与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超过了师长。
广州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中苏轼之文的收录列榜首,为十五篇。其中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及《黠鼠赋》。
还有。